- 年份
- 2024(7996)
- 2023(11463)
- 2022(10307)
- 2021(9679)
- 2020(8247)
- 2019(19099)
- 2018(18817)
- 2017(36688)
- 2016(20291)
- 2015(23128)
- 2014(23094)
- 2013(22690)
- 2012(20812)
- 2011(18725)
- 2010(18546)
- 2009(16709)
- 2008(16090)
- 2007(13892)
- 2006(12067)
- 2005(10250)
- 学科
- 济(80787)
- 经济(80693)
- 管理(55904)
- 业(53415)
- 企(43200)
- 企业(43200)
- 方法(41298)
- 数学(36660)
- 数学方法(36332)
- 农(22478)
- 中国(21020)
- 财(19768)
- 地方(18275)
- 业经(17088)
- 学(16468)
- 农业(15471)
- 制(13609)
- 贸(13585)
- 贸易(13579)
- 理论(13513)
- 教育(13396)
- 环境(13141)
- 易(13114)
- 务(12577)
- 财务(12519)
- 财务管理(12497)
- 技术(12413)
- 和(12290)
- 企业财务(11930)
- 融(10878)
- 机构
- 大学(285522)
- 学院(279012)
- 管理(114442)
- 济(109805)
- 经济(107132)
- 理学(100322)
- 理学院(99257)
- 管理学(97538)
- 管理学院(97051)
- 研究(90532)
- 中国(64582)
- 京(60103)
- 科学(56333)
- 财(49153)
- 农(44217)
- 所(44198)
- 业大(43049)
- 中心(41453)
- 研究所(40462)
- 财经(40377)
- 江(40262)
- 范(38851)
- 师范(38561)
- 北京(37852)
- 经(36953)
- 农业(34449)
- 院(33011)
- 经济学(32758)
- 州(32678)
- 师范大学(31336)
- 基金
- 项目(198095)
- 科学(156262)
- 研究(146998)
- 基金(143410)
- 家(123221)
- 国家(122181)
- 科学基金(106119)
- 社会(91871)
- 社会科(86988)
- 社会科学(86959)
- 省(79160)
- 基金项目(77007)
- 自然(69372)
- 教育(68939)
- 自然科(67712)
- 自然科学(67693)
- 自然科学基金(66484)
- 划(65376)
- 编号(60434)
- 资助(59663)
- 成果(49142)
- 部(44443)
- 重点(43823)
- 课题(41817)
- 发(41666)
- 创(41181)
- 大学(39073)
- 教育部(38491)
- 创新(38161)
- 人文(37889)
- 期刊
- 济(115156)
- 经济(115156)
- 研究(83462)
- 中国(54882)
- 学报(43714)
- 农(39618)
- 科学(39484)
- 教育(39283)
- 管理(38975)
- 财(34981)
- 大学(34371)
- 学学(31060)
- 农业(28216)
- 技术(23351)
- 融(21378)
- 金融(21378)
- 财经(19064)
- 业经(18749)
- 经济研究(17549)
- 图书(16146)
- 经(16052)
- 问题(14766)
- 业(14400)
- 理论(14128)
- 科技(13763)
- 技术经济(13236)
- 实践(13096)
- 践(13096)
- 资源(12937)
- 版(12123)
共检索到39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远发 徐林 陈蕾
保留工资和失业持续时间是工作搜寻理论的两个重要议题。目前有关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尚无定论。本文利用持续时间模型考察了保留工资落差对大学毕业生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主要发现有:(1)87%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较大的保留工资落差,即工资期望被高估了41%;(2)其他影响因素既定时,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落差每增长1%,实现就业的概率就下降0.21%,预期的失业持续时间将延长0.14%;(3)规模参数估计显示α=1.499>1,表明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随着失业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这些发现共同表明:大学毕业生仍需要对保留工资和失业持续时间进行权衡并作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
保留工资落差 失业持续时间工作搜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远发 邱成绪
基于麦可思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调查和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调查,研究保留工资落差对大学毕业生转换工作和首职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四成以上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有落差,近七成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转换过工作,四成以上大学毕业生的首职持续时间不到一年;(2)保留工资落差对工作转换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保留工资偏高群体转换工作的发生比率是偏低群体的0.80倍,前者的首职持续时间也因而比后者长3.158个月;(3)较之保留工资落差,学用匹配、毕业学校类型、毕业即失业是影响大学毕业生转换工作和首职
关键词:
保留工资落差 工作转换 首职持续时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凌宇 杨钋 刘鑫桥 蒋凯
随着当前不断推进的英语高考制度改革,关于英语学习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英语教育学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其个人收入?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探究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对其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发现英语能力对毕业生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考虑院校选拔性因素后,211院校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收入贡献率低于非211院校毕业生,证明了英语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功能。同时,毕业生就业公司规模作为中介变量,在英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影响作用中产生了部分显著中介效应。
关键词:
英语能力 收入 院校选拔性 职业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柴国俊 邓国营
本文利用全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高、低收入行业的就业选择与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并测算行业工资差异的大小及构成。结果发现,男性、211院校毕业或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工作,能力对行业选择与工资收入影响显著;行业工资差异高达41%,其中超过80%的差异归因于行业分割,余下差异中地区因素占主导地位;去除垄断性行业能够降低高、低收入行业工资差异与分割比重,并提升能力解释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兆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越来越大。文章利用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匹配分解方法,对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男女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工资差异达到了10%左右,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起薪工资的重要变量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使用了Oaxaca-Bimder分解方法对这一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这一工资差异有至少77%无法用男女性别特征上的差异来解释。当进一步使用改进的匹配分解法,即考虑到了男女大学毕业生在个人特征和就业特征上的分布不可比差异之后,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进一步扩大到98%。研究结论提供了一个中国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云 刘贯春 杜丽群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了吗?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争论焦点。基于2014年和2016年的CFPS数据,本文利用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利用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识别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系统比较了扩招前后大学毕业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基于队列—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高校扩招之前,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算术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但其识字能力和记忆能力没有显著改变。其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不因城乡、性别、扩招幅度与本专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业竞争和培育质量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支持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育的人才培育功能,而非筛选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纪月梅 秦蓓
在劳动力市场上 ,雇主歧视、人力资本的初始点和积累不同等原因都会导致性别工资差别。本文对上海市两所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毕业后的两期收入作了实证研究。我们分析了毕业生的性别和人力资本差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计量分析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 ,大学里女性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遍高于男性 ,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的工资仍然要低于男性 ,这种工资差别随工作年限的增长在扩大
关键词:
性别工资差别 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进雄 项俊夫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教育收益率及长期变化趋势,并重点考察了扩招的影响。研究发现:(1)虽然扩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2)与欧美国家的年龄一工资呈现倒"U"形关系不同,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年龄一工资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工资越高;(3)由于扩招适应了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和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在扩招背景下,"上大学"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断言当前高校规模过大。此外,扩招和大学教育收益率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发展。
关键词:
扩招 大学毕业生 工资 教育收益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陈晓宇 汪潇潇 田永坡
保留工资是工作找寻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目前国内保留工资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在职员工或失业、下岗人员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对于工作找寻结果的影响上,重点考察保留工资和就业概率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保留工资不但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起薪而且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这表明在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保留工资是一个较好的衡量毕业生就业期望的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抗私 刘翠花
本文利用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微观调查数据,基于性别和院校层次视角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决定方程进行估计,并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分解。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大学生教育收益率与院校层次呈正相关,同一院校层次中男大学生教育收益率高于女大学生。工资差异分解表明,性别工资差异与院校层次呈负相关,院校层次越低,性别工资差异越大;在总差异中,市场歧视部分远高于禀赋特征差异,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分解项中受教育年限差异是造成男女大学毕业生工资差异和市场歧视的重要因素,且工作经验对于男大专生更重要,政治面貌对于女大学生更关键。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性别工资差异 院校层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抗私 刘翠花
本文利用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微观调查数据,基于性别和院校层次视角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决定方程进行估计,并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分解。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大学生教育收益率与院校层次呈正相关,同一院校层次中男大学生教育收益率高于女大学生。工资差异分解表明,性别工资差异与院校层次呈负相关,院校层次越低,性别工资差异越大;在总差异中,市场歧视部分远高于禀赋特征差异,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分解项中受教育年限差异是造成男女大学毕业生工资差异和市场歧视的重要因素,且工作经验对于男大专生更重要,政治面貌对于女大学生更关键。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性别工资差异 院校层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任辉 汪艳仙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真正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必须填补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的空白,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设立专项的失业保险基金,积极立法,加强管理,为失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切实的物质支持,让他们在实现就业之前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稳定性。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失业保险 制度缺失 问题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瑞林
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目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难题。本文剖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招 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明安 张辉 张燕华
目前,大学毕业生数量几乎已占到社会新增可就业岗位的一半,他们的就业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分析历年社会可就业岗位总量和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构造出能客观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特征指标,并以此得出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出现的高峰期,具有较强的定量分析特征,可供宏观经济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