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8)
2023(4163)
2022(3699)
2021(3539)
2020(3002)
2019(6887)
2018(6845)
2017(12128)
2016(7282)
2015(8704)
2014(8671)
2013(8235)
2012(7807)
2011(7501)
2010(7527)
2009(6714)
2008(6562)
2007(6208)
2006(5575)
2005(4976)
作者
(21402)
(17784)
(17634)
(16901)
(11416)
(8584)
(8233)
(7050)
(7032)
(6556)
(6105)
(6104)
(5955)
(5690)
(5671)
(5553)
(5536)
(5398)
(5365)
(5199)
(4637)
(4596)
(4403)
(4367)
(4279)
(4157)
(4142)
(3936)
(3797)
(3792)
学科
(22551)
经济(22410)
管理(17991)
(15020)
(14961)
企业(14961)
理论(10617)
方法(10304)
中国(9131)
(9066)
教育(8595)
(7262)
业经(6978)
教学(6465)
数学(6035)
(5868)
数学方法(5868)
(5451)
技术(4718)
经济理论(4462)
(4305)
企业经济(4282)
(4281)
社会(4091)
工作(3843)
研究(3812)
学法(3670)
教学法(3670)
(3632)
农业(3549)
机构
大学(108389)
学院(99988)
研究(39173)
管理(34301)
(33525)
经济(32571)
理学(29433)
理学院(28986)
管理学(28167)
管理学院(28000)
中国(25472)
科学(25246)
(24293)
(20842)
研究所(18984)
(18833)
(18563)
师范(18335)
(16561)
中心(16365)
教育(16236)
(15957)
业大(15873)
北京(15697)
农业(15015)
师范大学(14967)
(13791)
(12617)
技术(12429)
财经(12405)
基金
项目(65510)
科学(50889)
研究(49008)
基金(45261)
(40257)
国家(39860)
科学基金(33123)
社会(29693)
社会科(26740)
社会科学(26723)
教育(26360)
(25631)
基金项目(23541)
(23110)
自然(22001)
自然科(21521)
自然科学(21511)
编号(21352)
自然科学基金(21166)
成果(20382)
资助(18612)
课题(15856)
重点(15386)
(15116)
大学(15002)
(13992)
项目编号(13704)
(13143)
教育部(13077)
(13010)
期刊
(40093)
经济(40093)
研究(35433)
教育(30431)
中国(29340)
学报(20727)
科学(17332)
(16959)
大学(16526)
管理(14151)
学学(13632)
(12253)
农业(11727)
图书(10104)
技术(9101)
书馆(7146)
图书馆(7146)
职业(6578)
财经(6468)
(6244)
经济研究(5993)
高等(5884)
(5863)
金融(5863)
(5704)
(5695)
情报(5575)
业大(5427)
(5328)
论坛(5328)
共检索到16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慧  
美国教育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鲁道夫(Frederick Rudolph)于1977年出版《课程: 1636年以来美国本科生学习科目的历史》(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该书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部力作。作者通过本科课程的社会特性和大学的知识特性这两条线索,为读者勾勒出美国高等教育300多年的课程发展史。一些表面上看似简单而又众所周知的结论,却通过作者点点滴滴的史实丰富生动起来。本文是对该书的一个简要评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林小英  陈向明  
本研究对北京大学本科课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课程的现状、问题、培养效果、公共选修课以及学生缺乏的课程领域等问题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不仅要注意自上而下的意见 ,还要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凤春  
课程结构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实践命题。在课程实践领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有的教育实践中,课程的许多问题都与课程结构休戚相关。笔者从课程内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以及课程结构的序变能力等视角出发,对中美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目前,大学本科课程是在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专家学者按照学科规律和市场需求设置出来的。学习权理论为学生参与课程设置和获得选课指导提供了合法性、正当性的理由。因此学科课程的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应该有学生代表作为具有发言权、表决权的独立主体参与其中。当学生囿于自己的见识、理解水平,没能合理地选择出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的课程结构时,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基本素质、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有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基于目标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就业压力的激增,客观上要求本科教育的定位不得不做新的调整,由面向少数人的特权向更多人的权利过渡。因此,尊重本科生的学习选择权利,增强其专业与课程学习的社会适应性,强化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的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与差别化发展,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结合欧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学分要求总量大、课程门数过多、内容庞杂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匆忙而又浅尝辄止。而且,因为培养方案相对单一、课程体系与结构过于刚性,压缩了学生专业与课程学习自主选择的空间。专业教育口径过窄问题依旧存在,不同模块与专业方向的选择余地有限,弱化了学生面向社会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此,压缩本科课程总量要求,弱化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与课程结构的刚性,进一步丰富课程与项目资源,增强学籍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选择留置空间并提供多元发展通道,应是当前本科课程体系与结构变革的基本策略,也是保障学生学习自由权利和强化个体责任担当意识、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根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近年来,大学,特别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核心是加强课程建设。而加强课程建设,应抓住重视课程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评价制度四个关键问题。一、重视课程建设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核心是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教学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领  王伟廉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7年5月本文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为方便起见,将研究范围限制在大学本科。全文共分3章。第一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始因。历史原因和时代要求促成了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立足一门但又兼跨多门学科的“通才”已成共识,而这种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在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乐毅  
亚洲一流大学都十分注重本科课程设置的顶层整体设计及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行以基本素养和全人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强化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督是亚洲一流大学保障其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重视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进,强化学分制管理,倡导教学方式变革,是其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共同经验。我国大陆研究型大学在实施本科教育改革时,可研究借鉴亚洲其他国家一流大学以及我国港台名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与管理经验,以加快内涵发展与改革创建步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陈向明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校以来,随着美国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其课程体制经历了很多次变革。在经过历史多次的洗刷以后,目前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被认为处于领先的地位。本文旨在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钢建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课程设置是本科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通过对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究隐藏在课程背后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凤娟  
目前,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和核心课程型。这几种课程设置模式呈现的共同特点为: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也在发生变化,如学校教育由单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综合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人才的转变;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开放性、人文性和现实性;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平衡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对上海、南昌、西安的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课程目标方面,师生均认为思想品德或人格层面的目标是最重要的,但现实中重视认知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急需在课程目标中将这些人格或非智力因素、过程、方法的期求予以肯定、确认和细化;课程内容方面,师生认为需要充实“学习方法指导”、“学会做人”等内容,对现行课程内容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内容选择上新颖性不够、个性化内容式微、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内容薄弱、实践性内容不足、基础方法欠缺、政治课亟需改善;内容组织上过于“刚化”,弹性不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宏元  何泽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颖  李悦铮  李君明  倪维秋  
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入手,阐述进行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中日两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探讨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结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日本给我国带来的启示,从而促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