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
- 2023(1478)
- 2022(1098)
- 2021(1228)
- 2020(1077)
- 2019(2267)
- 2018(2149)
- 2017(3231)
- 2016(2392)
- 2015(3065)
- 2014(3048)
- 2013(2553)
- 2012(2354)
- 2011(2330)
- 2010(2446)
- 2009(2184)
- 2008(2070)
- 2007(1982)
- 2006(1844)
- 2005(1738)
- 学科
- 教育(6635)
- 学(5690)
- 济(4687)
- 经济(4684)
- 中国(3657)
- 理论(3575)
- 教学(3358)
- 思想(2859)
- 政治(2826)
- 管理(2742)
- 思想政治(2364)
- 政治教育(2364)
- 治教(2364)
- 德育(2357)
- 学校(2256)
- 经济学(2212)
- 研究(1997)
- 学法(1897)
- 教学法(1897)
- 高等(1524)
- 图书(1507)
- 书馆(1410)
- 图书馆(1410)
- 学理(1313)
- 学理论(1313)
- 工作(1288)
- 高等教育(1164)
- 和(1042)
- 业(1030)
- 方法(936)
- 机构
- 大学(35264)
- 学院(26990)
- 研究(11423)
- 教育(10533)
- 范(9100)
- 师范(9057)
- 京(7974)
- 师范大学(7546)
- 科学(7245)
- 济(6844)
- 经济(6553)
- 管理(6457)
- 所(5519)
- 北京(5493)
- 中国(5433)
- 理学(5191)
- 研究所(5094)
- 江(5054)
- 理学院(5000)
- 管理学(4738)
- 管理学院(4642)
- 中心(4357)
- 院(4066)
- 农(3886)
- 教育学(3869)
- 州(3768)
- 业大(3734)
- 技术(3546)
- 图书(3391)
- 研究院(3316)
共检索到51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承选 赵保全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之灵魂。大学校长在履行办学治校的职能中遵循并呈现着大学精神之本质追求。自2010年以来,大学校长演讲的特色和风采成为关注的热点,众多大学校长以实际行动推动着大学演讲从形式到内容、从行为细节到文化理念的变化,也增进了大学校长以语言为媒介来反思和传承大学人文精神的实践力度。大学校长演讲甚至成为关系大学精神发展的公共事件,推动着对大学精神理性的追问。因此,探讨大学校长演讲的内在哲学意蕴,对于如何凝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3月26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教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暨北京大学演讲会举行。福斯特校长发表了题为"照亮人性之美: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Illuminating One’s Bright Virtue:Higher Educafion in a Changing World)的演讲。在演讲中,福斯特校长强调:"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关键词:
大学校长 任期 章程 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书生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明形态,是伴着时代文明前进和发展的步伐而逐步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更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还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和技术哲学意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哲学 人与自然 系统 技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忠 樊一搏
教育学素养既表现为对人、对教育的理解和理念,也表现为将这些理解和理念运用于实践过程并取得预期效果的能力。检阅民国时期十位著名大学校长,发现他们共同的教育学素养在于:奉行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之人的理念,坚守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以培养高级人才的使命,保障大学中的一切行为以此使命而展开。本着这种理解和理念,这些校长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施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治理方式,采取自立自动的学生自治措施,终使这些大学成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素养 人格 高级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峰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众化和国际化演变。大学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与经济社会互动交融,从"象牙塔"的学府演变为现代大型"学术企业"。大学的管理理念、制度和结构在过去20多年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大学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上主要由各学院教授轮流担任的象征性职位被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大学校长权力是高等教育权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等教育系统运作的重要因素。随着大学内外部关系的变化,大学校长权力的广泛性得到了普遍的拓展,而其权力的深刻性则面临着增强与削弱的双重挑战。大学校长的行动权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与落实而逐渐强化,控制权则相对减弱,权力的共享而不是权力的掌控成为校长行使权力的主要方式。大学校长既需要争取权力又需要学会有效地行使权力,校长权力的健康运作应当有一个自我约束机制。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权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陈雨露 李晓红 刘益春 乔建永
大学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努力成为教育家。同时,还必须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肯定,多数大学书记、校长都在勤奋努力工作,是学校最忙最累的人,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大学校长成为全身心履职尽责的典范,赢得了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敬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着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办学治校成效不理想、对学校管理工作掌控不够的情况。怎样形成普遍共识和良好氛围,进而形成有效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校校长的职业能力?本刊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校长乔建永,共同探讨这一极富现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东
本文在调查了解中外大学校长素质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是大学领导角色,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辩证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一直以来,有部分教师抱怨教学任务太重,以致没有时间和精力搞好科研,认为教学与科研存在矛盾,只能取其一。应该承认,对任何一名教师而言,受个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确有存在冲突的现实性。毕竟,时间与精力总是一定的,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上,科研势必受到影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学也势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校长的教育取向对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能力训练的选择与强化、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等方面。许多著名大学的经验表明 ,教学制度、能力训练、校园文化均具有方法意义 ,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其不断创新 ,往往会收到人才培养的可喜成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本文在厘清环境、文化与大学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从价值确定、制度安排和环境营造三个方面,归纳和分析了大学文化的治校途径,最后从大学使命文化、大学章程文化、大学环境文化三个层面阐述了大学校长如何文化治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