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1)
2023(2848)
2022(2227)
2021(2453)
2020(1897)
2019(4631)
2018(4742)
2017(7453)
2016(4744)
2015(5335)
2014(5398)
2013(4551)
2012(4137)
2011(3945)
2010(4156)
2009(3938)
2008(3947)
2007(3411)
2006(3253)
2005(3107)
作者
(10801)
(9093)
(9042)
(9018)
(5827)
(4355)
(4222)
(3658)
(3537)
(3269)
(3170)
(3136)
(3098)
(3017)
(2906)
(2753)
(2670)
(2648)
(2639)
(2637)
(2571)
(2256)
(2218)
(2190)
(2182)
(2140)
(2132)
(2047)
(1870)
(1811)
学科
(11270)
经济(11234)
管理(9954)
教育(7602)
(6985)
企业(6985)
(6726)
(6434)
中国(6412)
(5880)
理论(5043)
教学(4872)
体制(4600)
业经(4244)
(3950)
(3763)
研究(3474)
工作(3346)
(3293)
(2925)
(2846)
(2838)
银行(2838)
学法(2796)
教学法(2796)
(2790)
税收(2773)
(2746)
金融(2746)
(2745)
机构
大学(61755)
学院(53531)
研究(22547)
(18150)
管理(18070)
经济(17621)
中国(15482)
理学(14803)
理学院(14548)
管理学(14200)
管理学院(14058)
(13906)
教育(12688)
科学(12372)
(11927)
师范(11835)
(11206)
(10659)
师范大学(9820)
(9623)
研究所(9461)
北京(9362)
中心(8988)
(8337)
(8179)
财经(7669)
(7129)
(7068)
业大(6672)
研究院(6119)
基金
项目(31677)
研究(28407)
科学(25123)
基金(20763)
(17125)
国家(16897)
社会(16655)
教育(16065)
社会科(15520)
社会科学(15514)
科学基金(14402)
成果(13691)
编号(13145)
(12471)
(11040)
课题(10254)
基金项目(10146)
大学(9105)
(9004)
项目编号(8279)
(7695)
研究成果(7688)
资助(7631)
规划(7601)
(7538)
重点(7537)
自然(7402)
(7259)
自然科(7207)
自然科学(7205)
期刊
研究(26490)
(25597)
经济(25597)
教育(25134)
中国(20925)
(8824)
学报(8637)
大学(8248)
(8220)
管理(8089)
科学(7070)
图书(6404)
高等(5722)
学学(5548)
(5400)
金融(5400)
农业(5189)
高等教育(4911)
职业(4750)
技术(4603)
书馆(4547)
图书馆(4547)
财经(4193)
业经(3871)
(3753)
经济研究(3592)
(3162)
论坛(3162)
(3122)
情报(3070)
共检索到102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玉光  潘奇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科概念的解析提出学科的两种认知,即基于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学科认知和基于知识创造、问题解决的学科认知,并梳理了两种学科认知与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学科分类、学科建设规律和学科发展的内在矛盾在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中的作用,总结大学学术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学科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晓齐等在《教育研究》第3期撰文指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单位"一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国家组织社会成员进行生产的场所,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成员全面依赖于国家的福利组织。长期以来,我国大学都无一例外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基层学术组织也深深受到单位制度的影响,其运行模式在很多方面也难逃单位组织的逻辑。首先是功能合一性。这些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不仅仅是教学组织或科研组织,也是基层行政组织。其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基层学术组织仍然承担着类似于福利组织的一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洪波  
从组织变革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是一项行政政策驱动下由学校管理层计划的变革,作为组织成员的教师群体的认同与支持是确保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可能使教师群体感受到自我否定的危机、胜任力不足的压力、职业角色的超载以及关系网络的破坏,从而导致其对变革不同程度的抵制。针对这些潜在风险,高职院校要通过创造基于诊改的积极愿景,鼓励广泛、深入的教师参与,推行教师职业发展保障计划,形成鼓励变革的绩效评价导向,提升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等方面创设心理安全环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胜忠  刘怡  
生态型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新趋势。与此同时,传统企业如何通过生态型组织变革向生态型企业转型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以马云所创始的阿里巴巴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阿里巴巴集团生态型组织的构建始于企业生态战略,以组织结构变革作为手段和方式,根植于员工的企业强文化在变革中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对阿里巴巴生态组织构建过程进行分析梳理,识别和提炼出马云在生态型组织构建中体现的变革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斯令  
学科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系统的特有结构,学科组织是构成大学结构的基本单元。学科组织的逻辑架构与权力配置是大学内部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一、学科组织是大学内部制度设计的核心指向学科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系统的特有结构,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当各种高深知识以学科体系的形式在大学中繁殖生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大学的变革就是从大学到学科,再从学科到大学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制度层面上,学科的逻辑永远是分裂主义的,大学的逻辑则是多科主义的。学科分裂的逻辑导致了分科的大学,大学的多科主义则导致了学科的松散联合。今天大学变革的目标应是在跨学科学科与跨学科大学的制度框架下,使学科成为大学的学科,而不仅是在大学里的学科;使大学成为基于学科的大学,而不只是拥有某些学科的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大学学术权力自诞生以来随着大学组织—权力结构的演变,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权力运行逻辑。学术权力是因大学知识生产的需要而赋予一部分学者在学术场域中制订规则和分配资源的话语权力;学术责任和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是学术权力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大学"行政化"背后的体制弊端,造成了学术权力难以走出的困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的学科建设绝不仅是学科自己的事情,绝不能只是学科自己建设自己,而必须统筹规划,以大学本身为平台,主动构建学科之间、学院之间的合作共建。因为学科是大学的学科,学科建设当然要由整个大学来建设。只有将学科建设的逻辑融入到大学变革的逻辑当中才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冰莹  董维春  
大学的知识生产受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影响,分别要求以学术为本与适应社会需要。随着大学内外部制度环境变化,知识生产的契约关系及大学学术观内涵的改变,使大学知识生产传统的学术逻辑亦发生改变,变化后的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既有二元对立也有交叉融合,且二者在持续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逻辑平衡。要在回应学术逻辑的基础上兼顾市场逻辑,"学术性企业"将成为除传统大学类型之外大学发展的新向度;形成连续一体化的多维度制度安排,大学将与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等主体构成"四重螺旋"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新范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伟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洁   潘懋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胥秋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大学的组织结构阻碍了学科融合,亟待变革。国外著名大学的组织结构在促进学科融合方面有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世界著名大学第一层级的学科组织设置的包容性与综合性促进了基层学术组织的学科融合;英国古典大学的学院制对学科组织的分裂起到了平衡作用;本科教育机构和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分设,有利于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学者;建立各种形式的交叉学科组织能直接有效地推进学科融合。我国大学应尽快以学科群和学科门类为依据整合第一层级的院系组织,促进其内部的学科融合;在容纳多个学科的学院中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并进一步改进由大学一级直接统筹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醒  顾建民  
自大学组织诞生以来,知识演进经历了古代知识型、近代知识型以及现代知识型三个阶段。知识转型包容式的发展进路影响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路径,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点状式组织、树状式组织、矩阵式组织的发展变迁,其组织形态和职能不断丰富,组织结构也从封闭分立走向开放。再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包容式发展的变革路径,对于理性推进当下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颖晖   刘涵滨   王慧聪   廖锌超  
兴起于法国的企业教席,是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新现象。作为脱胎于传统讲座的新基层学术组织,它的突破表现在:组织理念从“自由探索”转变为“服务需求”、组织形式从“封闭”的常态化走向“开放”的非常态化、组织的学术质量控制从“同行评议”拓展到“外行参与”。探其根本,知识转型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在机理,企业教席的诸点突破是知识转型趋势下的历史必然。企业教席对当前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启示,一是要加快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体使命;二是要构建开放灵活的非常态化组织形式;三是要形塑以服务需求为基准的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大学各门学科地位差异的形成,源于不同主体建构的一整套评价标准。学者们按照专门化、规范化、理论化标准判定学科的学术地位;政府、大学和求学者等社会主体则根据各门学科对各自的功能意义对大学学科赋予不同的等级。在学科等级规范得到规定者和参与者的广泛认同后,等级标准遂演化为一种社会公意,控制着学科建设实践并将其制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