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4)
2023(7987)
2022(7138)
2021(6601)
2020(5877)
2019(13729)
2018(13770)
2017(25503)
2016(14877)
2015(17492)
2014(18413)
2013(17574)
2012(16466)
2011(14912)
2010(15291)
2009(14268)
2008(14219)
2007(13285)
2006(11320)
2005(10089)
作者
(45421)
(38252)
(38176)
(36388)
(23903)
(18427)
(17721)
(15194)
(14379)
(13727)
(12906)
(12888)
(12237)
(12123)
(12039)
(12029)
(11923)
(11275)
(11136)
(10860)
(9710)
(9603)
(9437)
(8858)
(8705)
(8673)
(8509)
(8504)
(7936)
(7892)
学科
(56719)
经济(56655)
管理(38036)
(34087)
方法(28040)
(27154)
企业(27154)
数学(24969)
数学方法(24666)
(16170)
中国(15831)
(14485)
(13783)
(12133)
地方(11772)
理论(11210)
业经(10552)
农业(10265)
教育(10242)
(9750)
贸易(9749)
(9484)
(9409)
(9046)
银行(9009)
(9002)
(8592)
(8563)
财务(8558)
财务管理(8527)
机构
大学(217638)
学院(212906)
(79214)
经济(77066)
管理(76548)
研究(74230)
理学(65063)
理学院(64246)
管理学(62737)
管理学院(62361)
中国(54149)
科学(48750)
(47494)
(43186)
(39304)
(36848)
业大(36528)
研究所(35900)
中心(34525)
农业(34418)
(34341)
(30880)
师范(30471)
北京(30071)
财经(28917)
(26866)
(26778)
(26028)
技术(25992)
师范大学(24217)
基金
项目(139765)
科学(106252)
研究(101212)
基金(95525)
(84080)
国家(83347)
科学基金(68892)
社会(59193)
(57792)
社会科(55771)
社会科学(55747)
基金项目(50503)
教育(49536)
(48718)
自然(44960)
自然科(43852)
自然科学(43830)
编号(43080)
自然科学基金(42967)
资助(40359)
成果(36834)
重点(32123)
课题(31672)
(30607)
(29863)
(28329)
大学(27803)
计划(27211)
科研(27117)
创新(26388)
期刊
(88090)
经济(88090)
研究(62810)
中国(47578)
学报(39719)
(38706)
教育(35060)
科学(32404)
(30252)
大学(29947)
学学(26832)
管理(26186)
农业(26099)
技术(21133)
(16634)
金融(16634)
业经(14589)
(14231)
财经(14222)
经济研究(13701)
图书(12553)
(12237)
(11949)
问题(11821)
统计(11602)
技术经济(10849)
(10665)
科技(10566)
业大(10203)
理论(9780)
共检索到32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  
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指标权重的设置、教学评价指标与科研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大学排行必须直面的四大难题。笔者结合当前大学排行评价指标设计的现状,对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以期对我国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  
随着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介入,大学排行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大学排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更加凸显。在影响大学排行的诸多因素中,评价指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报》、《麦克林》、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的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大学排行中出现的评价体系狭隘、考量指标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看出国内外大学排行评价指标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晓婷  张茂聪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对于审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每一年度的大学排行榜愈来愈引起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大学排行榜能否反映学校发展现实状况,关键就在于其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国华  王春  姜禾  郭婕婷  
根据专利信息的特点,从指标设计、分类、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数量、质量、价值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指标,以期对国家或地区或机构等不同主体的研发现状、研发效益、研发脉络与趋势、创新能力与竞争实力等方面进行专利角度的定量分析评估,从而为科技研发和决策管理提供支撑服务。同时也对指标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录全  吴瑞明  刘恒江  李海刚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全面的测评,不仅有助于产业集群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方法论原理指导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构建了一套涵盖12个因素、46个子因素和97项显性观测指标的五层测评体系。对指标权重、集群边界、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的分析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操作是方便、可行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莉  方展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影响深刻而又广泛。中美两国的大学排行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归根结底也是中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冲突的反映。从比较中美两国文化特点入手,阐述各自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在价值取向、分类标准和指标设置等方面的差别,深入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超  
当前大学排行行为愈演愈烈,其原因有市场需求,有科研机构的科研兴趣和自身发展等方面利益的驱动,也是大众、高校、政府需求的综合作用结果。通过分析世界及中国主要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及其排名方法,发现大学排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指标体系设计、数据的可得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评价行为的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保荣  高文杰  
以4家发布高职院校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对象,分析指标体系中一、二、三级指标特征,分析评价体系关注的对象指标、投入产出指标、总值和均值指标的设置;对排行榜前10院校之间、前10院校与"双高计划"入选校之间和随机抽取的20所院校的排名结果进行互比,研究发现不同评价体系指标存在指标设置和分布各有侧重、排行结果差别很大、一些指标设置有失偏颇影响排行结果等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为排行机构和院校提出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穗芬  艾雰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讨论稿)的特点,从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国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应该包含信息道德这一指标,其制订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对象,并要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并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正式文件早日发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新中  
文章运用德尔斐法,设计了基于政府、毕业生和社会层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伟伟  王卓琳  任文隆  
本文从生态城市本质出发,探讨建立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全面描述生态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系统的状态,又能体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海平  
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系统论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高校各个侧面相关因素的指标集合而成的评价系统。绩效指标主要是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的测评,为高校了解自身的办学及其效益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绩效指标的测量,能提供关于高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号,反映高校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这不仅对高校自身改进办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促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俊明  刘俊昌  陈文汇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的规模逐年扩大,其分配情况和使用效果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社保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促进社保资金效率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保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自2011年以来,我们按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要求和原则,开展了社保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一、社保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社保资金关系到千家万户,牵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萍  温作民  
文章通过碳减排成本转嫁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碳减排企业成本转嫁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碳减排企业成本转嫁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2018年243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碳减排行业的成本转嫁程度与供需价格弹性、要素替代能力以及成本转嫁偏好有关;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八大试点行业中成本转嫁程度具有差异性;成本转嫁程度最高的行业是石化和电力行业,其次是航空、有色、钢铁和化工行业,最后是建材和造纸行业。这表明要想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降低碳减排行业的成本转嫁能力和减弱成本转嫁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