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5)
- 2023(6693)
- 2022(5621)
- 2021(5299)
- 2020(4242)
- 2019(9490)
- 2018(9094)
- 2017(16470)
- 2016(9350)
- 2015(10526)
- 2014(10063)
- 2013(9391)
- 2012(8549)
- 2011(7808)
- 2010(7813)
- 2009(7066)
- 2008(6793)
- 2007(5832)
- 2006(5041)
- 2005(4374)
- 学科
- 济(32600)
- 经济(32561)
- 管理(24009)
- 业(23861)
- 企(19284)
- 企业(19284)
- 方法(15471)
- 数学(13116)
- 数学方法(13038)
- 贸(10688)
- 贸易(10688)
- 易(10476)
- 中国(10207)
- 财(8638)
- 农(8596)
- 业经(7873)
- 学(7190)
- 教育(6360)
- 融(6332)
- 金融(6332)
- 农业(5983)
- 理论(5963)
- 技术(5842)
- 制(5782)
- 出(5567)
- 银(5550)
- 银行(5519)
- 地方(5430)
- 环境(5330)
- 行(5246)
- 机构
- 大学(134018)
- 学院(126888)
- 济(52348)
- 经济(51464)
- 管理(48041)
- 研究(45594)
- 理学(42589)
- 理学院(42040)
- 管理学(41295)
- 管理学院(41078)
- 中国(31816)
- 科学(28821)
- 京(27593)
- 农(26973)
- 业大(23363)
- 所(22923)
- 农业(21730)
- 财(21561)
- 研究所(21412)
- 中心(19667)
- 财经(18015)
- 范(17618)
- 江(17547)
- 师范(17350)
- 北京(17029)
- 经(16663)
- 院(16466)
- 经济学(16095)
- 农业大学(15083)
- 经济学院(14812)
- 基金
- 项目(91435)
- 科学(71967)
- 基金(67224)
- 研究(62274)
- 家(60800)
- 国家(60298)
- 科学基金(51098)
- 社会(41051)
- 社会科(39109)
- 社会科学(39096)
- 基金项目(36276)
- 省(35178)
- 自然(34310)
- 自然科(33607)
- 自然科学(33594)
- 自然科学基金(33027)
- 划(30919)
- 教育(29765)
- 资助(26164)
- 编号(23488)
- 重点(20926)
- 部(20134)
- 创(19778)
- 大学(19100)
- 发(19012)
- 成果(18796)
- 创新(18275)
- 科研(18168)
- 计划(18042)
- 国家社会(17344)
共检索到18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侯定凯
本文从学术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现有大学排行体系对院校竞争策略和国际学术系统竞争格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排行问责制、高等教育质量反思、院校核心竞争力、一流高等教育系统建设等方面对更好地利用大学排行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学排行 院校策略 国际学术系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心怡
"2017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显示,全球银行业正在稳步复苏,主流银行运行基本稳定,但竞争格局仍在发生微妙变化。历史回溯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欧美银行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的崛起。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崛起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盈利水平的显著提高、风控能力的稳定可控和资产质量的稳步提升。就目前的运行态势考察,我们有理由认为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主导的全球银行业竞争新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稳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以银行机构为单元、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涵盖指标最多的反映全球银行业运行状况的榜单,由于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高管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2016年6月底,《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从其数据看,当前全球银行业运行有三个突出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石凯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对美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并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研究显示,美欧银行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欧银行主导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际刚
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对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并赋予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以新的内涵。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传统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带来国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推动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重大变化,产业竞争更趋广泛性、分散性和个性化,知识性生产要素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产业分工 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琪 黄茂兴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浪潮,带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全球竞争体系中,使全球制造业转移与全球竞争格局变动呈现出历史的耦合性和作用—反馈—扩散的耦合机制。全球制造业转移呈现出转移方向多向性、转移内容多样性、转移规模扩大性和转移目标壁垒性等趋势,将引起全球竞争格局中竞争地位、参与主体、驱动因素、红利格局等极大的变化。中国应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挖掘新红利、加快融入高端环节、应对全球贸易保护壁垒以及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在制造业转移浪潮中提升全球竞争地位。
关键词:
全球 制造业转移 全球竞争 智能制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慧超 张曼芮 陆香怡 赵彦云
数字化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途径的“一基二化”发展,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理论和随机森林确定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基于2008—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36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讨论了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影响方向来看,数字化会显著促进出口而抑制进口,其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方向与其一致,而数字基础设施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产生影响,前者会促进出口而减少进口,后者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且进口贸易中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强于贸易成本降低的作用,而出口贸易与之相反。通过分类发现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呈经济聚集的特征,对OECD成员的促进作用优于非OECD成员。而RCEP成员虽拥有“人口红利”和协定带来的相对优势,但数字化水平及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略低于非RCEP成员。中国作为经济水平较高的RCEP成员,应继续发扬经济规模优势与协定参与优势,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以实现数字时代下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慧超 张曼芮 陆香怡 赵彦云
数字化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途径的“一基二化”发展,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理论和随机森林确定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基于2008—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36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讨论了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从影响方向来看,数字化会显著促进出口而抑制进口,其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方向与其一致,而数字基础设施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化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产生影响,前者会促进出口而减少进口,后者对进出口均显著促进,且进口贸易中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强于贸易成本降低的作用,而出口贸易与之相反。通过分类发现数字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呈经济聚集的特征,对OECD成员的促进作用优于非OECD成员。而RCEP成员虽拥有“人口红利”和协定带来的相对优势,但数字化水平及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略低于非RCEP成员。中国作为经济水平较高的RCEP成员,应继续发扬经济规模优势与协定参与优势,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以实现数字时代下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谭人友
本文针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典型行业,使用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结果发现,各国行业竞争力曲线变动趋势表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制造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拥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在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在竞争缓和的商业服务业处于较为落后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竞争 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秦虹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于2012年首次推出的"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是目前唯一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综合评价的排名。对其2012-2015年四年评价结果的定量分析发现,该排行榜的稳定性不够,各院校在年度之间的位次动荡太过剧烈;择优性不足,优秀高职院校在排名中毫无优势可言;诸多不合逻辑甚至脱离常识的异常现象频现,严重影响到该排行榜的公信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莹 杨颉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自2003年到2015年,"985工程"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的数量成倍增加,一批大学的国际排名明显提高。在科研产出规模指标上,有十多所"985工程"大学已经进入世界百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学校的SCI和SSCI论文数已经超过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位居世界前列;在重大原创性成果指标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表现已经接近世界百强大学的中值,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师资指标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百强大学的门槛水平,能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赢得优质资源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本文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研究,分析大学创新学术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提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核心竞争力包括资源、能力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要素,并给出各要素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团队 创新学术团队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温恒福
学术精神与知识能力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大学实现其职能的基础与基本力量。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打造优势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是强校建设的第一战略,优势服务能力是大学核心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表现,其水平决定着大学能否成功实现现代转型,在服务中壮大与发展自己,实现大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赢是现代大学的科学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