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
2023(1616)
2022(1260)
2021(1303)
2020(1122)
2019(2411)
2018(2374)
2017(3634)
2016(2531)
2015(3240)
2014(3394)
2013(2909)
2012(2740)
2011(2432)
2010(2542)
2009(2274)
2008(2225)
2007(2089)
2006(1780)
2005(1645)
作者
(5606)
(4657)
(4652)
(4468)
(2936)
(2255)
(2166)
(1854)
(1804)
(1783)
(1600)
(1598)
(1550)
(1512)
(1450)
(1419)
(1381)
(1331)
(1295)
(1288)
(1255)
(1178)
(1157)
(1136)
(1083)
(1070)
(1063)
(1005)
(1000)
(968)
学科
教育(6408)
中国(4543)
理论(4188)
(3980)
经济(3972)
管理(3729)
文化(3697)
教学(3123)
研究(2977)
政治(2934)
思想(2933)
思想政治(2863)
政治教育(2863)
治教(2863)
德育(2845)
(2615)
企业(2615)
(2559)
学校(2075)
方法(2014)
业经(2008)
产业(1957)
(1930)
工作(1831)
市场(1817)
文化产业(1768)
文化市场(1768)
学法(1631)
教学法(1631)
(1619)
机构
大学(33859)
学院(28110)
研究(10444)
教育(8638)
(8334)
师范(8315)
管理(8065)
(7939)
科学(6794)
师范大学(6720)
理学(6666)
理学院(6467)
管理学(6142)
管理学院(6073)
(5850)
中国(5759)
经济(5513)
北京(5368)
(5241)
(4592)
中心(4304)
(4137)
研究所(4129)
(3895)
图书(3841)
技术(3771)
书馆(3711)
图书馆(3709)
业大(3410)
职业(3392)
基金
项目(17395)
研究(16781)
科学(13863)
基金(10109)
教育(10096)
社会(9390)
成果(9071)
社会科(8712)
社会科学(8710)
编号(8420)
(7744)
(7642)
国家(7592)
(6828)
课题(6759)
科学基金(6390)
(6247)
大学(6157)
项目编号(5568)
研究成果(5231)
规划(5063)
基金项目(5060)
(4819)
(4275)
重点(4274)
(4246)
高校(4107)
(4009)
(3957)
(3783)
期刊
教育(19014)
研究(14042)
中国(12351)
(8260)
经济(8260)
图书(5535)
大学(5446)
学报(5070)
高等(4745)
书馆(4239)
图书馆(4239)
科学(4129)
高等教育(4069)
管理(3354)
职业(3280)
学学(3238)
(3034)
(2686)
(2562)
论坛(2562)
成人(2475)
成人教育(2475)
农业(2347)
技术(2336)
(2081)
教研(2064)
高教(2064)
科技(1972)
情报(1940)
(1886)
共检索到53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垠亭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大学德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大学德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现代大学德育的实效性,必须系统认识和把握大学德育的现代性。一、方向性是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核心要求德育的核心问题是坚持什么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由道德的本质所决定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应该有与之相配的道德要求。道德有着时代性和阶级性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明义  
大学文化由其理念要素、制度要素和特色要素构成。由这三个要素,推论出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学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论证了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少安  
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里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社会其他文化相比,大学文化具有相对较新、相对独立的文化传统、较高的文化品位、大学精神等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的显著特点。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大学文化的功能与特点,对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楚江亭  
科学与科学教育关系密切。由于长期以来科学仅被视为"客观、价值中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而作为人类的一种探究性活动,科学的"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可错性"等常常被忽视。从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来看,科学不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动态的知识生产过程,且其本身是受社会、个体等因素影响,并由社会建构而成的。深刻理解科学内涵及科学的社会建构特征,不仅有利于解放思想、深化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  
在充分研究英、日等发达国家PFI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PFI的科学内涵问题,界定PFI与传统公共项目开发、项目融资和BOT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讨PFI的VFM和早期供应这两种微观经济效果及其计算方法,以期为PFI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菊生  张启良  
经营城市是近年来我国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近年来,一些城市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好思路和好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文从现代化的概念和本质入手,探讨了目前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应为教育重新定性、定位、定功能、定结构,脱胎换骨改造我们的教育。非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大学企业化、企业大学化,大学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林宏  杜燕庆  章莹莹  胡挺进  
瓦格纳法则是财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一般将其理解为财政支出增长率快于GNP增长率。实际上,瓦格纳法则存在三个层次的含义,其中瓦格纳法则Ⅰ揭示了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实质,其对应的变量必然人均支出,而不是GNP或GDP;瓦格纳法则Ⅱ是一个过渡指标,体现了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瓦格纳法则Ⅲ是财政收支平衡以后体现的瓦格纳法则,是现实中体现出来的瓦格纳法则。我国的财政收入/GDP和中央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两个指标建议改用支出类指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并从建设主体、建设地域、建设内容、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类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依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其中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国土开发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最后从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三个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人们普遍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或可变资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工作语言,并不是规范的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人力资源、可变资本和人力资本虽然都以劳动力为载体,却是三种不同性质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是理论认识和统计观念的更新,而是经济关系划时代的飞跃。人力资源向可变资本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变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振  
在充分研究英、日等发达国家PFI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PFI的科学内涵问题,界定PFI与传统公共项目开发、项目融资和BOT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讨PFI的VFM和早期供应这两种微观经济效果及其计算方法,以期为PFI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庆昌  
教学在文化之中,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但是,关于究竟什么是教学文化,它的意义何在,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应该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等问题,学者们却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刊编发教学论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家学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海  
当高校建设重心转向内涵发展之时,应该用大学文化建设来引领。通过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克服大学发展中存在的功利性、趋同性、合力和活力不强等现象。要把大学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在凝练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上,体现在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上,体现在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创新人才上,体现在完善学校制度设计上,体现在建设富有品味的校园风貌上。这既是把高校领导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