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6)
2023(8171)
2022(7057)
2021(6654)
2020(6000)
2019(13611)
2018(13452)
2017(25714)
2016(14905)
2015(17239)
2014(17578)
2013(17079)
2012(16231)
2011(14851)
2010(15244)
2009(14396)
2008(14842)
2007(13652)
2006(11796)
2005(10590)
作者
(43689)
(36946)
(36683)
(35206)
(23387)
(17496)
(17093)
(14301)
(13944)
(13257)
(12539)
(12475)
(11618)
(11607)
(11558)
(11550)
(11510)
(10875)
(10766)
(10611)
(9168)
(9138)
(9131)
(8455)
(8401)
(8319)
(8258)
(8194)
(7514)
(7429)
学科
(57332)
经济(57266)
管理(39570)
(39338)
(30093)
企业(30093)
方法(29881)
数学(26556)
数学方法(26297)
中国(17966)
(17308)
(16505)
(13320)
(13218)
(11468)
银行(11437)
(11093)
业经(11014)
保险(10999)
(10852)
贸易(10851)
(10786)
(10594)
财务(10579)
财务管理(10544)
(10523)
(10316)
金融(10313)
理论(10310)
地方(10278)
机构
大学(223603)
学院(215461)
(84834)
经济(82854)
管理(80842)
研究(72996)
理学(69019)
理学院(68152)
管理学(66724)
管理学院(66294)
中国(56779)
(47399)
科学(45281)
(43168)
(38850)
(37710)
研究所(34311)
财经(34029)
中心(33953)
(33609)
业大(32876)
农业(30844)
(30827)
(30252)
北京(30060)
师范(29968)
经济学(26786)
(26464)
(25741)
财经大学(25421)
基金
项目(139384)
科学(108493)
研究(101815)
基金(100241)
(87100)
国家(86376)
科学基金(72670)
社会(63606)
社会科(59923)
社会科学(59902)
(54008)
基金项目(52784)
教育(48554)
自然(46694)
(46574)
自然科(45583)
自然科学(45564)
自然科学基金(44757)
编号(42304)
资助(41799)
成果(37032)
(31935)
重点(31838)
课题(29534)
(28698)
大学(28288)
(28238)
教育部(27317)
科研(27287)
(26501)
期刊
(91189)
经济(91189)
研究(67245)
中国(43205)
学报(37021)
(35303)
(34408)
科学(32076)
教育(28978)
大学(28535)
管理(25742)
学学(25672)
农业(23545)
(23259)
金融(23259)
财经(17106)
技术(16566)
(14541)
经济研究(14095)
业经(13718)
图书(13366)
(12495)
问题(12476)
(11899)
理论(10962)
统计(10628)
技术经济(10557)
(10156)
实践(9986)
(9986)
共检索到323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戚巍  李峰  
随着高校、政府、雇主、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排名的关注越来越多,大学排名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大学排名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广受社会各界的质疑。面对学术界对大学排名的质疑,从风险治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出,导向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大学排名公共性缺失的三个主要因素,因而,鼓励分类专门评价、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探索个性化定制排名、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树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等是规避大学排名风险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新世纪伊始,世界大学排名风靡全球,其核心指标是科学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科研测评正在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各高等教育机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强力提升科研能力。然而,目前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测评的知识领域过于狭隘,并囿于传统基础研究,导致世界诸多国家片面追求精英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兰  
财经类媒体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向其受众提供机会和利益,财经类媒体的公共性得以彰显。但是在"注意力经济"的主导下,收视率、发行量成为财经类媒体的生命线,财经类媒体的公共产品属性却被减弱乃至忽略。本文借用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媒介产品公共性的内涵、财经类媒体公共性的理论依托,结合当前我国财经类媒体的传播实践,从信息发布不透明、不全面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其公共性缺失的表现,以期促使我国财经类媒体正视其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而且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诉求。当前,研究教育公共性,要溯源于公共性理论特别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观念和实践,探索教育公共性命题的思路和架构,为优化教育领域中人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以及"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的关系提供吁求和价值引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雨辰  胡轶俊  
构建基于PPP项目公共性的风险分析框架,对民营企业参与意愿低、项目运作能力差、地方政府存在选择偏好这三个原因逐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数据分析加以佐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的低参与度主要源于地方政府的选择偏好,并进一步解释了地方政府倾向选择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基本逻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侃  崔萌萌  
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而契约的遵守是需要保证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实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主体方面讲,都显现出政府信用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信用主体的博弈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扭曲和信用危机等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的,提出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路径选择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并就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治理机制安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立  童梦  
关键词: ~~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晒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产生数额庞大的失地农民。而政府作为公权执行者,其公共性的作用发挥对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视角,探讨失地农民补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如补偿安置设计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滞后等,从盲目追求城镇化率、寻租以及职能越位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表现,并对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少波  杨代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万曦  
从1998年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CHE大学排名,这一排名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在排名的内容上它关注大学教育的质量,在排名的方法上它不对大学做整体的次序排名而是针对单个学科构建了一个没有名次的排行榜,并且以分组的方式呈现各个评价指标的结果。这种独一无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大学排名的弊端,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大学排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CHE大学排名的理念与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冬  李兴国  
文章将数据统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研究生培养评价"为例,对大学排名及其研究进行分析和检验,旨在促进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高等院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合理利用大学评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研究生学科科研得分"的直接影响系数为其他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系数总和的80倍以上,"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评价的第一要素,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2)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较大,主要以质量为主并突出科研成果水平;硕士生培养的影响较小,而高水平大学间的硕士生数与评价的数据间则存在反向变化现象。(3)"211高校"的"科学研究"在0.01显著性水平上与"研究生培养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96、Kendall秩相关系数高达0.921;统计检验不支持"研究生培养得分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毕业硕士生数量和毕业博士生数量的大小"的结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希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策略,即教育多元中心治理和教育择校的有限尝试,是在学生学业"失败"上升为一个公共问题的条件下,因教育官僚制自身缺陷而必然采取的策略。它并不想整体突破教育官僚制和实现完全的择校自由,而是在持守教育公共性的前提下对教育官僚制缺陷的自我调整和弥补;它不仅仅体现为治理结构的改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卢梭式的追问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公共治理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对教育公共性的内涵我们需要重新理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作为对大学的排名性评估指标,有三个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敏感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好的评估应该有益于促进学校发展,而不是学校发展为了满足评估指标。评估是以现有的学科和院系为基础,评价指标和数据的收集都是基于已有的学科和学术。大学排名本身并无所谓风险,注重排名甚至根据排名进行决策才有风险,依据大学排名名次进行决策的程度越高则风险越大,所以这个标题写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以洪  戴发文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成因,提出制度创新、强化软约束和硬约束,加强诚信教育,遵守信用公德,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等治理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琦  孔德兰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建立诚信制度的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治理诚信缺失现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