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6)
2023(4284)
2022(3784)
2021(3797)
2020(3080)
2019(7092)
2018(6960)
2017(13504)
2016(7951)
2015(9192)
2014(9427)
2013(8824)
2012(8466)
2011(7739)
2010(8288)
2009(7820)
2008(7872)
2007(7342)
2006(6978)
2005(6516)
作者
(21066)
(17451)
(17249)
(16905)
(11369)
(8190)
(7971)
(6778)
(6709)
(6653)
(5918)
(5794)
(5682)
(5669)
(5647)
(5312)
(5263)
(5260)
(5138)
(5045)
(4606)
(4250)
(4221)
(4153)
(4116)
(4016)
(3946)
(3923)
(3566)
(3505)
学科
(25534)
经济(25490)
管理(23815)
(21887)
(18164)
企业(18164)
中国(10465)
(10137)
(9354)
(8289)
方法(8008)
教育(7718)
(7467)
业经(6736)
理论(6382)
农业(6286)
数学(6260)
(6174)
贸易(6169)
(6120)
数学方法(6016)
(6013)
及其(5959)
地方(5931)
(5891)
银行(5891)
政策(5833)
税收(5804)
(5760)
(5634)
机构
大学(110645)
学院(107292)
(43624)
经济(42396)
管理(39945)
研究(38427)
理学(32717)
理学院(32347)
管理学(31683)
管理学院(31467)
中国(30457)
(24143)
(23800)
科学(20682)
(19301)
(19273)
中心(17658)
(17296)
财经(17283)
师范(17236)
研究所(16617)
北京(16158)
(15432)
(15158)
(14733)
(13877)
教育(13484)
师范大学(13477)
业大(12400)
财经大学(12270)
基金
项目(59997)
研究(50297)
科学(47612)
基金(40886)
(33166)
国家(32793)
社会(30006)
科学基金(28337)
社会科(28282)
社会科学(28276)
教育(25293)
(24301)
编号(22635)
成果(21635)
(20521)
基金项目(20199)
资助(18135)
课题(17183)
自然(16843)
自然科(16423)
自然科学(16420)
自然科学基金(16108)
(14548)
(13956)
(13911)
大学(13769)
项目编号(13722)
重点(13413)
(13225)
规划(12935)
期刊
(57096)
经济(57096)
研究(43649)
中国(27690)
教育(25562)
(18589)
管理(16195)
(15620)
金融(15620)
(14978)
学报(11820)
科学(11596)
大学(10878)
农业(9970)
业经(9798)
技术(9464)
财经(8723)
经济研究(8442)
学学(8331)
(7565)
图书(7558)
问题(7377)
(7080)
国际(6118)
书馆(5756)
图书馆(5756)
(5727)
论坛(5727)
理论(5582)
(5580)
共检索到18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怀宇  
大学教授活动“集群化” ,是指大学教授彼此联系、密切合作 ,采用“集群”的方式广泛地开展学术活动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科学发展的日益专门化和规模化密不可分 ,它反映了大学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呈现出的明显优势。目前 ,我国大学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平台、规范的制度平台、合理的知识和技术平台以及客观的评价平台 ,大学教授的活动很难真正走向“集群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研组织的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凤英  毛祖桓  
学术自由和参与院校管理是目前美国高等院校教师权利的主要内容。上述权利的获得离不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的努力。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不仅制定了教师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以及参与院校管理的制度规范,而且还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这些制度的落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刘小强  
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音,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双重职能,大学是保守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大学教授徘徊在创新和保守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的选择。走出困境,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为己任。化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关键在于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正峰  
教授治校是我国近代大学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认为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是少数精英设计的,并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而它的实现也主要是依靠少数精英。且由于它是一种代议制度,先天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我们今天要注意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怀宇  沈红  
美国研究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全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与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密不可分的。研究型大学在办学实践中,以竞争、压力、引力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作用力,对于教授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中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教授群体①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  梁戈  
教授权力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对西方大学教授权力作了合理性分析,认为教授权力的基石为专业知识;从社会学角度对传统的教授权力、官僚的教授权力和魅力型权威进行了研究;并从权力运作方式上深入分析了教授个人权力、集体权力和社会参与权力。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教授权力发展和运行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本文介绍了终身教职的基本内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对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确立与捍卫,对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的政策调整等。并且指出,虽然对于终身教职的改革势在必行,但AAUP倡导的“重教师发展而非教师责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通力协作”等原则是值得借鉴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民国大学教授的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丰富,会通中西,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二是教学形式多样,各有自己的教学绝活;三是教学态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四是教学环境宽松,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师生平等交流;五是教学个性彰显,各具特色。审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借鉴民国大学教授的教学风格,热爱教学、宽容教学、反思教学可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岩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08年9月5日报道:大多数大学教师的聘用都是由各系部自行决定,但很多学者表示这种方法为他们的跨系部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共同的理想信念、自由的探究精神及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民国大学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师生以学问为旨趣,教授前导,学生从游,朝夕相处,相互交流,关系融洽。教授对学生进行学业引领,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推荐工作。师生之间通过面对面交流、书信往来及联谊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见之温馨,思之感动。反思当今,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担当育人使命、关心爱护学生、培育学生学术兴趣、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淑琼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织,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曾因它在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方面的原则声明而挺立于美国高等教育界,并扬名海内外。进入21世纪以来,协会却因为终身教职、学术自由的发展以及自身的性质,遭遇了会员锐减、半学术半工会性质备受争议、领导不和等不少危及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为此,协会试图通过建立三重性质的组织,吸纳兼职教师,聘任新的领导、组织资金筹集运动等措施来应对这些困难。这些努力将会给它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和未来,这需要时间来证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教授治校既是西方大学的传统,也是当代大学从事的学术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客观要求。笔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组织形式、行使权力的方式、特点,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合理性及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一流大学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参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牛力  
全面抗战时期的大学教授,收入显著下降。1942—1945年间,大学教授的薪津实值不及战前1/10,陷入空前的“薪津洼地”。教授生活困窘不仅是社会经济问题,也影响到政治稳定,为政学各界瞩目。在蒋介石的推动下,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救济教授生活,以教员奖助金、久任奖励金和学术研究费最具代表。美国援华会在华成立教授补助金管理委员会,并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等机构对大学教授开展医药救助和研究补助。国民政府和民间机构的救助各有侧重,互有补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但战时救济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教授生活,仅仅是将其“稳定”在很低的水平上。直到抗战胜利,大学教授的收入才有所回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蔚刚  
新世纪以来,"教授治学"经过了学者理论探讨、高校实践探索、政府大力推进的发展过程。东北师范大学于世纪之交率先在国内高校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其"教授治学"的办学实践具有典型性。通过对比分析该校教授委员会在15年运行中的三个章程(规章),从设立原则、组织性质、学院体制、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议事规则、聘任考核、关系处理等八个方面,审视教授委员会的设立、发展、完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教授委员会不断调适内部规则,使之更加具有活力;不断调适外部关系,使之更加适应环境。高校多元治理时代已然来临,用矢量观来看待和指导高校治理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