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9)
2023(14687)
2022(12703)
2021(12226)
2020(10518)
2019(24319)
2018(24853)
2017(47215)
2016(26134)
2015(30094)
2014(30539)
2013(29436)
2012(27247)
2011(24707)
2010(25167)
2009(23562)
2008(23721)
2007(21307)
2006(18863)
2005(17387)
作者
(73324)
(61079)
(60961)
(58601)
(38841)
(29293)
(28210)
(23762)
(23193)
(22263)
(20741)
(20624)
(19595)
(19355)
(19079)
(18946)
(18693)
(18047)
(17835)
(17728)
(15457)
(14943)
(14875)
(13995)
(13902)
(13811)
(13769)
(13762)
(12457)
(12074)
学科
(100396)
经济(100248)
管理(77711)
(71537)
(59627)
企业(59627)
方法(46296)
数学(40801)
数学方法(40220)
(31584)
中国(30372)
(28557)
(27570)
业经(22415)
(19398)
贸易(19387)
(19364)
银行(19331)
(19173)
(19017)
财务(18950)
财务管理(18888)
(18885)
(18389)
地方(18229)
(18226)
农业(17997)
企业财务(17857)
理论(17791)
(17077)
机构
大学(370561)
学院(367606)
(149287)
经济(145850)
管理(139341)
研究(118991)
理学(118124)
理学院(116834)
管理学(114716)
管理学院(114003)
中国(93187)
(78473)
(76369)
科学(69864)
(59355)
(59050)
财经(58768)
(56874)
中心(56805)
(52924)
研究所(52690)
业大(51057)
北京(49941)
(49394)
师范(48939)
(46568)
经济学(45823)
农业(44268)
财经大学(43265)
(42874)
基金
项目(230919)
科学(181169)
研究(174069)
基金(165198)
(141478)
国家(140219)
科学基金(120620)
社会(108458)
社会科(102632)
社会科学(102605)
(91630)
基金项目(86763)
教育(84077)
(76628)
自然(76520)
自然科(74677)
自然科学(74654)
编号(73464)
自然科学基金(73294)
资助(68492)
成果(62059)
(52399)
重点(52074)
课题(51452)
(48840)
(48311)
大学(46008)
(45847)
教育部(45551)
创新(45068)
期刊
(169814)
经济(169814)
研究(116288)
中国(79326)
(62939)
教育(53321)
学报(53204)
管理(52952)
(51383)
科学(47840)
大学(42329)
(38193)
金融(38193)
学学(38142)
技术(35194)
农业(33692)
财经(29930)
业经(27962)
经济研究(26430)
(25712)
问题(22840)
图书(20505)
(18879)
理论(18751)
技术经济(17985)
统计(17711)
(17383)
(17183)
实践(16957)
(16957)
共检索到570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玉山  
通过对我国近百年来大学学院制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建国前30余年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建国初期30余年大学进行学系制改革的依据是国家政策;1985年后的最近30年大学学院制改革不仅法律依据缺位,而且国家政策也不再具体干预。建议加强学院制改革规律的深入探索,尽早制定《大学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以规范学院制改革行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燕  
近年来,美国大学学院联合会(AAC&U)启动了多个重大项目,以推动大学"关注学生学习成效"的实践,同时提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是产生学习的机构,大学应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通过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提供实用自由教育、推进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确立优秀实践准则等方式提高办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负责,培养有目的的学习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业国  
论大学学院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改革戚业国①学院制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大学。迄今为止,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大学都以学院来划分其学科、结构。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形成后,大学也实行学院制。1952年的院系调整,将原来的综合大学调整为文理大学和各独立的单科大学学院,大学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强  
正是基于学术自由、人本精神和管理高效这三大学理支持,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才能得以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整体性改革、局部性改革和试点性改革是中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三条主要路径。中国大学要想推进学部制改革并取得更大成效,不仅需要三大学理的支撑,也需要根据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规划适宜的改革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茹宁  
民国大学院与大学区制改革的历史意义和积极价值需要进行研究和重估。从历史上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改革是法国教育模式向近代中国移植范围与程度不断扩展的重要成果;从制度上看,大学院与大学区制改革考虑到了中法政治体制的亲和性,蕴含了在尊重中国政治传统与历史现实的前提下,理性解决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努力;从文化上看,民国大学院与大学区制改革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选择并试图深度融合西方学术文化的必然结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悦华  黄首晶  唐波  
"试点学院"改革方法论上的目的是为了在高等教育改革深水区"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S大学D学院在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试点改革":"开展试点学院改革研讨""扩大招生与教师聘任权""以提升全面素质为核心""做实教师学术管理权力""构建外部协同创新机制",这些改革值得总结、研究、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廉  
从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衡量学分制实施是否到位的标准关键的、本质的因素应该是:是否能全面支持一所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所谓“完全的”学分制,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支持因素:思想观念层面或理念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技术和条件层面。可将比较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看做是“国际标准”的,把相应的学分制称为“国际基准”学分制。但“全面支持”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大学的性质、任务、层次等来相对确定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鸿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淮南联合大学从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实践基础、学分管理与措施、学分认定与置换和现实成效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既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创新,又指明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罗尧成  
我国大学的科研在国家科研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形成了大学系统和科学院系统并列的科研体制。大学的科研体制具有自己的特点,可分为管理体制、拨款体制以及评价激励机制和成果产出与转化机制等。当前,大学的科研体制存在着管理缺乏统筹安排;政府主导的科研经费投入使大学科研过于依赖政府的战略选择;科研评价激励机制不甚合理;科研成果与产业界相脱离,转化率低等问题。应注重大学和科学院系统的合作与分工,调整大学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加大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实现科研经费投入渠道的多元化;建立科研“全面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大学科研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的需要,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张翼  
学院治理是高校治理的重要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院治理上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典范,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本文分析了其学院治理的行政结构与学术结构,讨论学院治理内部的权力分配,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的领导角色和职责以及教授委员等组织的运行,总结了美国高校学院治理的具体模式和治理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显明  
近年来,山东大学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术立校办学理念,以学术追求为价值导向,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术本位回归,为学术创新和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结合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第一,确立学术立校发展战略,弘扬学术至上大学精神。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它的价值趋向与政府、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政府以服从为导向,以上级为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亚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重塑阶段。1947年,图书馆学教育家哈里特·贺维在丹佛大学图书馆学院实施“丹佛计划”,建立了一年制硕士教育项目。该教育模式在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争论。以丹佛模式为代表的一年制硕士项目在全美图书馆学院得到迅速推广,图书馆学学士学位逐渐取消。丹佛大学的图书馆学学制改革促进了1951年《图书馆学院认证标准》的产生,有利于缓解战后美国图书馆员的紧缺状况。在丹佛大学教育改革和1951年图书馆学教育认证标准等方面的推动下,硕士学位逐渐成为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主要学位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峰  靳希斌  
本文尝试从组织的文化信念、结构设计和权力运行三种视角对美、英、德三国的学院制组织模式进行考察。各国的学院制组织模式为我国的学院制改革可以提供以下启示:以"学术为本"、结构和权力运行的"上行"和"下行"机制、跨学科的学院组建模式、个人负责制与会议制相结合的组织体制以及趋于平衡的权力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伯璋  
随着社会变迁及知识本质的改变,大学中知识的生产、转化、传递也是一种权力的再现与再制,二者间的紧密关系,实际上影响着大学教育的目标、组织与结构、课程与教学。未来大学社群的成员在观念上,应摒弃知识一元化的思维,重新界定与认知知识;在制度方面,必须适度矫正学系过度分化的情形,加强学院合作与整合的能力,让学生能在一种具有协作机制相互观摩学习的学校文化中,获得基础、统整的知识,成为具有通识基础的专才;在课程的改革方面,未来通识课程应以“核心课程”的精神、“多元文化”的观点设计课程,面向多变而又充满创新契机的时代。培养新世纪所需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