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1)
2023(5094)
2022(3966)
2021(4198)
2020(3099)
2019(7308)
2018(7408)
2017(11133)
2016(7707)
2015(9364)
2014(9746)
2013(8100)
2012(7594)
2011(6882)
2010(7377)
2009(6135)
2008(6142)
2007(5718)
2006(5032)
2005(4712)
作者
(17017)
(13984)
(13950)
(13500)
(9016)
(6770)
(6766)
(5579)
(5484)
(5435)
(4860)
(4638)
(4580)
(4456)
(4377)
(4376)
(4325)
(4212)
(4211)
(4007)
(3956)
(3616)
(3457)
(3390)
(3369)
(3233)
(3227)
(3088)
(3006)
(2900)
学科
教育(23378)
理论(14483)
教学(14253)
(14023)
经济(13996)
中国(13127)
管理(11125)
学法(7978)
教学法(7978)
(7953)
企业(7953)
(7586)
(6825)
方法(6087)
学理(5938)
学理论(5938)
思想(5867)
研究(5858)
政治(5561)
思想政治(5224)
政治教育(5224)
治教(5224)
德育(5179)
学校(4883)
业经(4845)
(4559)
(4483)
高等(4358)
(4245)
发展(4223)
机构
大学(98673)
学院(90735)
教育(34267)
研究(32712)
(28330)
师范(28179)
(23395)
管理(23318)
师范大学(23195)
(21640)
经济(20572)
理学(19595)
理学院(19150)
科学(18402)
管理学(18333)
职业(18115)
管理学院(18112)
技术(16744)
(16631)
中国(16448)
北京(16181)
(14914)
中心(13582)
研究所(13468)
(13406)
教育学(13127)
职业技术(12653)
(12156)
(11975)
技术学院(11582)
基金
项目(52359)
研究(51929)
科学(41447)
教育(36766)
基金(30014)
社会(27074)
成果(26502)
编号(26271)
社会科(25054)
社会科学(25048)
(23524)
(23495)
课题(23427)
国家(23047)
(21556)
(21211)
科学基金(19048)
规划(16576)
项目编号(15711)
研究成果(14784)
(14745)
(14414)
基金项目(14405)
大学(14256)
重点(13917)
(13549)
(13312)
年度(13030)
教育部(12973)
(12959)
期刊
教育(67627)
研究(42860)
中国(35562)
(26716)
经济(26716)
职业(16973)
技术(14995)
大学(11578)
学报(11151)
技术教育(10698)
职业技术(10698)
职业技术教育(10698)
(10029)
管理(9756)
高等(9671)
科学(9027)
图书(8606)
高等教育(8203)
成人(7727)
成人教育(7727)
(7589)
论坛(7589)
学学(7304)
(6986)
(6673)
书馆(6671)
图书馆(6671)
发展(5447)
(5447)
财经(5362)
共检索到15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怡清  
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温情和敬意,使大学外语情文并茂、形神兼备:语言文字是其"形",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其"神"。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包括以哲学为纲,把大学外语提升到语言哲学的高度;以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建立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以文化为源,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与文字的相遇,也是不同文化的相遇和相融。以《学好一门外国语》为例说明: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应勤则思:感悟敬业的文化特征;为学之道在于思:感悟文化自强精神;他身观我身:感悟跨文化交流魅力;君子之学美其身:感悟独特自立的文化价值。大学外语教学文化自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坚持"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但大学外语教师学术素养是文化自信教育的关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自形成以来,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被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所接受,正在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教学理论以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理论对进一步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平静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越发密切,在国际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语在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大学生成为未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力军。加强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素质已成为大学外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志瑜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由于缺乏良好的实训语言环境、系统的外语教学理论、切实可行的外语教学方法以及较好的外语教材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高校外语教学效果不佳。虽然高校外语教学积极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毕竟中西文化与生活习俗差异较大,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由荣定芳和主智象老师编写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一书,深入探讨了外语教学所涉及的实践方法方面的问题。该书在汲取当代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晓洁  
语码转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两种或多种方言之间、一种语言里的不同风格之间、语言与方言之间等做频繁的转换的语言行为。人们的日常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从本质上来说,无时无刻不包含着语码转化的因素,其中包含着语音、词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等方面的转换。即使在同一种语言文化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方言、文化习俗、思想观念,人们之间的交际也蕴含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淑慧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按照由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最终达到文化自信的逻辑,强化高校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施中的主体地位,选择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辉  
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外语教师专业教学与自身发展理论研究,得到了外语界的高度重视,大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很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如综合性地探讨外语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新形势下外语教师采取的自我提升措施、优秀外语教师所具有的特质、大学外语教师教学反思与实践实证研究等。当前应该基于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现状,结合大学外语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对象、学术环境、科研经历等各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路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要求外语学习者能够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许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交际又不可离开文化,因此,将跨文化意识引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阐述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为如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出一些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玲  
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国文化内容的陌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挖掘现行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下足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功夫。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加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证明是一条有效路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中文化不可缺位,大学阶段英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土文化的重要地位,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和外语学习者中存在的"中国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炳钧  刘邦凡  
目前我国研究生外语教育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 ,必须以素质教育观去指导改革和实践 ,主要应从思想、内容、教与学、考试功能、办学条件、学生差异等几方面去体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教学在文化之中,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但是,关于究竟什么是教学文化,它的意义何在,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应该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等问题,学者们却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刊编发教学论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艳  
我国各行各业与世界的接轨需要大量的外语交际人才,尤其需要懂得外国文化的外语交际人才,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由张红玲教授撰写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可谓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专著。作者从外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出发,阐明了在英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形式之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