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0)
2023(6677)
2022(5018)
2021(4753)
2020(3733)
2019(8281)
2018(8570)
2017(14959)
2016(9491)
2015(11368)
2014(11995)
2013(10459)
2012(9395)
2011(8466)
2010(8720)
2009(7468)
2008(7512)
2007(7087)
2006(6331)
2005(6013)
作者
(23875)
(19404)
(19365)
(18705)
(12427)
(9248)
(9185)
(7660)
(7570)
(7308)
(6596)
(6578)
(6342)
(6145)
(6098)
(6022)
(5939)
(5872)
(5690)
(5566)
(5115)
(4971)
(4768)
(4741)
(4590)
(4459)
(4401)
(4313)
(4007)
(3919)
学科
(25620)
经济(25575)
管理(20749)
(18178)
中国(16190)
(13882)
企业(13882)
教育(11195)
(10771)
理论(9067)
业经(8662)
教学(8085)
农业(7217)
(6758)
(6647)
地方(6579)
(6319)
方法(5918)
(5638)
发展(5453)
(5435)
(5433)
银行(5421)
(5157)
(4993)
金融(4992)
(4980)
学法(4948)
教学法(4948)
技术(4873)
机构
大学(118258)
学院(117925)
研究(40719)
(37614)
经济(36278)
管理(35716)
理学(29197)
中国(28942)
理学院(28716)
管理学(27882)
管理学院(27632)
(26452)
科学(24141)
(23600)
师范(23448)
教育(21968)
(21742)
(20796)
(19859)
技术(19135)
职业(18983)
中心(18554)
师范大学(18464)
研究所(18367)
(17460)
北京(17416)
(17237)
(15010)
业大(14949)
财经(14781)
基金
项目(68797)
研究(60320)
科学(53559)
基金(43294)
(35857)
国家(35384)
教育(33761)
社会(33744)
社会科(31435)
社会科学(31426)
(29889)
科学基金(29464)
编号(29426)
成果(26361)
(25479)
课题(23309)
基金项目(21996)
(20468)
项目编号(17112)
资助(16910)
规划(16713)
重点(16654)
(16310)
(16248)
自然(16042)
自然科(15620)
自然科学(15618)
大学(15498)
(15453)
自然科学基金(15312)
期刊
(49611)
经济(49611)
教育(42957)
研究(41786)
中国(36415)
(18170)
技术(16676)
(16664)
学报(16224)
职业(15377)
管理(14236)
大学(14017)
科学(13764)
农业(12437)
(11422)
金融(11422)
学学(10983)
技术教育(10443)
职业技术(10443)
职业技术教育(10443)
图书(10320)
业经(9176)
(8901)
论坛(8901)
书馆(7919)
图书馆(7919)
经济研究(7002)
财经(6999)
(6886)
问题(6505)
共检索到20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牛维麟  李立国  詹宏毅  
校长是大学发展的领路人。中外大学发展史证明,办学水平的高低与大学校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英国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曾指出:"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美国教育家博耶也认为:"如果大学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群体,那么有效的管理便是根本。"自大学诞生之时,大学校长始终与大学的变革与发展紧密相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史。当然,大学校长的角色、地位与作用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西方国家大学校长职业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近年来,关于大学校长是否应当职业化的讨论日益升温,并已成为当前高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大学校长是否应该职业化,只是一个表象问题或具体问题,其背后折射的深层次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呼唤的是大批懂教育、善管理、会经营的思想家与教育家的不断涌现。所以,大学校长的职业化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一化了之",而应当放在高等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森林  
推行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提高大学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取向,总结对我国大学校长由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转变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2014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发布消息称,日前对多名学校领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这已是10天内第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领导调整。其中,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则补齐了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并任免了2名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则因将6名副校长全部更换而颇受关注。有不少人对这种高校领导密集调整的现象不太理解。事实上,这也是高校行政化的直接体现,出现这种局面,与我国高校领导的任期制密切相关。按照目前的规定,高校领导在同一岗位不得连续任职超过两届,年满58周岁不再进入新班子,满60岁要及时退出领导岗位。每过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就会出现一次"换届年"——最近一次是2012年,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焱  
我国大学校长介于"官员"与"学者"之间,"治校"与"治学"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从大学的组织特性、发展需求来看,"学术型校长"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随着高等教育日渐成熟,越来越需要职业化的"治校型校长",这就要使校长成为教育家和管理专家,树立教育理念、推动学术治理。"治校"要依据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标准和模式。同时,大学校长要遵守学术职业要约,担当社会责任,回归育人根本,去学术"官本位",甘于无私忘我。文章建议在进一步完善责权利机制的基础上,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为实现大学"善治"而力行求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志功  徐蕾  
大学校长的角色和职能对于整个大学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呈现和分析了英 国剑桥大学、里丁大学等著名学府大学校长关于自身角色和职能的理解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丙奇  
一项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任职年限的抽样调查显示,这些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5.9年。对于一名干部来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六七年时间已经不算短了。根据我国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有的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满五年必须进行轮岗,据说这既可有利于防腐反腐,又可促进干部正常流动,还可锻炼干部,激励干部开拓创新。但是,对于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干上六七年时间就轮岗到其他岗位,却并不一定符合工作需要。对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任期分析发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1929年4月,时年30岁的哈金斯被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映川  
实施薪酬激励,是破解大学校长职业化困境的切入点。现行的校长薪酬只是"身份制"工资,而非与管理能力和绩效挂钩的业绩工资。由于校长薪酬既缺乏外部竞争力又缺乏内部公平性,未能体现出校长的管理绩效。因此,要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亟需参照市场化薪酬决定机制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重建大学校长薪酬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旭东  桑新民  
当代大学校长是一个处于当今世界科学与文化变革发展制高点上的社会精英群体,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和压力。以新一代大学校长的杰出代表和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高等教育战略思想家杜德斯达特作为个案,对其职业生涯的两次重大转变进行考察与解读,可以深入剖析大学校长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时代挑战及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揭示新一代创业型大学校长的精神风貌。创业型大学校长的成功之道,对我国大学校长的专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万曦  
美国在猎头公司如何参与大学校长遴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猎头公司通过帮助校长遴选委员会拟定新任校长的素质要求和遴选标准、搜寻并邀请优秀的候选人参与遴选、搜集候选人背景信息并提供专业的判断、指导和组织面试、在遴选委员会与候选人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等方面参与大学校长的遴选。猎头公司的参与优缺点并存,中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改革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侯琛  白宗新  
对2014年中国与美国综合排名前20的共40所大学现任校长的基本特征、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进行比较,发现中美这20所大学的现任校长群体在性别比例、初任年龄、学科背景、来源、工作经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得出:我们应从大学组织的特性出发,在大学校长遴选时,重视校长来源多样化、放宽校长年龄范围、全面考察校长学术经历与管理经验,并且逐步建立适应市场资源配置的大学校长交流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以珠江三角洲四所地方大学校长为对象,进行教育叙事探究,以了解地方大学参与者眼中的大学治理,了解他们的立场和理念。校长们就地方大学的生长环境、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叙述,从大学校长的个人经验叙事角度揭示了地方大学治理的历史真相。由此分析了影响地方大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即地方大学治理是一个在互动中学习的过程,政府权力边界模糊是矛盾的制度原因,大学价值观的分歧是矛盾的观念原因,地方大学定位的争议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地方大学的发展受制于三种外部力量,等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这并非一个实然命题。大学校长的理念与大学理念之间并不直通。大学校长的特征及其作用使其与政府官员十分不同,因而任职条件也很不一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