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9)
2023(10837)
2022(9597)
2021(9371)
2020(7716)
2019(17972)
2018(17883)
2017(34414)
2016(19049)
2015(21847)
2014(21906)
2013(21192)
2012(19287)
2011(17214)
2010(17072)
2009(15441)
2008(14858)
2007(12886)
2006(11273)
2005(9772)
作者
(52912)
(43572)
(43308)
(41342)
(27766)
(20825)
(19812)
(17172)
(16672)
(15619)
(15067)
(14458)
(13671)
(13547)
(13266)
(13181)
(13122)
(13054)
(12372)
(12326)
(10728)
(10635)
(10387)
(9991)
(9825)
(9677)
(9643)
(9602)
(8723)
(8631)
学科
(68842)
经济(68747)
管理(54603)
(50789)
(42689)
企业(42689)
方法(32165)
数学(27428)
数学方法(27021)
中国(19894)
(19514)
(18394)
业经(16213)
(15420)
地方(14332)
理论(13879)
教育(13512)
农业(13016)
(12902)
(12691)
贸易(12686)
(12315)
(12055)
财务(11990)
财务管理(11963)
(11954)
技术(11641)
企业财务(11297)
环境(11073)
(10486)
机构
大学(265008)
学院(259728)
管理(105826)
(97300)
经济(94908)
理学(92004)
理学院(90972)
管理学(89320)
管理学院(88857)
研究(83704)
中国(60763)
(56570)
科学(52672)
(44997)
(41073)
业大(38441)
(38436)
中心(38128)
(37494)
研究所(37321)
师范(37243)
(37206)
财经(36416)
北京(36176)
(33068)
(31024)
(30713)
师范大学(30177)
农业(29850)
经济学(27914)
基金
项目(180333)
科学(141825)
研究(136420)
基金(128948)
(110682)
国家(109693)
科学基金(94775)
社会(83660)
社会科(79028)
社会科学(79005)
(71039)
基金项目(69351)
教育(63980)
自然(61486)
自然科(60029)
自然科学(60019)
(59860)
自然科学基金(58903)
编号(57342)
资助(52537)
成果(47692)
重点(39916)
(39900)
课题(39480)
(37783)
(37759)
项目编号(35735)
大学(35545)
创新(34870)
教育部(34658)
期刊
(106617)
经济(106617)
研究(80714)
中国(49043)
教育(40578)
学报(39919)
管理(37688)
科学(36266)
(35412)
(33424)
大学(31328)
学学(27915)
农业(25048)
技术(22035)
(20219)
金融(20219)
业经(18535)
财经(17089)
图书(16993)
经济研究(15966)
(14486)
问题(14136)
理论(13778)
科技(13215)
实践(12795)
(12795)
技术经济(11961)
(11784)
现代(11693)
情报(11536)
共检索到377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笔者着重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建议应以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衔接时期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良性建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芳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推行多年,经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起,可尝试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双语教学的模式,宜采用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过渡到单纯的仅用外语进行专业教学。改进双语教学的效果,应着重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保证双语课教学的足够课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奕枫  
美国的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持续变迁:从《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向上跃进""人才搜索"和"学生支持服务"这三个合称为TRIO项目的落实,到当前《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豁免计划的实施。以翔实研究数据支撑政策变革,以分散到统一的顶层设计引领政策制定,以大量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实施,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远见检验政策效果,以追求公平与卓越推动政策改革持续深入,是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发展和嬗变的鲜明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大勇  
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已经从统一的教育系统,转变为高度多样化的系统,职业学院是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设计了职业学院与大学衔接的通道和路径,职业学院学生具有越来越多进入本科院校的机会,职业学院成为本科教育准备机构,且呈增长趋势。苏格兰政府通过资格框架、建立专门机构及提供经费等政策举措来保障这种衔接。借鉴苏格兰的经验,我国应重视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障衔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旦  唐敏  余秀兰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帆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丽云  
我来自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牟平一中是一所办学底蕴比较深厚的学校,它的办学经验曾经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约10%。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学段的贯通与合作。高考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至2020年,全国各省市全部实行新高考。新高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静鏐  乔刚  
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教学衔接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对上海市中职、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中职、高职教学之间存在的不衔接、不协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锋  张宇庆  
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是当前学界或业界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与中学共同努力。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与以往教育改革不同,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招考体系中的考试内容、评价标准、选拔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治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荣  罗铁山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搞好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学好、用好高等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