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2)
2023(11333)
2022(10075)
2021(9632)
2020(8119)
2019(18866)
2018(18988)
2017(35796)
2016(20350)
2015(23323)
2014(23801)
2013(22780)
2012(20842)
2011(18760)
2010(18619)
2009(16906)
2008(16300)
2007(14243)
2006(12330)
2005(10551)
作者
(58872)
(48570)
(48347)
(46029)
(30966)
(23492)
(22108)
(19390)
(18628)
(17450)
(16777)
(16265)
(15494)
(15442)
(14972)
(14945)
(14905)
(14507)
(13870)
(13790)
(12245)
(12153)
(11795)
(11130)
(11041)
(10889)
(10884)
(10635)
(9940)
(9749)
学科
(73376)
经济(73282)
管理(55318)
(49867)
(42093)
企业(42093)
方法(35245)
数学(30332)
数学方法(29922)
中国(20013)
(19255)
(18893)
(18232)
业经(15916)
地方(15629)
理论(15095)
教育(14411)
(13839)
(12958)
农业(12626)
(12091)
贸易(12087)
环境(11758)
技术(11701)
(11692)
(11462)
财务(11390)
财务管理(11365)
(10867)
银行(10817)
机构
大学(283760)
学院(277848)
管理(110026)
(100451)
经济(97921)
理学(95517)
理学院(94379)
研究(93980)
管理学(92534)
管理学院(92048)
中国(66422)
科学(61967)
(61529)
(48040)
(47835)
(45698)
业大(45233)
研究所(44068)
中心(41867)
(40522)
(39760)
师范(39331)
北京(38955)
农业(37905)
财经(36882)
(34809)
(33472)
(33056)
技术(31806)
师范大学(31758)
基金
项目(196099)
科学(151976)
研究(143376)
基金(138230)
(121080)
国家(120041)
科学基金(101762)
社会(86029)
社会科(81200)
社会科学(81175)
(78617)
基金项目(73858)
自然(67519)
教育(67323)
(66545)
自然科(65897)
自然科学(65876)
自然科学基金(64606)
编号(59714)
资助(57499)
成果(49687)
重点(43892)
(42577)
课题(42325)
(41032)
(40529)
科研(37623)
大学(37605)
创新(37589)
项目编号(36853)
期刊
(108128)
经济(108128)
研究(82547)
中国(55337)
学报(49052)
教育(43110)
(42911)
科学(42563)
管理(38734)
大学(37063)
(33587)
学学(33509)
农业(30338)
技术(24518)
(19310)
金融(19310)
业经(18106)
图书(17747)
财经(16767)
经济研究(16603)
(15532)
科技(14999)
(14161)
问题(13833)
理论(13687)
(13553)
技术经济(12831)
业大(12814)
实践(12813)
(12813)
共检索到402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  
随着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介入,大学排行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大学排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更加凸显。在影响大学排行的诸多因素中,评价指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报》、《麦克林》、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的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大学排行中出现的评价体系狭隘、考量指标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看出国内外大学排行评价指标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  
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指标权重的设置、教学评价指标与科研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大学排行必须直面的四大难题。笔者结合当前大学排行评价指标设计的现状,对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以期对我国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莉  方展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影响深刻而又广泛。中美两国的大学排行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归根结底也是中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冲突的反映。从比较中美两国文化特点入手,阐述各自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在价值取向、分类标准和指标设置等方面的差别,深入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超  
当前大学排行行为愈演愈烈,其原因有市场需求,有科研机构的科研兴趣和自身发展等方面利益的驱动,也是大众、高校、政府需求的综合作用结果。通过分析世界及中国主要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及其排名方法,发现大学排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指标体系设计、数据的可得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评价行为的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保荣  高文杰  
以4家发布高职院校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对象,分析指标体系中一、二、三级指标特征,分析评价体系关注的对象指标、投入产出指标、总值和均值指标的设置;对排行榜前10院校之间、前10院校与"双高计划"入选校之间和随机抽取的20所院校的排名结果进行互比,研究发现不同评价体系指标存在指标设置和分布各有侧重、排行结果差别很大、一些指标设置有失偏颇影响排行结果等问题,并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为排行机构和院校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晓婷  张茂聪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对于审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每一年度的大学排行榜愈来愈引起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大学排行榜能否反映学校发展现实状况,关键就在于其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萍  温作民  
文章通过碳减排成本转嫁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碳减排企业成本转嫁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碳减排企业成本转嫁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2018年243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碳减排行业的成本转嫁程度与供需价格弹性、要素替代能力以及成本转嫁偏好有关;我国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八大试点行业中成本转嫁程度具有差异性;成本转嫁程度最高的行业是石化和电力行业,其次是航空、有色、钢铁和化工行业,最后是建材和造纸行业。这表明要想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有效性,就需要降低碳减排行业的成本转嫁能力和减弱成本转嫁偏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翟亚军  
本文依据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内涵、功能和作用,采用问卷调查、专家会议研讨等方法,提出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最早设置研究生院的29所大学为样本,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定量评价指标的门槛值,并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定量判据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鲁芳  杨经欢  胡瑶  
以湖南省内长株潭地区几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为调研对象,建立了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剔除不适当的指标,得到了适合于本次研究的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明确该从何处提高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制定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东红  刘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党十八大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新时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我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北京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展开了相关方面的探讨研究,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当从个人的发展、人职匹配程度、我国就业政策和政府扶持、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调节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本文介绍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研究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提高当代就业质量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兵  
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教育者及时获得反馈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相关能力标准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研究、信息自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沙德春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翁仁木  
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了就业质量概念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全面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特点、具体指标选择、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报告提出了我国完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并对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桂芹  郑伯红  周红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自身发展特色,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长沙市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纵向评价长沙近期(2022年)、远期(2030年)城市现代化实现程度。同时,选取领先型城市、追赶型城市、借鉴型城市,横向比较长沙实现现代化的差距,通过纵、横向比较研究直观地看到长沙在现代化体系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长沙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对策举措。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古小东  
以美国的LEED-ND(2009)、英国的BREEAM-Communities(2009)和《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2007)为例,对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一些经验与启示,为科学构建我国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