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8)
- 2023(7300)
- 2022(6155)
- 2021(5994)
- 2020(5038)
- 2019(11484)
- 2018(11428)
- 2017(20757)
- 2016(12406)
- 2015(14222)
- 2014(14257)
- 2013(13467)
- 2012(12534)
- 2011(11506)
- 2010(12009)
- 2009(11116)
- 2008(11399)
- 2007(10673)
- 2006(9850)
- 2005(9036)
- 学科
- 管理(42355)
- 济(35283)
- 经济(35236)
- 业(35165)
- 企(30920)
- 企业(30920)
- 财(14907)
- 方法(13695)
- 中国(11952)
- 农(11839)
- 策(11255)
- 数学(10828)
- 数学方法(10560)
- 学(10068)
- 制(10060)
- 务(9876)
- 财务(9844)
- 财务管理(9821)
- 企业财务(9335)
- 理论(9222)
- 教育(9198)
- 业经(8977)
- 银(8249)
- 银行(8232)
- 税(7906)
- 行(7778)
- 税收(7560)
- 划(7480)
- 收(7456)
- 农业(7448)
- 机构
- 大学(169914)
- 学院(165658)
- 管理(62621)
- 济(59246)
- 研究(59025)
- 经济(57399)
- 理学(51327)
- 理学院(50552)
- 管理学(49403)
- 管理学院(49045)
- 中国(45854)
- 京(37542)
- 科学(36787)
- 财(33695)
- 所(30486)
- 江(29323)
- 范(27858)
- 师范(27655)
- 研究所(27512)
- 中心(27420)
- 农(26939)
- 财经(24287)
- 北京(24244)
- 州(22843)
- 业大(22573)
- 师范大学(22041)
- 经(21963)
- 院(21671)
- 教育(21084)
- 农业(20988)
- 基金
- 项目(101625)
- 科学(80369)
- 研究(77942)
- 基金(71293)
- 家(61698)
- 国家(61102)
- 科学基金(51795)
- 社会(45553)
- 社会科(42917)
- 社会科学(42903)
- 省(40125)
- 教育(39546)
- 基金项目(36724)
- 划(35460)
- 自然(34193)
- 编号(33503)
- 自然科(33375)
- 自然科学(33364)
- 自然科学基金(32774)
- 成果(30747)
- 资助(29957)
- 课题(25437)
- 重点(23733)
- 部(23180)
- 发(21530)
- 大学(21070)
- 年(20841)
- 性(20777)
- 创(20734)
- 项目编号(20314)
共检索到276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海威 孙林
大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与大学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的心理契约职业导向性、职业阶段性、情感依附性、动态循环性和职业发展性等特征。笔者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根据Dye提出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心理契约类型的匹配理论,针对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特征,提出投资式、利诱式和动态式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契约双方的心理契约水平。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心理契约 特征 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力源 唐代盛 李静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其"双雇主性"使得劳务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模糊、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工作稳定性不强,这些因素均导致劳务派遣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契约特征。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劳务派遣制度的价值取向、政策含义和管理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一种主观理解和内隐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特点,它包括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其构建是动态的,主要受个体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或违背,降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提高离职意向。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结合职业院校教师特点,探讨职业院校管理者如何从教师招募、指导与培训、职业生涯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来预防心理契约违背并进而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心理契约 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昊
本文结合新员工的心理契约现状和职业发展阶段特点,提出职业生涯管理与心理契约的联系,并制定了组织促进新员工职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生涯管理 新员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和责任的一种主观理解和内隐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特点,它包括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其构建是动态的,主要受个体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影响,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契约破坏或违背。文章基于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职业院校管理者如何从教师招募、培训、薪酬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做好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院校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娟新
学校与教师的雇佣关系中存在内隐的、非正式的、未写明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在教师生涯不同阶段,会产生教师与学校之间各种正、负向相互关系。探析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对提升教师满意度、组织认同感,促进"有效"教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职院校教师 职业生涯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平 刘俊
本文研究了心理契约构建过程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心理契约作为教师和学校之间对彼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内隐性契约,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相关。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心理契约的形成、建立、违背和调整过程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不论对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还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生涯管理 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枝
青年教师职业管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在自身职业发展中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心理契约关系,只有实现了契约关系的平衡发展,才有利于在学校发展中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管理。因此,高校应该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根据青年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契约变化,以"心理契约"关系的平衡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师职业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尉迟文珠
兼职教师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兼职教师与高校间的存续关系属劳务性质,如何有效开发与管理好这支特殊的师资队伍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在梳理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心理契约理论,从高校兼职教师招聘、履职及续聘等环节入手,加强制度化管理,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兼职教师 心理契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贵军
文章在界定心理契约感知概念和阐述员工个体特征变量对心理契约感知变量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七个相关假设,通过在全国10多个省份、100多家企业开展的大范围问卷调查,科学筛选出有效答卷并汇总数据,运用SPSS和AMO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知识员工个体特征对其心理契约感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学历、司龄、行业属性和单位性质对心理契约感知没有显著性影响,年龄和职位对心理契约感知有显著性影响,特别是,员工职位层次越高其心理契约感知状况就越好。文章分析了假设检验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升员工交易责任
关键词:
知识员工 个体特征 心理契约 资源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京安 徐昕
在总结心理契约交易型导向和关系型导向的基础上,基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表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本文发现个体主义者理解组织信息趋向于交易型契约,集体主义者趋向于关系型契约;个体主义价值观将激励个体缔结交易型心理契约,而集体主义价值观将影响个体建立关系型心理契约。因此,个体文化特征会对心理契约的构建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利军
心理契约是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有效工具。灵活就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具有与正式员工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灵活就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内容以交易维度为主,心理契约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更易产生契约的破裂和违背,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的分离,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灵活就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存在差异等。建立心理契约的平衡机制有助于灵活就业员工良好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维系,心理契约的平衡机制包括:通过培养就业能力,实现职业忠诚和雇佣保障之间的平衡;通过建立尊重和关爱,实现关系型契约和交易型契约的平衡;实施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现被动服从与主动组织支持感的平衡。
关键词:
灵活就业员工 心理契约 平衡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明亲 付睿 谢立仁
作为维系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心理纽带,员工心理契约的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吻合程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与行为。以往文献中对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吻合程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引入心理契约契合度概念,对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吻合程度进行测量,提出了构建心理契约契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测量方法,最后结合某军工研究所某研发团队的实际情况,对成员心理契约契合度进行了评价。该研究为组织衡量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一致性的度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增强了心理契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性。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契合度理论 契合度评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志强 汪昌权
教师权力是师生关系中必然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契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权力的不适当介入所导致的师生心理契约失衡现象,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反思教师权力策略、动态把握心理契约、适度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师生关系 教师权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海威 刘元芳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自主性、敏感性、教育性、成就感和发展性特征。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类型、性质和违背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提出以人本式管理夯实心理契约,以参与式管理引导心理契约,以前瞻式管理维护心理契约的中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关键词:
文化 心理契约 高校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