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3)
2023(16972)
2022(14756)
2021(13986)
2020(11758)
2019(27104)
2018(26864)
2017(50954)
2016(28092)
2015(32209)
2014(31971)
2013(30786)
2012(28059)
2011(25209)
2010(25412)
2009(23129)
2008(22471)
2007(19774)
2006(17348)
2005(15329)
作者
(77458)
(64384)
(63936)
(60943)
(41132)
(30787)
(29221)
(25166)
(24646)
(23026)
(22060)
(21572)
(20391)
(20204)
(19762)
(19753)
(19274)
(19061)
(18462)
(18436)
(15936)
(15695)
(15415)
(14774)
(14440)
(14349)
(14324)
(14205)
(12927)
(12586)
学科
(102859)
经济(102698)
管理(83031)
(76174)
(64630)
企业(64630)
方法(47733)
数学(41367)
数学方法(40744)
(30105)
中国(29351)
(28329)
业经(23826)
(23813)
(22124)
理论(20226)
地方(19887)
(18764)
财务(18680)
财务管理(18634)
农业(18591)
(17877)
贸易(17867)
企业财务(17666)
(17358)
技术(17111)
(16927)
教育(16916)
银行(16885)
(16734)
机构
大学(389552)
学院(383064)
管理(152050)
(148239)
经济(144711)
理学(131261)
理学院(129780)
管理学(127299)
管理学院(126574)
研究(124053)
中国(91812)
(82541)
科学(75416)
(71823)
(60020)
中心(58040)
(57665)
(57210)
财经(56866)
业大(55435)
研究所(54362)
(54241)
师范(53784)
北京(52086)
(51710)
(46121)
(45514)
经济学(44323)
农业(44317)
师范大学(43456)
基金
项目(262422)
科学(207207)
研究(196571)
基金(189409)
(163582)
国家(161955)
科学基金(140262)
社会(122702)
社会科(116152)
社会科学(116120)
(102797)
基金项目(100210)
教育(93763)
自然(90461)
自然科(88369)
自然科学(88347)
自然科学基金(86730)
(86523)
编号(81376)
资助(77795)
成果(67691)
(58745)
重点(58487)
课题(56787)
(54783)
(54710)
大学(51261)
教育部(51225)
创新(50957)
(50759)
期刊
(162741)
经济(162741)
研究(117449)
中国(80223)
教育(59257)
学报(58916)
(56804)
管理(56656)
科学(53492)
(52024)
大学(47004)
学学(42616)
技术(35725)
农业(35652)
(32435)
金融(32435)
财经(27918)
业经(26114)
经济研究(24438)
(23840)
图书(23186)
问题(20873)
科技(18390)
理论(18378)
(18134)
(17943)
技术经济(17728)
实践(16870)
(16870)
现代(16307)
共检索到571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静  
大学教师学术地位是学术系统分层结构在个体层面的映射,其因组织对个体的制度性分等和差异化支持而成为重要的学术治理工具。基于行动者的动机、机会和互动形式,构建“吸纳-嵌入”“委托-代理”“诱导-回应”和“下沉-联结”四项大学教师学术地位配置机制。通过对国家级人才项目的过程追踪,验证并分析四项大学教师学术地位配置机制的行动者及其逻辑、运行边界及约束条件。大学教师学术地位配置机制通过串联行政权威、学术力量和主体能动为审思我国学术治理模式变革提供新视角,也为激发个体与组织学术活力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向荣  刘乃辉  周密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越来越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看法。但打破原有的资金预算平衡,大幅度提高政府的科技投入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对于增量投入而言,能提高现有资源投入的配置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科技投入的总体有效性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影响政府科技投入绩效的成因进行对策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西卜  
在会计学科逐步发展完善,企业会计体系渐趋完备,跨学科、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会计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着关于解决现实问题与创新管理理论的争论。文章基于会计研究应有的基本原则,从会计研究方法现状、实证论文与规范论文特点对比、会计领域中已有的国家级基金项目情况等方面,分析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取向,指出在进行会计领域的研究时,应优先解决现实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或创新会计管理理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  苏琴  
"赋权"是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视角。田野考察发现基层扶贫实践既有"赋权"又有变通的"控制",由此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精准"程度有所差异,为此,需要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分析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从外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由于较少受到当地社会网络的约束使其能够"理性行动",但在"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下,基层的扶贫工作队受到了"规避责任"与"追求政绩"的双重约束,故此工作队根据自利原则策略性地选择了赋权或控制策略。进一步考察发现,扶贫工作队主要通过利用传统权力结构、地方性知识及现代化知识话语"异化"赋权策略,从而构建了"控制性赋权"的实践逻辑。基于此,地方政府应着力于构建"外派"与"内生"相结合的基层扶贫工作队,设置部分基于"赋权""参与"的考核指标,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得长效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以执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静  林哲薇  牛毅  
基于高校学术行政化趋势的加深,选取2008年和2014年共5 128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及主持人信息为样本,从"行政化教师"角度出发,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研究了"双权融合"对学术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probit估计发现在控制自身禀赋后,"双权"会对资源配置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倾向得分匹配法发现"双权"会达到约11%的影响效应。研究还发现,行政权力获得优质学术资源概率相较学术权力要高出约3%,但呈现疲软态势;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双权"对资源的影响程度会趋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仲勋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学术质量保障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议题。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存在三种高等教育学术质量保障机制,一是基于学术寡头权威的行业自律;二是以消费者主导为假设的市场调节机制;三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规制。三种机制的运行逻辑不同,不同发达国家的选择和侧重也各有差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要警惕和规避管理主义的消极后果,正确对待文化、体制和结构的双重作用,合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协调行业自律、市场调节和国家规制三种机制,合力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俊民  张莉  
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本质及其认识论的论述,本文首先建立国家审计本质及其认识演进的理论框架,其次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本质及相应理论认识的演进历程,研究认为:国家审计不同历史时期的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互关系决定了审计本质,相应的理论研究目的和科研技术手段又决定了人们对国家审计本质的理论认识与观点建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侯云先  
针对我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合理性定量分析文献较少的现实,结合中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将由10个扩至24个的需要,对前人的设施选址理论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考虑覆盖半径内需求满意差异的最大覆盖设施选址模型,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24个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归属单位,服务省份与服务半径,并画出配置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荣  朱先奇  史竹琴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利用SE-DEA模型,对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中部六省高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并且各高新区之间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人员和资产利用率不足。因此,高新区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提高高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资源效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文宇  
基于P县"万亩有机茶园"项目的考察表明:项目绩效与预期存在较大偏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农户(贫困农户)等项目主体基于各自的动机与利益诉求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地方政府缺乏约束;参与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难以兼顾;贫困农户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优化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机制必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协调沟通,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强部门间合作和工作人员培训;进一步下放项目权利,增强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户的主体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吕沛璐  冯淑怡  
以社会行动者理论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为基础,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行动者的多重逻辑出发,在央地互动视阈下对中国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政策演化与制度逻辑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在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中,央地双方在多重逻辑的相互作用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类型,实质设立了差别化的行动准则:在中央权威有效性逻辑与地方代理自利性和局部自主性多重考量的相互回应下,对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采取了掌控与突破的相斥性准则;在中央强公共性和有效性逻辑重叠与地方局部自主性逻辑的相互交织下,对于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则采取了放权与执行的相容性准则。在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央地双方展开了持续性互动,最终形成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愈发收紧的"计划管控"、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愈发灵活的"市场调剂"的"双轨化"变迁路径。由此可见,在央地政府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中国未来的建设用地配置改革,不能只寄期望于诸如简单引入市场机制等治理结构层面的改变,还需要从深层次把握中央集权体制下央地政府的多重逻辑、管理诉求与互动策略,由此才能设计能够引导央地激励相容、优势互补的制度改进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华政   周红利  
“课改四项”指的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线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和教学能力比赛,其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载体,也是反映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窗口,但四者之间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关联促进的整体,需要以系统观念全面思考其管理、建设与推广。基于2019年以来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等四类项目的实证分析,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与“课改四项”的管建用网格平台、打造多层级的课程改革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多元参与的课程改革协作共同体等突破路径,对优化提质培优工作部署,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宗义  江冲  李毅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国家级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能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显得颇为关键。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新区能够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政策效应会因新区布局、新区所处区位及成长阶段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新区建设引致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源自金融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研究内容对实施其他相关政策和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烈军  
本文认为,建立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新体制,现阶段主要是构建框架。首先,要确立市场的生存方式,弄清楚市场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组织,以及建立起新型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动力机制;其次,要建立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从体制上为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奠定基础,明确市场的组织形式;最后,要理顺市场与几个主要外部相关组织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姝仪   祝士明  
名匠大学项目作为韩国以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其运行动因由填补中小企业人才缺口的经济动因、强化专科大学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动因与推动终身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组成。该项目的内容包括:以人、财、物兼备为策略创建学习条件,以层次衔接为逻辑构建课程体系,以时空灵活为原则规划学习路径,以校-企-地合作为机制深化产学关系。同时,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具体规范政策、制定科学质量标准和组建有序组织网络,提供法律、政策、标准和组织上的保障。在未来,该项目将致力于吸纳技术大学参与,实现在竞争中合作;放宽硕士研究生毕业限制,呼应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混合拨款方式,兼顾公平和效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进社会整体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