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2)
- 2023(3758)
- 2022(3086)
- 2021(3047)
- 2020(2531)
- 2019(5530)
- 2018(5478)
- 2017(9029)
- 2016(5607)
- 2015(7105)
- 2014(7216)
- 2013(6440)
- 2012(6132)
- 2011(5656)
- 2010(5974)
- 2009(5162)
- 2008(5237)
- 2007(4955)
- 2006(4440)
- 2005(3979)
- 学科
- 济(16718)
- 经济(16698)
- 业(15245)
- 管理(15099)
- 企(12768)
- 企业(12768)
- 技术(10796)
- 教学(10194)
- 理论(7640)
- 教育(7617)
- 方法(7571)
- 数学(6364)
- 数学方法(6166)
- 学法(6091)
- 教学法(6091)
- 中国(5948)
- 技术管理(5825)
- 学(5568)
- 农(4772)
- 学理(4169)
- 学理论(4169)
- 业经(3668)
- 农业(3541)
- 思想(3133)
- 政治(3048)
- 贸(3038)
- 贸易(3038)
- 研究(3005)
- 易(2950)
- 思想政治(2907)
- 机构
- 大学(88246)
- 学院(83475)
- 研究(29961)
- 济(26599)
- 管理(26210)
- 经济(25839)
- 理学(22607)
- 理学院(22224)
- 管理学(21367)
- 管理学院(21219)
- 科学(20604)
- 京(19553)
- 中国(18406)
- 范(16436)
- 师范(16235)
- 所(15923)
- 农(15383)
- 研究所(14786)
- 江(14312)
- 教育(14235)
- 业大(13804)
- 技术(13280)
- 师范大学(13052)
- 中心(12768)
- 北京(12523)
- 农业(12254)
- 财(11074)
- 州(10952)
- 院(10646)
- 财经(9171)
- 基金
- 项目(54907)
- 研究(42160)
- 科学(41967)
- 基金(36036)
- 家(32011)
- 国家(31742)
- 科学基金(26068)
- 教育(23708)
- 省(23422)
- 社会(23208)
- 社会科(21822)
- 社会科学(21811)
- 划(19995)
- 基金项目(18997)
- 编号(17895)
- 自然(16911)
- 自然科(16550)
- 自然科学(16543)
- 成果(16242)
- 自然科学基金(16239)
- 课题(14585)
- 资助(14530)
- 重点(13425)
- 大学(13145)
- 创(12667)
- 部(12373)
- 年(12107)
- 创新(11683)
- 发(11433)
- 规划(10708)
共检索到13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吕鹏
大学教学在当前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时代有着特别热衷的技术兴趣取向,身处技术时代的大学教学理应有超越技术的价值追求。基于技术理性的视角,大学教学表征为效率最大化的技术思维、技术化取向的知识观、控制与被控制的技术秩序三重价值逻辑。三重价值逻辑的生成源于大学教学领域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围绕大学教学的价值追求,重拾大学教学人文向度的解决之道在于实现对技术认识论、实践工具论、教学知识论、评价方法论的超越。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超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晓东
技术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不应该受控于技术,不能让技术理性无限泛化,更不应该在技术中迷失方向。但是,受技术时代的影响,面对极其复杂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被量化为一张普适性的可操作表格,分解成二级甚至三级指标,过度技术化而忽视了评价应有的完整人文意蕴。超越技术理性旨在通过价值介入,对现有评价作合理校正与补充,进而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彰显课堂教学促进生命成长与提升的功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索磊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
关键词:
教学 技术理性 批判 误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文杰
项目制作为一种技术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手段已广泛渗透进大学事务管理中。"项目治教"虽然能有效增强政府部门对大学的支配和调控能力,但破坏了大学组织的学术生态与平衡。政府部门只有尊重大学组织的学术特点,创新财政拨款和项目管理机制,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才能使大学回归本体价值,从而引领社会发展。
关键词:
项目制 大学治理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平实 杨磊
推动职业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类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关键,而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课程建设。作为一种弥补专科高职教育“技能本位”倾向和普通本科教育“知识本位”倾向而存在的类型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其在课程建设时必须从价值取向、内容设置及组织实施上统筹好知识与技术的关系。然而,当前职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尚存在“去知识化”“弱技术化”“知技分离”等知识性与技术性解离的困境。因此,未来应采取知识理性与技术理性并驱的建设逻辑,从课程属性、课程联系、课程资源等多维要素出发,通过把握知识教育与技术介入的辩证关系、推进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探索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的跨界整合,助推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走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殷旭彪 陈琳 王永花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类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同时在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以技术为中心"的片面的技术理性取向,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对新技术的过分热衷和盲目乱用。教育的发展需要价值理性主导下的技术理性,也需要与科学理性相结合的技术理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强 吕帆 林征
教师教学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注焦点。由于对教师教学发展内涵的认识存在泛化和窄化之虞,加之大学评价制度中科研绝对主导的价值定位,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设计与支持机制的不力,并引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组织属性边界刚性、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阙如、教学与科研的张力严重失调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破解教师教学发展的困境,需要建立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基础,重新调整外部的大学评价制度结构以切实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建构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制度支持系统、专业培训系统与教学实践系统,为增进教师专业化提供资源平台和智力支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超 李奇伟
对"黄金大米"事件起因与事件进程的解读表明,它不只是阐释一个新的科研失范案例,其深层次的认识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的单向度发展,其社会面向则凸显了技术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分歧与断裂。在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寻求规制技术理性泛滥的守则与方法在路径选择上不应囿于理性概念的纯粹思辨,而应立足于社会的审视与反思,透过风险意识启蒙、公共对话与道德法治的规约,促使技术角色合理回归,弥合技术理性与社会理性之间的深深裂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招耿春
文章阐述了技术理性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详细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文需求及其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职业学校应着手从管理理念上体现人文关怀,提倡技术与人文相融;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配置教学和课程等教育资源,兼顾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培养;开发技术教育的人文特质等四方面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文回归,以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技术理性 教育管理 人文回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宝刚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既要掌握本体性知识,又要掌握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技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两个流派。厘清两者内涵和关系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相结合,是解决当前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现实诉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客观需要,是改进和优化教师职前培养过程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反思性实践 教师职前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小成
以广义虚拟经济为视域,对传统技术理性的批判,低碳技术选择在现实中遇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多维度的理性困境。加强低碳技术理性的社会建构,需要建构政府理性,强化低碳技术政策供给;建构企业理性,加快低碳创新,承担低碳责任;建构科研机构理性,增加低碳知识供给;建构社会组织理性,培育低碳服务组织;建构公众理性,培育低碳消费需求的市场理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应时代发展要求,美国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由技术理性主义向整合主义发展,教学专业化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20世纪中下叶占支配性影响地位的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课程,主张对教师进行训练,让其掌握批量的教学技术理论知识。这导致教师教育课程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忽视了实践知识的情景性等问题,促使新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和实践的出现。整合主义教师教育课程关注对实践知识的情景性关怀、对个体知识的关怀,以解决目前美国乃至国际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提高(职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强调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寻求理论本位与经验本位知识的融合。
关键词:
技术理性主义 整合主义 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文伟
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是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的主要轨迹。我国高职教育政策从跨越阶段的技术理性大行其道,到转型阶段的技术理性向政治理性过渡,直至提升阶段的政治理性主导,无不显示出这种政策变迁趋势。加大政治理性要素是未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制定的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倾向。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不仅导致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背离了教学的育人初衷。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现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与教学的育人初衷严重背离。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就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技术化 价值悖论 超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