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3)
- 2023(2747)
- 2022(2373)
- 2021(2386)
- 2020(2117)
- 2019(4621)
- 2018(4604)
- 2017(6944)
- 2016(5083)
- 2015(6232)
- 2014(6311)
- 2013(5716)
- 2012(5396)
- 2011(4993)
- 2010(5535)
- 2009(4931)
- 2008(4966)
- 2007(4705)
- 2006(4419)
- 2005(4083)
- 学科
- 教育(11368)
- 管理(10438)
- 济(8994)
- 经济(8972)
- 业(7844)
- 教学(7595)
- 中国(6867)
- 理论(6825)
- 企(6164)
- 企业(6164)
- 研究(5844)
- 制(5333)
- 学法(4785)
- 教学法(4785)
- 生(4589)
- 农(4375)
- 学理(3984)
- 学理论(3984)
- 研究生(3940)
- 度(3920)
- 制度(3918)
- 学校(3138)
- 学(3135)
- 政治(3050)
- 思想(2998)
- 财(2816)
- 银(2803)
- 思想政治(2802)
- 政治教育(2802)
- 治教(2802)
- 机构
- 大学(66170)
- 学院(60262)
- 研究(23923)
- 管理(17156)
- 济(16337)
- 京(15572)
- 经济(15347)
- 中国(15095)
- 教育(14666)
- 江(13682)
- 科学(13653)
- 范(13333)
- 理学(13277)
- 师范(13233)
- 理学院(13015)
- 管理学(12470)
- 管理学院(12341)
- 所(11780)
- 农(11012)
- 中心(10902)
- 北京(10582)
- 州(10399)
- 研究所(10346)
- 师范大学(10317)
- 技术(10245)
- 省(9621)
- 财(9567)
- 职业(9159)
- 院(9003)
- 业大(8810)
共检索到118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20%以上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千万,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超过500万,这些庞大数字的考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如何顺应新形势招收优秀人才,广受社会和教育界关注。加之近年来一些国际一流大学越来越多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为了探索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新路子,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2所高校招生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 2005年增加到42所。这一改革得到了社会包括在京参加“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评价。试点高校对自主选拔招收的学生的质量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普遍反映:自主选拔生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和专业钻研精神,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术活动愿望强烈等特点,初步显示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潜质。3年来,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显示其生机和活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朝帅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加大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的力度,对高考制度创新及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路径。一、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历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招生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回顾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全面总结和分析近年上海高考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系统研究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持续改革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人选,综合申请者学
关键词:
自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考核成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聪
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30多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由高校的招生体制改革牵动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选拔培养受到了限制,出现了总量增加、重要地区或重要岗位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缺乏的现象。我们要全面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恢复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农牧民中招收部分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制度,切实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专业技能强、并能坚守在民族地区或民族工作岗位上的少数民族高级人才。
关键词:
高校招生改革 民族高级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在对国内几所重点大学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和总结了几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经验,并结合温州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文理大类招生培养,并认为此方法符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新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大类招生 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江曼 何沛芸 黄斌 云如先
采用江苏某高校学生多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综合评价学生与普招学生在大学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随在校时长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男生、城镇学生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高考分数越低的学生更有可能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入学,入学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均优于普招学生,但这种优势会随在校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两类学生之间的学业成绩与课外表现差异在农村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因此,高校应从设置农村专项计划、强化综合评价学生个性培养、注重跟踪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从选拔、培养到跟踪的一体化机制,促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凤 钟秉林
新高考平稳落地,在促进科学选才、促进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和学生获得感高。但是如何设置选考科目、如何应对生源知识结构多元化和生源质量差异大的挑战、如何凸显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及如何保障综合评价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等,依然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导高校合理设置选考科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扩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的范围,促进高校科学选才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新高考 综合评价招生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莉萍 卜尚聪
基于某重点大学本科生抽样调查数据和行政管理数据,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从提高人才选拔效果与拓展多元化录取渠道两个角度,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招生的高考成绩显著低于统招生,且那些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越多的学生,其高考成绩显著越低。但是自招生大一年级的学业成绩则显著优于统招生,且综合评价自招生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全部课程成绩均显著优于统招生,学科特长自招生的必修课成绩显著优于统招生,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越多的学生学业成绩越优异。非降分录取自招生与降分录取自招生的成绩并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均比统招生的成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自主招生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婷婕 眭依凡
本文以教学理性为视角,基于中外大学课程体系设计的教学理念及实践经验,提出并讨论了"大学课程与人才培养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大学课程存在什么问题"、"大学课程改革路在何方"等三个与当前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紧密关联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课程 教学理性 人才培养 课程设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招生则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在传统的"一元式"高考招生录取体制下,大学招生面对的是"分数",而不是"学生",这导致大学无法按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选拔,也就无法关注招生和培养的关系。2003年底,自主招生制度开始试点推行,给予了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这使得大学开始关注招生与选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开始关注招生与培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清华大学多年自主招生的探索和实践为例,介绍其"因材施招、寓教于招"的自主招生理念,并以此探讨招生和培养之间互促并进的关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竹 吴东立 齐春雷
高等学校实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一种发展趋势,能够有效规避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盲目性,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整合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机制,有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有效拓展大学生个性成长空间;在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整合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专业分流导致专业冷热分化加剧,对冷门专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一些课程安排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大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弱势冷门专业出现不良的学风问题,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增加;新建的班级凝聚力不足,大学生的班级团体归属感缺失。因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一流大学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一流大学也必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能否培养出经国济世的卓越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流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明利
自2003年教育部首次批准22所高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新生以来,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自主权。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下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式,它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北京大学自2003年首次进行自主招生,2007年将迎来第一批毕业生,我们专门以首届自主招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组织了一次系统的调查,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本身有了更多深入、客观、理性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