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963)
- 2022(10891)
- 2021(10471)
- 2020(9013)
- 2019(21014)
- 2018(21079)
- 2017(40164)
- 2016(22000)
- 2015(25568)
- 2014(25976)
- 2013(24973)
- 2012(22773)
- 2011(20438)
- 2010(20426)
- 2009(18648)
- 2008(18449)
- 2007(16649)
- 2006(13979)
- 2005(12188)
- 学科
- 济(85882)
- 经济(85720)
- 管理(62504)
- 业(58988)
- 企(49016)
- 企业(49016)
- 方法(45068)
- 数学(40127)
- 数学方法(39388)
- 农(23790)
- 财(22668)
- 中国(22522)
- 业经(17963)
- 理论(16833)
- 学(16793)
- 贸(15720)
- 贸易(15713)
- 地方(15557)
- 农业(15431)
- 易(15263)
- 制(15112)
- 务(14938)
- 财务(14851)
- 财务管理(14806)
- 企业财务(13944)
- 和(13597)
- 技术(13065)
- 教育(12627)
- 银(12065)
- 银行(12030)
- 机构
- 大学(310811)
- 学院(309083)
- 管理(120699)
- 济(119110)
- 经济(116318)
- 理学(104886)
- 理学院(103716)
- 管理学(101378)
- 管理学院(100807)
- 研究(94268)
- 中国(70086)
- 京(64538)
- 科学(59151)
- 财(54862)
- 农(48679)
- 江(46620)
- 所(46388)
- 业大(46370)
- 中心(45728)
- 财经(44255)
- 范(42235)
- 研究所(42101)
- 师范(41818)
- 北京(40138)
- 经(40099)
- 农业(38355)
- 州(37433)
- 经济学(36221)
- 技术(34895)
- 院(34249)
- 基金
- 项目(208218)
- 科学(163707)
- 研究(153516)
- 基金(149124)
- 家(128585)
- 国家(127484)
- 科学基金(110563)
- 社会(94900)
- 社会科(89755)
- 社会科学(89729)
- 省(83620)
- 基金项目(78690)
- 教育(75022)
- 自然(72441)
- 自然科(70794)
- 自然科学(70773)
- 划(69920)
- 自然科学基金(69457)
- 编号(64849)
- 资助(62270)
- 成果(52804)
- 重点(46817)
- 部(46224)
- 课题(44778)
- 创(43719)
- 发(43614)
- 大学(41331)
- 创新(40598)
- 科研(40458)
- 教育部(40103)
- 期刊
- 济(124960)
- 经济(124960)
- 研究(86043)
- 中国(60564)
- 学报(47029)
- 财(45083)
- 教育(45024)
- 农(43526)
- 管理(42628)
- 科学(42065)
- 大学(37127)
- 学学(33654)
- 技术(31167)
- 农业(29645)
- 融(23210)
- 金融(23210)
- 业经(22273)
- 财经(21457)
- 经济研究(20046)
- 经(18398)
- 图书(17103)
- 统计(16779)
- 问题(16513)
- 业(15938)
- 技术经济(15632)
- 策(15577)
- 版(15252)
- 商业(14474)
- 财会(14223)
- 理论(14017)
共检索到442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笔者着重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建议应以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衔接时期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良性建构。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交往 障碍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大学新生 适应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伟 王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表现,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交往障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世权
每年新生入校后,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使一部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给予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交往不适 原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锋 张宇庆
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是当前学界或业界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与中学共同努力。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与以往教育改革不同,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招考体系中的考试内容、评价标准、选拔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网络 大学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新生 衔接 适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不良心理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玉起 刘计敏
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概括了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了造成新教师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预防和矫治的对策。
关键词:
新教师 人际交往 心理障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地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陕西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如中高职衔接缺乏整体设计、衔接管理与监督不到位、专业衔接与课程对接契合度低、院校间互动沟通机制不顺畅等。中高职院校之间应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专业与课程对接,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与沟通交流平台等,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文婧 刘云艳
"人际交往障碍"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影响"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研究者寻求"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位人际交往障碍的个体的访谈,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部分原因,进而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青少年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春平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大力构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只有大力构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园园 吕伟 姚本先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调查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目的、人际交往手段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出于互助、友情和自我完善的目的。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地结交朋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因素,而男大学生更看重生理因素。
关键词:
人际交往价值观 性别差异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朝晖 温梅 李惠超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两个方面。人际交往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得以实现。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因素分析 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亚平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其大学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这与大学生社会需求、认知程度和性格特点有关。应当从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出发,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人际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问题 归因 教育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