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8)
2023(4772)
2022(3834)
2021(3868)
2020(3047)
2019(6996)
2018(7123)
2017(10645)
2016(7547)
2015(9051)
2014(9243)
2013(7672)
2012(7196)
2011(6859)
2010(7146)
2009(5969)
2008(5798)
2007(5721)
2006(5300)
2005(4528)
作者
(16787)
(13852)
(13825)
(13309)
(8726)
(6592)
(6585)
(5564)
(5349)
(5289)
(4826)
(4541)
(4488)
(4449)
(4381)
(4308)
(4194)
(4134)
(4096)
(4053)
(3808)
(3571)
(3527)
(3300)
(3229)
(3195)
(3190)
(3006)
(2979)
(2891)
学科
教育(22489)
管理(15258)
中国(13455)
(12676)
经济(12670)
教学(9085)
环境(8820)
理论(8556)
(7060)
(6207)
(6007)
(5692)
企业(5692)
学校(5350)
发展(5078)
(5060)
(5011)
(4955)
地方(4930)
思想(4839)
政治(4800)
思想政治(4564)
政治教育(4564)
治教(4564)
研究(4535)
德育(4511)
学法(4360)
教学法(4360)
高等(4332)
规划(4226)
机构
大学(92176)
学院(83702)
教育(35820)
研究(33744)
(28662)
师范(28583)
师范大学(23602)
(22740)
管理(21663)
科学(19747)
(19692)
经济(18682)
理学(17899)
理学院(17462)
管理学(16754)
管理学院(16545)
职业(16342)
(16116)
中国(16034)
(15855)
北京(15834)
技术(15599)
研究所(14354)
中心(14316)
教育学(13718)
(12713)
(12613)
职业技术(11227)
(10251)
教育学院(10245)
基金
项目(51357)
研究(50716)
科学(41723)
教育(35346)
基金(29734)
社会(27100)
成果(25294)
社会科(25069)
社会科学(25061)
编号(25039)
(23782)
(23455)
国家(23324)
课题(23136)
(22390)
(20151)
科学基金(19160)
规划(16712)
项目编号(14750)
基金项目(14687)
(14481)
研究成果(14093)
重点(13904)
(13631)
(13507)
(13074)
(13068)
大学(13032)
年度(12765)
教育部(12599)
期刊
教育(65531)
研究(41000)
中国(35846)
(25018)
经济(25018)
职业(15522)
技术(13224)
大学(10568)
学报(10438)
技术教育(9700)
职业技术(9700)
职业技术教育(9700)
高等(9362)
图书(8843)
科学(8567)
(8316)
高等教育(8092)
(8051)
(7540)
论坛(7540)
成人(7421)
成人教育(7421)
管理(7188)
(6913)
书馆(6864)
图书馆(6864)
学学(6256)
农业(6211)
发展(5851)
(5851)
共检索到15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进  
大学教师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必须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形像来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加强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是增强高校内在实力、树立良好社会形像的重要工作。多年来,各高等学校都十分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苗作斌  
学校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苗作斌(求是杂志社编审)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平  朱小蔓  
无论在人的认知发展、价值养成、行为学习层面,还是在更深的思维结构层面上,情感都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存在而发挥着全息性的作用。情感文明意味着个体的情感结构层次在不断调整中走向一种和谐状态,并表现出情感在生物性以及伦理和审美方面的品质都不断得到生长和提升的过程。建设情感文明,当代学校教育应呵护并继续发展个体基础性的情绪情感联结,注重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情感培育,以情感教育为依托进行整体性的脑培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杰  
一、功能与效应 “教育干什么”是教育功能问题,但它又包含着三个层面的问题:“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由于没有区分三个层面的问题,人们常将功能、价值、作用、用途、效应或目的、目标并用,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开来。“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指对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诉诸规范或理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宏  
学校教育创新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理念、内容和方法保障。目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新不足,理念创新缺失,内容创新贫乏和教法创新欠缺。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需要创建多元文化,打造学习共同体,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丰富数学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以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南  
学校作为一种从外部影响儿童发展的有限力量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教育目的实现过程中,学校无法控制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影响,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不存在明确、清楚的因果关系,围绕教育目的与儿童发展界定和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是不恰当的。学校所能做与所应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种类似于家庭但又高于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教育微环境,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应指向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而儿童发展所循路径又决定了这种教育微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为儿童提供的学习机会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应以教师表现为核心,借助教师自觉认真持续撰写的专业反思笔记,主要考察教师在学校这一限定的时空范围里在为儿童提供各种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慧娟  李凌艳  田俊  
学校教育教学自我诊断旨在真正帮助每一位教师发现自己、有效促进自我调整和自主发展。教育教学诊断从个别化教育、全人教育、课堂效果、学科素养、受学生喜爱程度、作业情况六个观测点展开。在诊断前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诊断结果反馈与使用四个实施流程上具有不同的关键特点。通过对一位教师个人成长经验的分析,探索以诊断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认识诊断、读懂数据,分析原因、反思自己,调整改变、提升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玉峰  
学校各科教育都可渗透传统文化,但需"全息的浸润"。至于主阵地语文课,则应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可引导学生在博览基础上进行人物专题研究,以求"知人论世",择善而从,同时对本国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如此便可远离那些让学生思想贫乏、人格矮化、使人变得奴化愚昧或仅是为了牟利的"伪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杨可  
"理性"的讲法可以表达多个概念,"非理性"的讲法也可以表达多个概念,研究理性或非理性教育首先要搞清这些概念。批评理性主义教育讲得最多的是"灵感"、"感情"和"意志"等问题。事实上,有些灵感有益,有些灵感有害。感情和意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稍微认真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理性主义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用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会遇到很多困难,兼用理性和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则会遇到更多困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杰  
本文对当前学校教育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疑问:1.教育对象;2.教育评价;3.教育手段。首先,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身份的认识,如果将学生视为人,而不是资源和工具,那么,教师该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新身份?其次,如果学生有权评价教师,那么教师将不仅要提高考分、掌控纪律,而更应令学生满意。再次,教育中使用的"政治"和"行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教育既传承和创新着文化,本身又具有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丰富而成的。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的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内涵、主体的文化内涵、制度的文化内涵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等。提升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需要教育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由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改革办学评估标准和方法,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童年的概念是历史和社会的建构。幸福的童年对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是建构童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在今天,由于学校教育目的和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异化,导致对儿童的过度教育和规训教育,削弱了儿童的童年幸福体验。本文指出,学校教育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并确立儿童立场,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幸福童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华桦  
社会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忽视了学生承担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性别公正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从实然看,学校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教师行为等多种维度再现、建构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在性别问题上,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是同构性质的两个循环。性别公正价值的追求,需要从两个循环同时开始。学校作为自觉的文化机构,应该首先从自己这一小循环开始,通过多种努力追求性别公正的实现,并由此撬动社会文化这一大循环的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花  
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学校的当然之责。相对家庭或社会而言,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方面,学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承担所有教育学生的责任。教育不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学校教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神奇。无论是内在于人的素质,还是关乎人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