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
2023(988)
2022(840)
2021(932)
2020(846)
2019(1811)
2018(1923)
2017(2747)
2016(2228)
2015(2908)
2014(2951)
2013(2372)
2012(2187)
2011(2152)
2010(2151)
2009(1762)
2008(1696)
2007(1643)
2006(1464)
2005(1244)
作者
(4535)
(3810)
(3704)
(3674)
(2375)
(1856)
(1724)
(1503)
(1489)
(1460)
(1368)
(1285)
(1229)
(1197)
(1162)
(1151)
(1115)
(1084)
(1066)
(1061)
(1061)
(1046)
(946)
(933)
(926)
(924)
(897)
(896)
(868)
(830)
学科
教育(5083)
教学(3280)
管理(2651)
中国(2519)
理论(2334)
政治(2212)
思想(2191)
思想政治(2169)
政治教育(2169)
治教(2169)
德育(2167)
(1888)
经济(1886)
学校(1704)
(1561)
学法(1548)
教学法(1548)
研究(1444)
高等(1318)
(1295)
企业(1295)
工作(1193)
高等教育(1012)
学理(910)
学理论(910)
教师(880)
计算(790)
算机(783)
计算机(783)
机化(775)
机构
大学(27817)
学院(22197)
教育(10338)
(8838)
师范(8823)
研究(8424)
师范大学(7046)
(6290)
科学(5210)
管理(4792)
北京(4426)
(4205)
(4204)
教育学(4119)
理学(4037)
理学院(3895)
经济(3891)
(3855)
技术(3586)
管理学(3553)
管理学院(3507)
研究所(3496)
中心(3396)
中国(3379)
(3311)
职业(3293)
教育学院(3252)
(3123)
业大(2962)
(2802)
基金
研究(13747)
项目(13395)
科学(10672)
教育(10355)
成果(7880)
基金(7044)
编号(6939)
课题(6678)
社会(6677)
(6514)
(6322)
社会科(6168)
社会科学(6166)
(5891)
大学(5472)
(5223)
国家(5104)
规划(4750)
研究成果(4463)
项目编号(4235)
(4231)
科学基金(4116)
(3865)
(3803)
年度(3752)
(3699)
高校(3679)
重点(3609)
(3501)
教育部(3491)
期刊
教育(21344)
研究(12543)
中国(11175)
(5145)
经济(5145)
高等(4429)
大学(4209)
高等教育(3753)
学报(3748)
职业(3646)
成人(3274)
成人教育(3274)
图书(2939)
(2637)
科学(2448)
书馆(2274)
图书馆(2274)
技术(2240)
学学(2161)
农业(2060)
(1965)
教研(1926)
高教(1926)
(1855)
管理(1827)
发展(1708)
(1708)
(1679)
论坛(1679)
技术教育(1479)
共检索到42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回报和学术上的收获;在科研中可以不断发现新知,克服职业倦怠;通过发表论著和获得奖励,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学术声望,从而在学术生涯中获得较高层次的成就感。大学教师要想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应努力追求以学问为乐趣的境界,以学术为志业,以做学问为生存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惠青  
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关乎教师的发展。规范的生活、狭隘的生活、重复的生活是长期以来教师主要的生存状况。致力于追求一种智慧的教学生活方式 ,让教师在育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育自己、拓宽和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赋予教师自主发展的权力 ,这是提升教师生存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安荣  
我国教师孕育于传统文化,其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经验消解了理性,重复消解了创新,重压消解了激情,从众消解了个性,因而我国教师生存方式是一种自在自发的生存。我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教师生存方式的转型:由自在自发转向自由自觉,实现教师理性化的、创造性的和个性化的生存,这需要通过文化启蒙、制度规范以及教师的自我反思才能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宜  
教学归因,指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释的过程。本研究采用根据B.WeinerR的成就归因理论编制的"教师教学归因量表",对216名大学教师的归因方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把成功教学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把失败教学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对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归因倾向相同。2.成功教学情景下,大学教授和副教授比讲师更倾向于做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3.失败教学情景下,大学副教授比讲师更倾向于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斯文  
互联网将人类的生存空间从现实的物质社会拓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生存"这一新的生存方式。在高校校园,大学生的虚拟生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虚拟生存是其自身主体性不断发挥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大学生,消解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从大学生虚拟生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育管理工作,重塑大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学书  刘玉梅  
现代社会时空观的变迁和管理理念的变革,规约着开放大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形塑着他们的工作生态。通过对开放大学教师的结构式访谈,透析其在时间组织和分配方面的冲突,从而展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结果发现开放大学教师时间管理出现职业发展长期性与现实各类事件的纠葛;倒计时和工作节奏的矛盾;权力关系和预约机制的冲突;工作与生活时间边界模糊;工作时间要求的整体性与实践中碎片化的困扰等问题。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摒弃"生理年龄"这一政策工具,给予不同教师群体发展机会;开放大学应落实时间预约机制,增强行政工作的计划性和协调性;教师自身要强化循环时间观认同,自觉促进教育回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文梓  
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是知识分子角色要求的独特性、大学组织的独特性及教育工作的独特性在大学教师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大学教师在生活价值、生活内容和生活态度等方面所具有的总体特征。它表现为日常生活的朴素性、学术生活的创新性、道德与信仰生活的自觉性和社会生活的批判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最后要由教师承担。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基本工程。大学教师发展是教师教育的新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现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而不是被动地被培训。大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在一定的基层组织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和师德。教师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发展的动力,应当借助适切的外部激励机制,激发大学教师自我价值追求的内部动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曾兰芳  黄荣怀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大学教学方式变革备受瞩目。学校是变革的首要单元,在学校情境下对影响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高校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对大学教学的新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推进大学教学改革。本文基于对全国6所本科院校600名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不同的教学认知、教学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显著影响,学校政策、院系氛围都会对教师所能获得的技术支持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振华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生活世界和教育世界中所产生的,是在这两个世界中的各种人事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学校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校里的人(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管理有助于教师获得愉悦的心境和健康的人生,提高教学成效,创造教育事业的成功;教师的情感管理有利于教师减少自身的负面情绪,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环境;教师的情感管理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状态的培育,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动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自信,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情感管理主要包括消极情感的消解和积极情感的发展。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合理管理,有助于他们以合理的方式来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悦  刘赞英  刘兴国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存在为学术发展及其内涵延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大学学者是学术发展的领导者和大学学术尊严的缔造者。真正的大学须具备崇尚学术的品格,遵循以学术为轴心的本然生存逻辑,倡导学术自由、弘扬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权力。应保障大学学者实现以学术为志业的价值追寻,让大学在主动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姝辄  张蔚  柳礼泉  
大学是个性化的存在。大学个性化需走个性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大学秉承独特的使命,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个群体和成员的积极性,涵养多元文化,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大学校长应具有博大的胸襟,尊重多样性,有特出的个性,为大学创造未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洪萍  
在教育领域,策略的含义是指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亦是具体行动的指导方针。近年来,台湾地区在少子化、教育市场化及各种教育改革的共同作用下,学校越来越把学生当成服务对象,甚至出现了"讨好学生"的现象。通过进入台湾G小学资优班进行为期4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生命史访谈,发现教师存在四大策略:第一,精进学业的发展策略;第二,规避冲突的"自保"策略;第三,"熬赢同事"的"等待"策略;第四,把学生和家长当作顾客的"小心应对"策略。上述策略乃是基于生存的动机,这与教师难以卸下的家庭压力、"打不得骂不得"的政治正确、少子化趋势下的教师行业危机,以及教师考核评鉴、家长权利的兴起等因素息息相关,而这些也正是教师当下生存的"社会母子盒"系统之体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韩彩虹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宗诚  
大学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有特定的社会角色。本文从大学教师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 ,在分析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之后 ,认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研究者、教育者、知识分子三者的统一体。作为研究者 ,其根本特性是为学术而学术 ;作为教育者 ,其根本特性是热爱学生 ;作为知识分子 ,其根本特性是深刻的社会关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