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1)
2023(5344)
2022(4507)
2021(4286)
2020(3613)
2019(7709)
2018(7695)
2017(12967)
2016(7433)
2015(8598)
2014(8027)
2013(7080)
2012(6417)
2011(5642)
2010(5863)
2009(5211)
2008(5111)
2007(4799)
2006(4070)
2005(3462)
作者
(17492)
(14757)
(14635)
(13686)
(9427)
(6969)
(6577)
(5549)
(5507)
(5355)
(4934)
(4900)
(4788)
(4645)
(4431)
(4405)
(4315)
(4287)
(4241)
(4136)
(3727)
(3641)
(3564)
(3403)
(3396)
(3243)
(3235)
(3224)
(3018)
(2930)
学科
管理(23684)
(23679)
(22621)
企业(22621)
(17425)
经济(17410)
技术(14195)
技术管理(11202)
教育(9856)
中国(9382)
理论(9234)
教学(7468)
业经(6998)
方法(6332)
(5483)
研究(5130)
产业(4836)
学法(4813)
教学法(4813)
(4333)
地方(4268)
(4154)
(4069)
(3996)
学理(3977)
学理论(3977)
文化(3858)
(3852)
银行(3839)
(3789)
机构
大学(91322)
学院(89496)
管理(34126)
(30076)
经济(29248)
理学(29235)
理学院(28855)
研究(28329)
管理学(28265)
管理学院(28061)
(19156)
中国(18477)
科学(16171)
(15895)
师范(15801)
(15447)
教育(13805)
(13684)
技术(12961)
中心(12633)
(12529)
(12279)
师范大学(12266)
北京(12260)
职业(11323)
研究所(11275)
业大(11220)
(10798)
财经(10571)
(10502)
基金
项目(59947)
研究(50702)
科学(48294)
基金(39189)
(32631)
国家(32222)
社会(30734)
社会科(28968)
社会科学(28960)
科学基金(28692)
(27591)
教育(27010)
(22254)
编号(21895)
基金项目(20944)
(19908)
成果(18919)
课题(17376)
创新(17203)
自然(16492)
自然科(16217)
自然科学(16214)
自然科学基金(15954)
(14913)
规划(14010)
重点(13995)
资助(13956)
大学(13905)
项目编号(13852)
(13289)
期刊
(35118)
经济(35118)
教育(32007)
研究(31625)
中国(29172)
管理(16513)
学报(11850)
技术(11168)
科学(11141)
大学(10918)
(10846)
(9991)
职业(8588)
学学(8392)
科技(8319)
图书(7462)
农业(7067)
(6843)
论坛(6843)
高等(6763)
业经(6403)
(6276)
金融(6276)
书馆(5745)
图书馆(5745)
高等教育(5628)
财经(5346)
经济研究(5222)
技术经济(5119)
(4959)
共检索到14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延保等在《高教探索》第5期发表文章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具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的比较多,却往往忽视了学校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创新或创造的过程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过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明的和谐社会,党中央对此提出了新的战略。毫无疑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理所当然负有重任。其中,如何从大学文化的高位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氛围,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阳  
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也必然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改革如果无法深入到文化层面,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组织文化的全面创新。根据学界认同的麻省理工学院谢恩教授的观点,所谓组织文化,是一种基本假设模式,由某个群体发明、发现或开发出来,用以应对外部适应、内部整合的难题,经实践证明足够有效,因此传授给组织的新成员,成为认知、思考、感受与那些难题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以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银国  张东  袁春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亟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出名师、育英才,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是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人民网首届高校校长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论坛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8所国内知名高校的书记、校长。创新,成为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模仿、复制甚至赶超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或者是说要达到某个一流水平,这样的发展路径不是真正的创新发展。简单的复制、简单的模仿、简单的赶超,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一流。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认清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钢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实现连续四个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正在准备创造这样的奇迹,而且必须创造这样的奇迹。在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十年的高速增长需要更加巨大的超越性的动力,即创新的动力。而只有科学技术、产业组织和文化发展等各方面全面协同创新,才有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动力。未来的十年,创新将仍然是必然的关键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高等教育界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翼祥  
大学肩负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因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热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着重从学术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视角,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效亚  
关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人才,我国已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究竟应当如何培育创新人才,人们都在思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亮  乔万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