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0)
- 2023(8012)
- 2022(7085)
- 2021(6985)
- 2020(5920)
- 2019(14072)
- 2018(14404)
- 2017(25694)
- 2016(15762)
- 2015(18646)
- 2014(19720)
- 2013(18488)
- 2012(17538)
- 2011(16006)
- 2010(16691)
- 2009(15118)
- 2008(15472)
- 2007(14621)
- 2006(12868)
- 2005(11960)
- 学科
- 济(53161)
- 经济(53101)
- 管理(37781)
- 业(34607)
- 企(26890)
- 企业(26890)
- 方法(24856)
- 教育(23333)
- 数学(21699)
- 中国(21586)
- 数学方法(21358)
- 农(17341)
- 财(15554)
- 学(14217)
- 理论(14176)
- 制(11861)
- 农业(11142)
- 地方(11136)
- 教学(11079)
- 贸(10696)
- 贸易(10691)
- 业经(10661)
- 易(10351)
- 务(9287)
- 财务(9255)
- 财务管理(9214)
- 银(9099)
- 银行(9076)
- 和(8776)
- 企业财务(8587)
- 机构
- 大学(224785)
- 学院(217780)
- 济(77717)
- 研究(76916)
- 经济(75400)
- 管理(73294)
- 理学(61403)
- 理学院(60477)
- 管理学(58954)
- 管理学院(58518)
- 中国(53555)
- 京(50376)
- 科学(47113)
- 范(40999)
- 师范(40735)
- 所(40369)
- 财(38873)
- 教育(38142)
- 江(38016)
- 农(36721)
- 研究所(36084)
- 中心(35282)
- 北京(33525)
- 师范大学(32878)
- 业大(31180)
- 州(30104)
- 财经(29771)
- 农业(28644)
- 技术(28573)
- 院(26975)
- 基金
- 项目(128893)
- 研究(103513)
- 科学(99893)
- 基金(85598)
- 家(72512)
- 国家(71678)
- 科学基金(59314)
- 社会(58932)
- 教育(57435)
- 社会科(55197)
- 社会科学(55175)
- 省(53679)
- 编号(47639)
- 划(46733)
- 基金项目(44447)
- 成果(43373)
- 课题(36816)
- 自然(36281)
- 资助(36194)
- 自然科(35337)
- 自然科学(35325)
- 自然科学基金(34650)
- 年(30712)
- 重点(30670)
- 部(30214)
- 发(28860)
- 项目编号(27952)
- 性(27657)
- 大学(27281)
- 规划(27027)
共检索到353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萍
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在与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有关的适应问题,认识到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社会角色、理想目标、学习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些心理适应问题的适应教育应该从正确引导学生的认识、开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进行调控等方面入手,促使大学新生能有良好的开始。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适应 适应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玉 王瑞霞
让每个大学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形成健康积极的阳光心理,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的愿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育人环境,培育完善的新生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新生积极的人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丰富新生的积极体验,使其感受积极的力量等来培育新生的积极心理。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新生 心理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莉 于生凯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群体差异。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差异显著,女生的适应情况好于男生,汉族学生适应情况好于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新生适应情况不同,来自大城市学生的适应情况最好,来自农村的学生适应情况最差。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管巍
因为大学的培养目标、学习任务、生活方式跟中学相比差异较大,所以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大学新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本文从大学生的四个主要任务出发研究建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性 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丽克
学习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他们的成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从改变高校管理模式、增强学习动力、校风和学风环境的营造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途径提高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学习适应 成因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文清
环境适应是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心理准备、个性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学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论述了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新生环境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学校应对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五个一”策略。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环境适应 心理冲突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峰
文章通过对电力高校的450名2010级新生进行大学生适应性问卷调查,了解到电力高校新生适应情况主要表现为现实生活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
新生适应性 学生调查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新宇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建构遵循三个原则,即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建构可以有六种操作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环境陶冶模式、榜样示范模式、角色扮演及问卷调查模式。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教育 模式建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陶塑 许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编的气质性乐观问卷和适应能力简易问卷对某大学4736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气质性乐观和适应能力都能正向预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存在交互作用。在悲观的学生中,适应能力弱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低于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在乐观的学生中,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小。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气质性乐观 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梦琪 石伟平
职业教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良好适应是课程改革理念变为实践的重要"桥梁",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角色定位、教学理念、能力结构、外部支持等方面出现了适应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能力素质的"先天不足";课程改革方案的"变动不居";教师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边缘化;政府、学校在课程改革行动中的功利化。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健全外部保障制度、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团队合作4个方面破解。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课程改革 适应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晓莉
以研究生心理过渡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具体分析心理过渡不良而产生的消极症状,剖析影响心理过渡的相关因素,并对如何顺利实现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心理过渡提出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大学新生 适应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铁力 申星
本文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对重庆富士康电子有限公司、重庆英业达集团公司、重庆广达集团公司和重庆鑫源公司等7家企业中的350名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揭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大学生有关职业适应性的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职业能力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的特点,并从性别、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职务、在校期间是否获奖或荣誉和在校期间是否有过兼职四个方面进行均值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应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梅
随着中国教育步入“互联网+”的常态化阶段,“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然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时代虽然会引发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传播手段。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特质因素与社会行为因素,可从加强个体约束和增大团体影响两方面,强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钢 岑杰
本文从时间性角度考察组织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并以此拓展组织适应理论。具有时间性是组织及其环境的内在特征。本文基于文献梳理,介绍了组织及其环境的时间性,阐述了组织的时间适应概念,并具体分析了组织的时间适应战略,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