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5)
- 2023(4590)
- 2022(3700)
- 2021(3542)
- 2020(2947)
- 2019(6702)
- 2018(6644)
- 2017(11518)
- 2016(6933)
- 2015(8301)
- 2014(8508)
- 2013(7887)
- 2012(7529)
- 2011(6872)
- 2010(7130)
- 2009(6549)
- 2008(6791)
- 2007(6521)
- 2006(5842)
- 2005(4980)
- 学科
- 济(22229)
- 经济(22204)
- 管理(15309)
- 业(11839)
- 企(10520)
- 企业(10520)
- 中国(9435)
- 教育(8366)
- 方法(8309)
- 理论(7463)
- 农(7318)
- 业经(6844)
- 地方(6773)
- 学(6672)
- 和(5685)
- 数学(5431)
- 数学方法(5311)
- 农业(4728)
- 教学(4626)
- 财(4284)
- 制(4093)
- 贸(4062)
- 贸易(4057)
- 易(3896)
- 环境(3893)
- 产业(3841)
- 策(3802)
- 文化(3792)
- 研究(3761)
- 发(3658)
- 机构
- 大学(100799)
- 学院(95260)
- 研究(36288)
- 管理(31136)
- 济(30201)
- 经济(29252)
- 理学(25990)
- 理学院(25492)
- 中国(24812)
- 管理学(24687)
- 管理学院(24492)
- 科学(23649)
- 京(23346)
- 范(18632)
- 师范(18480)
- 所(18338)
- 农(17134)
- 江(16969)
- 研究所(16749)
- 中心(15827)
- 财(15142)
- 师范大学(14948)
- 北京(14900)
- 教育(14657)
- 业大(14459)
- 院(13499)
- 农业(13344)
- 州(13193)
- 技术(11723)
- 财经(11483)
- 基金
- 项目(61867)
- 研究(48743)
- 科学(47669)
- 基金(41130)
- 家(36043)
- 国家(35657)
- 科学基金(29147)
- 社会(28315)
- 社会科(26444)
- 社会科学(26436)
- 省(25468)
- 教育(24668)
- 划(22077)
- 基金项目(21534)
- 编号(21254)
- 成果(20217)
- 自然(17894)
- 自然科(17420)
- 自然科学(17411)
- 自然科学基金(17085)
- 课题(16758)
- 资助(16157)
- 重点(14885)
- 年(13897)
- 大学(13768)
- 部(13529)
- 发(13508)
- 创(12889)
- 项目编号(12732)
- 规划(12333)
共检索到15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顺进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撰文认为,将文化力置于系统考量现代大学建设中,对于纠正目前大学建设出现的偏差具有意义。大学文化力包括四个方面:(1)立于道,人才是根本。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和高级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欧洲资格框架被视为是个"元框架",它可使国家和行业的资格框架同其他的资格框架联系起来。欧洲资格框架可促进资格的转换和承认,并能提高资格的透明度,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参与终身学习的利益攸关方的互信,是减少跨国工作学习障碍,更好地利用个体现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必要条件。欧洲资格框架的实施将对促进欧洲融合、建设欧洲人力资源强区和构建欧洲终身学习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欧盟 欧洲资格框架 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青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建设大学文化提出六个方面建议: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源于大学实践,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精神为核心,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东旭
文化创意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对于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创意及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更为清晰的界定指出,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而创意存在于所有的产业之中。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关键词:
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的文化创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珊云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关键词:
美国 课程史 文化史 文化批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顺进 刘国新
大学文化力的构成要素需从文化及文化的结构出发予以界定,大学文化力由大学物态文化力、制度文化力、行为文化力、心态文化力构成。从中国传统道器范畴及关系出发,大学物态文化力、制度文化力归于"器"的范畴,大学行为文化力、心态文化力归于"道"的范畴。要按照"道器"的各自特性和逻辑关系建立坐标,将文化力诸要素置于其中,系统考量大学文化力的状态,进而设计大学文化力建设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大学 文化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多层次的大学文化诊断和一体化的文献分析显示,我国大学文化包含一个三维的概念框架,它主要由场域属性、符号统治和院校承诺三个维度构成,各个维度都内含一套核心的概念要素,可用于大学文化的解释、诊断和建设。基于这一框架,我国大学文化都应增强独特性,优化大学文化建设应以透明、创新和卓越为核心,根据各校的定位、使命和办学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再造。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文化框架 文化场域 文化资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红旗 俞海平 丁青
从大学文化建设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入手,揭示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认同感及其传承性,一方面今天的文化建设是昨天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我们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故而,我们将反思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契合点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开创大学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 历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平 刘春晓
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必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清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侵蚀。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传播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以网络文化传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的视角,论述我国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方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大学文化首先是体现大学精神的本体性文化,而不是作为修饰的手段性文化。大学之为大学的本体性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与文化生活为中心的大学生活方式,这是大学文化之为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人,大学文化建设应始终基于大学师生,且为了大学师生。今日大学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功利主义和行政化,让大学回归大学之人的大学,凸显大学作为大学问的根本意义,由此凸显大学教授在大学事务中的主导性地位,切实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确立大学之本,"本立则道生"。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师生 教授治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柯文进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灵魂,是影响一所大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中国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又要在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发展战略、领导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大学形象建设等方面有自己的创新。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竞争力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松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文化理念功利化、文化认同碎片化、文化反思简单化、文化创新表面化等文化自觉偏离。文化自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动力本源、自主择优、自我反思、驱动创新的功能,是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理念更新、文化认同教育、文化创新实践、文化生态构建,找到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大学提出了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要求;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令。这必将促进广大师生提高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一、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宏观视角和战略眼光大学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好大学”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一个可为更多大学提供参照的发展目标,也是校长治校的目标和依据。从反映大学本质属性的大学文化的角度看,好大学应具有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和科学的大学制度。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同心圆,共同成为建设好大学的基本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