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2)
- 2023(2315)
- 2022(1881)
- 2021(1933)
- 2020(1567)
- 2019(3351)
- 2018(3216)
- 2017(4964)
- 2016(3539)
- 2015(4160)
- 2014(4011)
- 2013(3142)
- 2012(2867)
- 2011(2761)
- 2010(2774)
- 2009(2412)
- 2008(2393)
- 2007(2192)
- 2006(1957)
- 2005(1772)
- 学科
- 管理(7950)
- 教育(5896)
- 业(5639)
- 企(5425)
- 企业(5425)
- 济(5278)
- 经济(5269)
- 中国(3751)
- 教学(3360)
- 工作(3093)
- 理论(2985)
- 政治(2558)
- 思想(2552)
- 思想政治(2433)
- 政治教育(2433)
- 治教(2433)
- 德育(2428)
- 方法(2249)
- 研究(2235)
- 财(2186)
- 体(2172)
- 制(2133)
- 学校(2019)
- 农(1993)
- 数学(1819)
- 数学方法(1725)
- 体制(1682)
- 业经(1667)
- 务(1645)
- 财务(1644)
- 机构
- 大学(43936)
- 学院(37449)
- 研究(13352)
- 管理(12317)
- 教育(11814)
- 范(10834)
- 师范(10816)
- 理学(10784)
- 理学院(10596)
- 管理学(10185)
- 管理学院(10104)
- 济(9608)
- 京(9393)
- 经济(9205)
- 师范大学(8729)
- 科学(7456)
- 中国(6834)
- 北京(6257)
- 江(5968)
- 中心(5659)
- 所(5400)
- 财(5328)
- 院(5093)
- 研究所(4881)
- 州(4810)
- 教育学(4684)
- 技术(4513)
- 财经(4257)
- 业大(4229)
- 研究院(4143)
共检索到6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时间本无所谓多少,时间紧张与压缩虽然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其归因却在于钟表时间和社会时间共同建构的结构紊乱和失序。当前,时间焦虑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集体性症候,其表现为人们不仅失去了对钟表时间的均匀流动感,也丧失了对带有周期性社会时间井然有序的节奏感。在一个效率主导的时代,学术工作逐渐淡化了闲逸、好奇的"无时间性"。在学术职业有充裕自主支配时间的表象背后,其实更多的是难以自主和难得空闲。通过对大学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处理繁琐事务的时间是我国大学教师的重要压力源,也是大学教师时间焦虑产生的主因,它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治理中科层制与竞争项目制的混合性特征。缓解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摆脱学术治理困境需要以减法思维探索削冗去繁的治理路径。通过完善集体领导机制,回归行政与学术管理常态,压缩各种冗杂的项目和频繁的绩效考核,减少组织管理层级与管理过程中过多的繁文缛节,提升办事效率,以营造屏气凝神和一心向学的学术研究常态,使大学不断丰厚理论积淀和卓越的智识水平,推进社会创新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可支配时间 时间焦虑 学术治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这些年来,常有研究者谈到制约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歧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条腿走路"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也说得非常明白,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被认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但正如本刊卷首曾指出的,这两条腿的境遇实在大相径庭。主要开展非正规高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戴必兵 张国华
考查大学生的时间透视与焦虑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是否在时间透视和焦虑间起中介作用。采用《时间透视简式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SPSS17.0和Amos4.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多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现在定向与焦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显著负相关;(2)未来定向与焦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解决问题显著正相关;(3)应对方式在时间透视和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现在定向和未来定向都无法直接预测焦虑,两者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地预测焦虑。该研究表明,不同时间透视占优的大学生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其焦虑状况,为今后进行焦虑的...
关键词:
时间透视 应对方式 焦虑 大学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瑱
引言近年来,我以澳门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几篇英文学术论文,无论是在文本的书写及国际论坛介绍研究对象时,还是在回应论文匿名评审专家的修改意见中,时常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当我研究澳门时,我在研究什么?一个非西方身份的研究者同非西方的地理空间相遇,在西方主导的学术话语中,似乎总会遭遇一些审视与疑问。倘若非西方身份的研究者与非西方时空的研究对象在民族国家或地缘政治的身份上具有一致性,这样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文化场域的开放性引发教师角色职能的多元化,知识的"祛魅"促使教师角色地位的平等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凸显教师角色特征的个性化。固化的传统教师角色与新的角色期待的互动产生角色差距和角色冲突,形成以实体性、价值性和本体性为表征的角色焦虑。消解教师角色焦虑的路径主要在于社会要设置恰切的教师角色期待,学校要创设理想的教师角色行为场域,教师要加强教师角色扮演的适应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宏亮
角色焦虑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整合性的论域。从病理学上看,教师角色焦虑在生命体征上表现为教师以非理性与无助感为特质的心理枯竭,理疗之策在于赋予教师时空自由、统整教师职责疆界;从现象学来看,它导源于教师消极的生活体验,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生活的倦怠和排斥,因应之道在于推展教师的赋权增能,改善教师的职业体验;从存在哲学看,它本质上是对"教师是谁"角色困顿的难以排遣,超越之途在于改善教师作为人的生存境遇、重构人作为教师的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焕荣
本研究对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从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对临沂市高校教师焦虑状况进行了比较。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引起临沂市高校教师心理焦虑的原因,并提出了化解高校教师焦虑的途径: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在化解高校教师焦虑方面应有所作为;第二,高校要在化解教师焦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高校教师自身要增强应对心理焦虑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心理焦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佳 蒋洁梅
2020年作为教育脱贫的收官之年,教育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教育扶贫政策信息质效成为后扶贫时代的重要考量内容之一。政策信息作为教育政策运行的显性动态表象,其含义可以通过"量"、"质"、"效"三个结构层次来描述,即作为客观的"量"的"达成度"、作为主观的"质"的"公平性"、作为主客观相结合的"效"的"有效性"。教育扶贫政策信息的治理质效直接影响教育最薄弱区域和最贫困群体的受助权益,影响教育反贫困战略的实现与扶贫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后扶贫时代,政策治理从脱贫绩效的高达成度转向受助人群的政策高认同度和满意度,教育扶贫政策传导中出现的精准性、真实性、迟滞性、认同性和交互性焦虑也会更加突出,从而影响教育扶贫政策目标的价值实现和脱贫返贫的治理风险。后扶贫时代需要转后扶贫为深治理,实现教育政策体系的"量"、"质""、效"多向度系统性考量,通过信息动员形成全民性的扶贫政策共识,提高政策工具综合使用的高质量,优化教育扶贫信息系统的解释力、对话力和沟通力,实现教育反贫困治理的高效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英杰
采用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原理及方法研究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图书馆焦虑现象。结果表明:工科院校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低度图书馆焦虑现象,其中有20.93%的学生无图书馆焦虑,37.56%的学生有低度图书馆焦虑,41.51%的学生有轻度图书馆焦虑;工科大学生在五个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其中在检索维度上焦虑程度最高,在舒适性维度上焦虑程度最低;工科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与性别无关,知识维度和检索维度的焦虑程度分别与年级和外语语种差异显著,低年级学生和小语种学生的焦虑程度相对较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丽娟 彭明芳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社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与作为主体内在变量的自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自尊和社交焦虑的状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为大学生提高自尊水平和增强社交能力提供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社交焦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花萍 吴灏驰 梅娇
[目的/意义]为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自身信息焦虑行为带来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建议及对策;为社会相关部门与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和理论提供切实的证据支持和理论借鉴。[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读之后,以江西省4所高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究大学生信息焦虑行为影响因素;基于探究结果构建大学生信息焦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最终根据大学生信息焦虑行为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结论]通过调研得出5个大学生信息焦虑行为影响因素:个人认知、信息素养、信息质量、信息检索系统、信息利用环境,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伊生
采用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内蒙古师范大学776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蒙汉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差异。蒙古族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高于汉族大学生;男生在状态焦虑上明显高于女生。(2)蒙古族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焦虑状况呈上升趋势。(3)蒙汉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在来源地和专业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蒙古族 大学生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霞 王树青
以41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内外向、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是否独生子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神经质、内外向、成熟的应对方式和焦虑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的成熟应对方式在神经质与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外向与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是否独生子女对人格特质(内外向、神经质)、成熟应对方式和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了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海丛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04名视障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为46.50±10.29,1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总发生率为16%;视障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得分最高,在自责应对因子上得分最低;视障大学生焦虑分与各应对因子分存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对视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视障大学生 焦虑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晏碧华 兰继军 邹泓
以259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大学生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的撒谎行为,并探讨了社交焦虑、自尊水平两个变量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个体差异上,大学男生自我报告有更多的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报告更多一般撒谎行为,撒谎行为在年级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2)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撒谎行为正相关。(3)社交焦虑程度高的个体较少撒谎行为,高自尊的个体更多撒谎行为;社交焦虑和自尊对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有预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