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
2023(1017)
2022(892)
2021(989)
2020(796)
2019(1758)
2018(1698)
2017(2350)
2016(1821)
2015(2462)
2014(2456)
2013(2042)
2012(1837)
2011(1763)
2010(1871)
2009(1695)
2008(1527)
2007(1462)
2006(1312)
2005(1186)
作者
(3890)
(3336)
(3291)
(3266)
(2084)
(1582)
(1541)
(1386)
(1329)
(1272)
(1151)
(1102)
(1095)
(1022)
(1016)
(1015)
(1012)
(996)
(978)
(951)
(927)
(883)
(803)
(799)
(784)
(779)
(759)
(746)
(733)
(679)
学科
教育(4900)
中国(3187)
(2826)
经济(2820)
管理(2642)
教学(2450)
思想(2157)
政治(2151)
思想政治(2091)
政治教育(2091)
治教(2091)
德育(2089)
理论(2068)
学校(1671)
研究(1615)
高等(1314)
(1289)
学法(1251)
教学法(1251)
工作(1177)
高等教育(1051)
(937)
企业(937)
方法(920)
数学(792)
学理(782)
学理论(782)
数学方法(781)
(773)
(765)
机构
大学(25753)
学院(19419)
研究(7892)
教育(6773)
(5885)
(5759)
师范(5743)
管理(5051)
(5037)
经济(4785)
师范大学(4685)
科学(4340)
理学(4250)
理学院(4127)
北京(3999)
中国(3919)
管理学(3881)
管理学院(3840)
(3581)
(3388)
(3141)
研究所(3042)
中心(2956)
(2676)
业大(2666)
(2627)
图书(2513)
书馆(2455)
图书馆(2454)
研究院(2418)
基金
项目(11965)
研究(11221)
科学(9529)
教育(7536)
基金(7267)
社会(6313)
成果(5911)
社会科(5847)
社会科学(5845)
(5550)
国家(5469)
编号(5317)
大学(5224)
(5077)
课题(4749)
(4728)
科学基金(4634)
(4261)
基金项目(3553)
规划(3474)
研究成果(3421)
项目编号(3326)
(3133)
(3096)
高校(3094)
(2987)
(2961)
教育部(2916)
资助(2915)
重点(2838)
期刊
教育(14983)
研究(11738)
中国(9026)
(6389)
经济(6389)
大学(4285)
高等(4042)
学报(3600)
高等教育(3442)
图书(3194)
书馆(2492)
图书馆(2492)
科学(2330)
职业(2280)
学学(2220)
(2166)
成人(2063)
成人教育(2063)
(2040)
管理(1913)
教研(1815)
高教(1815)
农业(1684)
(1541)
技术(1457)
(1245)
论坛(1245)
财经(1236)
(1133)
发展(1131)
共检索到37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扩招”一词,近些年亮相频率颇高,几乎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的代名词。起始是褒奖,现在似乎又演化成贬意了。人们还清楚地记得,十年前,社会媒体舆论和口头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中国高等教育太保守、发展太慢了,以保证质量为借口,对人民群众热盼上大学的心情视而不见,拒广大热血青年于大学门外,于情于理都不足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文军  
从大学教育存量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投入产出比较视角,运用DEA分析模型,就大学教育存量过度进行测度发现,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存量的过度率呈现单调下降的变化态势,到扩招后期下降到1.10%的历史低位,表明扩招本身的影响已经大大下降。过度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到扩招后期仍然高达2017万年。如果劳动力市场缺乏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这个比率不高但体量很大的过度量,将可能主要积压于新毕业大学生群体之中,使问题变得严重。因此,当前解决大学教育过度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着眼点,应及时转向于扩招以外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力市场完善等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文军  
从大学教育存量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投入产出比较视角,运用DEA分析模型,就大学教育存量过度进行测度发现,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存量的过度率呈现单调下降的变化态势,到扩招后期下降到1.10%的历史低位,表明扩招本身的影响已经大大下降。过度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到扩招后期仍然高达2017万年。如果劳动力市场缺乏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这个比率不高但体量很大的过度量,将可能主要积压于新毕业大学生群体之中,使问题变得严重。因此,当前解决大学教育过度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着眼点,应及时转向于扩招以外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力市场完善等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伏文艳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现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构建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体制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艳  
自1999年起,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策略,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实施之初,就一度存在"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的争论。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机会增多了,但是否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经济水平、城乡、性别等之间更加平等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本文使用CFPS数据,选用DID与DDD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考察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扩招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代际流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际效用。同时,为了进一步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其扩招政策影响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异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征宇  曹思力  汪伟  朱平芳  
1999年的高校扩招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不完全信息下的个体决策模型,从高等教育的异质回报率的角度阐述了扩招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边际作用递减规律。实证研究发现:(1)在平均意义上,大学扩招对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影响;(2)高等教育回报率因人而异,读大学对部分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不如相应年限的工作;(3)由于个体异质性的存在,扩招政策的边际作用随着录取率的提高而下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德勤等在《光明日报》(7月18日)撰文说,大学生就业难年年喊,年年难。审视和梳理大学生就业,扩招饱受社会诟病,殊不知,我国扩招以前的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远不相称,与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要求远不相称,扩招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强有力途径。退一步说,即使不扩招,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也要走向社会就业,鉴于适龄就业人数较多,经济水平、区域发展和产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学扩招对教学质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扩招以后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缺口情况比较严重 ,从而导致教师负担过重 ,教学要求下降。另一个重要发现是 ,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都同意教学改革要以服务于学生为导向 ,把优秀教师推向教学第一线、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学生的改革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瑜  
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分析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相关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熊虎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研究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群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尝试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创业率提高了5%左右;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别、家庭背景及时间动态异质性;高校扩招政策刺激农村大学生创业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导致农村大学生教育回报率下降;虽然高校扩招后农村大学生的教育回报率依然显著为正,但高校扩招政策确实提高了农村大学生对"读书无用论"观点的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扩招后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进行了一点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芸  郭席四  陈新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进雄  项俊夫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教育收益率及长期变化趋势,并重点考察了扩招的影响。研究发现:(1)虽然扩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2)与欧美国家的年龄一工资呈现倒"U"形关系不同,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年龄一工资呈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工资越高;(3)由于扩招适应了经济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和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在扩招背景下,"上大学"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断言当前高校规模过大。此外,扩招和大学教育收益率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