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0)
2023(7297)
2022(6099)
2021(5838)
2020(5068)
2019(11935)
2018(11767)
2017(22428)
2016(12777)
2015(14830)
2014(15201)
2013(14841)
2012(14066)
2011(12931)
2010(13068)
2009(12217)
2008(12300)
2007(11611)
2006(10017)
2005(8774)
作者
(36755)
(31056)
(30828)
(29699)
(19460)
(14823)
(14431)
(12164)
(11528)
(10971)
(10458)
(10369)
(9845)
(9721)
(9677)
(9619)
(9438)
(9077)
(9060)
(8910)
(7716)
(7690)
(7428)
(7115)
(7111)
(7091)
(6974)
(6890)
(6319)
(6223)
学科
(53255)
经济(53103)
管理(33787)
(31734)
(26916)
企业(26916)
方法(26810)
数学(21789)
数学方法(21574)
中国(15409)
(14831)
业经(12692)
(12684)
(12476)
理论(11594)
(11122)
地方(10332)
教育(9662)
农业(9402)
(9347)
贸易(9346)
(9133)
(9050)
技术(7792)
(7552)
财务(7536)
财务管理(7515)
企业财务(7083)
(6986)
银行(6966)
机构
大学(192145)
学院(184122)
(73517)
经济(71771)
管理(69952)
研究(62986)
理学(60168)
理学院(59391)
管理学(58271)
管理学院(57905)
中国(44841)
(40574)
科学(38745)
(33344)
(31950)
(31582)
研究所(29046)
中心(28985)
(28721)
(28440)
师范(28231)
业大(27797)
财经(26697)
北京(25559)
农业(24928)
(24053)
师范大学(22857)
经济学(22625)
(22504)
(21917)
基金
项目(119439)
科学(93775)
研究(90063)
基金(84961)
(72768)
国家(72104)
科学基金(61411)
社会(57480)
社会科(53279)
社会科学(53256)
(47114)
基金项目(45390)
教育(43606)
(39937)
编号(38916)
自然(38105)
自然科(37217)
自然科学(37205)
自然科学基金(36547)
资助(33898)
成果(33895)
(27304)
重点(26818)
课题(26400)
(25353)
(25038)
大学(24802)
项目编号(23944)
教育部(23592)
创新(23109)
期刊
(80495)
经济(80495)
研究(57628)
中国(39131)
教育(31031)
学报(29981)
(28501)
(26961)
科学(26369)
大学(23410)
管理(22803)
学学(20285)
农业(19083)
技术(15281)
(13800)
金融(13800)
财经(13745)
图书(13279)
业经(12862)
经济研究(12707)
(11839)
问题(11046)
(10391)
技术经济(9619)
(9497)
理论(9405)
书馆(8975)
图书馆(8975)
(8619)
实践(8589)
共检索到27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春光  胡丽萍  黄文彬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观。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本文立足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教师作为知识人的角色,教师依赖的知识系统是教师知识,教师参与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教学、学习和研究等基本问题。最后指出知识社会学为教师角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理念,并且在教师教育研究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晓艺  杨立英  
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学科知识流动是指科研学者在共同的科研过程中,将相同或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设定恰当的计量指标,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以独著论文中的学科知识流动表现为基础,对比分析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学科知识在学科内与学科外的流动表现及其变化。最后对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在此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流动差异进行分析,展示各个国家药物化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流向及其研究动态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静美  
本文借用Becher的一个社会学分析框架,对管理学学科属性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的、软学科;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学科。针对管理学的这一学科定位,作者对管理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赵思喆  刘超  
[目的/意义]展现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揭示学科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法/过程]利用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依据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以下简称ISLS)为例,选择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时间段,建立三个数据集(施引文献集、原始文献集、被引文献集),利用双图叠加可视化的方式探析ISLS与其他学科在期刊层面的知识吸收过程;利用知识扩散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沿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师生关系演变,可以分为基于家庭教育的亲缘关系、基于官府教育的权力关系、基于行会教育的利益关系和基于学校教育的法定关系四个阶段;比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以及教育形式制约下的师生角色,进一步挖掘师生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及驱动力等。以史观今,从我国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演变轨迹中探讨现代师生关系的历史成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有能  丁楠  
简要介绍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及构建方法,通过对CSSCI2003-2005年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图书馆学关键词关联图、学科专家知识地图、学科交叉图等学科知识地图,并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来构建图书馆学关键词聚类树状图的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金红霞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程设计就是按照支配阶层的意志,对知识进行的社会选择和组织,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谋划活动。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并且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课程设计的产品——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各种课程文本,作为权力主体主导的社会谋划的产物,体现了支配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中的权力格局,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性。课程结构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社会标价,使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投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和精力,进而形成顺应社会支配阶层意识形态的知识结构。课程标准是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的法规,按照社会支配阶层的意志规定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与传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以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为视角审视,大学治理走过了自治主导型、管治主导型、共治主导型三种治理模式接续转换的历程,形成了内在逻辑、制度逻辑、结构逻辑不断融合的脉络。这一历史过程是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种社会形态所形成的权力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管理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和服务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向大学场域的映射。自治——内在逻辑规定大学的学术轴心,管治——制度逻辑规制大学的运作秩序,共治——结构逻辑实现大学的民主协商和权力制衡,三者共同形成和谐共生的治理生态,展示出以善治为目标逻辑的大学治理现代化图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夏正宝  
知识社会学是课程社会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社会学分析具有巨大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知识社会学中既有的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三大范式,即整体功能论范式、整体决定论范式及分层决定论范式的逐一述评,得出虽然它们都存在一些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但是这些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研究仍然有其独到与深刻之处,因此年幼的课程社会学注意吸收知识社会学的有关学术成果依然是有益和明智选择的结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牟冬梅  郑晓月  王萍  赵丹宁  李茵  
[目的]凝练社会网络分析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的研究范式,明晰研究方法,指明研究趋势。[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计量学界近5年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学科知识结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与对比。[结果]认为在该领域当前研究凸显两种研究范式,即从浅层次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表象法和深层次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法。[结论]文献计量学依旧是揭示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社会网络分析以此作为支撑进行知识结构的呈现和知识网络与知识地图的构建;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既可以从文献的表面特征间接揭示学科发展趋势、发现核心作者和核心思想等,也可以基于挖掘文献内容和内涵直接揭示学科知识流动、构建知识地图、发现隐性知识等;而从表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学科间知识交流日益频繁,从个体引文网络和整体引文网络入手,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知识流动进行量化分析,对“新文科”背景下该领域学科的守正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016-2020年23个学科450本期刊的论文引用关系为数据源,基于个体引文网络,从23个学科自身出发,根据学科互引关系确定模糊规则,利用Matlab进行模糊推理,确定学科知识固化程度;基于整体引文网络,运用“累积”的思想,计算学科知识累积流动率和累积影响力,根据知识流动情况划分学科类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语言学、体育学、法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较高,统计学综合知识固化程度最低;从整体引文网络视角分析,将该领域23个学科根据知识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累积影响力最大。研究发现“累积”思想对学科的评价效力优于直接引文分析,能够挖掘“隐藏”的学科知识流动潜在信息,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远仁  沈利生  
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相结合,以2000—2014年CSSCI收录数量经济学来源期刊的热点关键词、热点文献,以知识图谱形式展现我国数量经济学2000年以来的科研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知识来源等。同时,结合图谱找出对数量经济学学科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及他们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对把握数量经济学学科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学科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   李长玲   高峰   徐卫杰   李昊城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量化与评价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及话语体系构建。[方法/过程]首先,从研究持续性、均衡性、关注度三方面构建知识的学科归属度测度模型;其次,引入流体动能理论,基于归属度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输出动能模型,从知识输出密度和知识输出速度两方面综合识别此学科知识主要影响了哪些学科,进而分析目标学科影响力;最后,以图书情报学2017—2022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对比发现提出的研究方法较同类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并识别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是图书情报学影响的主要学科,法学等受图书情报学影响呈上升趋势,自然科学受图书情报学影响较小,尤其理科。由此,提出学科影响力提升策略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洪富  
高深知识是大学的基础性材料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由此大学、高深知识与社会之间就具有了内在的关联。这正是知识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从大学产生时代的中世纪至今,人类社会的知识类型经历了形而上学型知识和科学型知识,并正走向文化型知识。这些知识类型在大学中分别表现为普遍与自由知识、资本知识和协商知识。大学知识的演变,使得大学从理性大学转变为学术资本大学,如今又出现了民主大学的雏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