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943)
2022(9466)
2021(8745)
2020(7379)
2019(17211)
2018(17064)
2017(31623)
2016(18332)
2015(21414)
2014(21971)
2013(21212)
2012(20709)
2011(19093)
2010(19637)
2009(17951)
2008(18143)
2007(16897)
2006(14973)
2005(13817)
作者
(54353)
(45618)
(45446)
(43276)
(28933)
(21943)
(20991)
(17835)
(17343)
(16618)
(15433)
(15284)
(14532)
(14505)
(14339)
(14291)
(14109)
(13553)
(13279)
(13135)
(11713)
(11427)
(11233)
(10748)
(10391)
(10319)
(10262)
(10196)
(9427)
(9318)
学科
(77759)
经济(77679)
管理(44571)
(43294)
(32479)
企业(32479)
方法(30044)
中国(27435)
数学(26028)
数学方法(25687)
(23330)
地方(22251)
业经(16794)
(16348)
(16291)
农业(15611)
(14596)
贸易(14585)
(14049)
(14036)
理论(13662)
教育(13640)
(13170)
银行(13136)
(12872)
金融(12870)
(12692)
地方经济(12388)
(12162)
(11787)
机构
大学(265105)
学院(263971)
(102518)
经济(99882)
研究(96659)
管理(90724)
理学(76115)
理学院(75034)
管理学(73334)
管理学院(72825)
中国(70797)
科学(60506)
(58900)
(51385)
(49072)
(47372)
研究所(46265)
(44036)
中心(43915)
(42931)
师范(42547)
业大(39642)
农业(38516)
北京(38441)
财经(36431)
(35072)
(34094)
师范大学(33765)
技术(33650)
(32739)
基金
项目(162242)
科学(125703)
研究(123715)
基金(110543)
(95402)
国家(94433)
科学基金(78657)
社会(73631)
社会科(69379)
社会科学(69357)
(67057)
教育(61833)
基金项目(57863)
(57093)
编号(53953)
自然(48737)
自然科(47553)
自然科学(47537)
自然科学基金(46640)
资助(46257)
成果(46221)
(40808)
课题(40477)
重点(37856)
(36231)
(33185)
(33059)
发展(32852)
(32283)
大学(31764)
期刊
(124221)
经济(124221)
研究(84456)
中国(66126)
教育(52572)
(46481)
学报(43348)
科学(37973)
(36874)
管理(33371)
大学(33155)
农业(31674)
学学(29605)
技术(28293)
(25801)
金融(25801)
业经(21269)
经济研究(19151)
财经(18383)
(17062)
问题(16448)
职业(16265)
(15924)
图书(15522)
(13956)
论坛(13956)
(13403)
技术经济(13323)
(13191)
商业(12242)
共检索到42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彭正霞  
根据教育部直属某"985工程"高校2009年2074名专任教师的统计数据,分析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结果发现:在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性别隔离,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高,女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趋于下降;但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之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职称层次看,在正高级职称层次,男女教师之间的性别隔离现象更为明显。为此,应采取促进大学教师职业性别均等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李乐旋  
本文从性别隔离角度,对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男女职业发展分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性别隔离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组织内人员性别结构均衡发展对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有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晓梅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学反思是适合乡村教师开展的教研活动,也是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便捷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虹  彭利华  
尽管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但她们在其中的职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高校的纵向职业性别隔离现象依然严重。对此做出解释的劳动者理性选择观是一种归咎于个体的思维方式。正是看似自主选择的"以家庭为主事业为辅"的做法导致了女性群体职业发展的不足,这种"自主"选择实质上更可能是在社会规范与现实处境约束下女性的无奈之举。不考虑女性实际上承担了比男性更为繁重的家庭责任以及女性群体长期的"累积劣势",在起点已经不公平的时候,所谓公平竞争实际上只能是一种强权逻辑。因此,在现阶段要真正改善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应该考虑起点公平的问题,在制度设定方面对女性群体给予一定的补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晓燕  
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普遍面临"玻璃天花板"现象,这主要源于社会性别因素造成的男女权力差异。职业期望的逐步降低、社会舆论的柔性控制以及现有制度的隐秘约束是社会性别对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阻碍机制。要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女教师自身共同努力,从文化构建、政策完善、管理改革、意识转变、研究突破、素质提高等多个层面采取积极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洁慧  
文章借鉴了国外工作倦怠测量工具,对广东省155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衰竭维度的倦怠程度几乎达到中度水平(M=2.56)。不同性别、不同类型课程、不同类型高校、不同职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伟国  陈玉杰  张成刚  
职业性别隔离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现象,对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职业性别隔离测度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统计描述方法的作用及具体指标,重点讨论了4种主要总和指数的应用方法和使用范围。文章认为,统计描述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了解职业规模、劳动力市场性别比例及垂直隔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测度方法之一。对于总和指数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对不同指数的可信度进行区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包相玲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明显,这制约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在新一轮的全国大学英语教改背景下,很有必要深入探讨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多渠道、多方位寻找相应解决策略,有效缓解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危机,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其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定红,廖步宏  
文章从男女性别收入不平等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中国产业性别隔离问题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点,探讨了与职业隔离相关的概念,介绍职业性别隔离的两种测度方法,即邓肯指数与平方根指数。文章应用中国历年劳动统计年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产业职业别隔离状况进行检验与分析,重点对平方根指数进行测度,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程度较低,但产业内部的职业性别隔离程度较大,并且在不同产业内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同时,不同地区的产业职业性别隔离也不尽相同。这些基本结论对中国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推进男女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成刚  杨伟国  
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受市场机制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而发生变化。文章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1989~2009年职业性别隔离的发展趋势,并从影响劳动者对不同"性别"职业选择的角度探讨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原因。结果发现,影响男性和女性进入各自性别密集职业的原因不同。对工资收入的追求,使男性劳动者更多地选择"男性职业",加深了性别隔离程度。而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未能缓解性别隔离程度的加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振发  
研究对228名高职教师开展了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问卷调查,以探究我国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和专业发展水平。研究表明:高职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均较高;高职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受其教龄和职称影响较大;高职教师职业认同与其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职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期望研究能引起职业院校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普遍关注,也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熊俊峰  
对我国学术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与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工科和理科的程度最高,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程度最轻;高、低职称两端的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最重,男、女性教师分别聚集于高、低职称段。研究还发现,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比学科性别隔离严重,是造成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局里的局外人"表述的是女性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一种"边缘化"状态。通过在线观察可以发现,edX课程教师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作开课,其独立开课的主要是文学课程;从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随着职称的升等,女教师的参与越来越少。本文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可以深入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并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芳  
通过对372名高校女教师的调查,发现高校女教师遭遇职业生涯阻隔,但是总体知觉程度不高。同时,对高校女教师在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专业五大人口背景下的职业生涯阻隔因素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突破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阻隔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光辉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主要包括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两个方面,其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发挥了基础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大学教师的职业追求趋于工具化、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有待提升、创新教育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实践等现实问题。对此,大学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定位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可以从坚持以"实践"为核心导向、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教师队伍、培养大学教师积极健康的心态等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教学与学术协同发展的职业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