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5)
- 2023(15905)
- 2022(13766)
- 2021(13063)
- 2020(10911)
- 2019(25182)
- 2018(24856)
- 2017(47837)
- 2016(25956)
- 2015(29456)
- 2014(29267)
- 2013(28141)
- 2012(25353)
- 2011(22747)
- 2010(22468)
- 2009(20540)
- 2008(19806)
- 2007(17103)
- 2006(14755)
- 2005(12574)
- 学科
- 济(96633)
- 经济(96488)
- 管理(78087)
- 业(71379)
- 企(60908)
- 企业(60908)
- 方法(46696)
- 数学(40710)
- 数学方法(40130)
- 财(28110)
- 中国(25938)
- 农(25668)
- 业经(22379)
- 制(21112)
- 学(20425)
- 务(18038)
- 财务(17960)
- 财务管理(17921)
- 地方(17906)
- 理论(17795)
- 企业财务(16993)
- 农业(16888)
- 贸(16863)
- 贸易(16856)
- 易(16385)
- 和(15956)
- 技术(15921)
- 环境(15648)
- 教育(14950)
- 体(14891)
- 机构
- 大学(361119)
- 学院(355396)
- 管理(142931)
- 济(139021)
- 经济(135977)
- 理学(124964)
- 理学院(123585)
- 管理学(121255)
- 管理学院(120593)
- 研究(112808)
- 中国(82249)
- 京(75030)
- 科学(69261)
- 财(65729)
- 所(53981)
- 财经(53048)
- 农(52379)
- 业大(52371)
- 中心(51765)
- 江(50343)
- 研究所(49262)
- 经(48317)
- 范(48108)
- 师范(47682)
- 北京(46830)
- 经济学(42333)
- 院(41751)
- 农业(40827)
- 州(40660)
- 财经大学(39838)
- 基金
- 项目(250691)
- 科学(198329)
- 研究(185767)
- 基金(182483)
- 家(157555)
- 国家(156265)
- 科学基金(135791)
- 社会(117590)
- 社会科(111310)
- 社会科学(111281)
- 省(97653)
- 基金项目(97219)
- 自然(88046)
- 教育(87173)
- 自然科(85997)
- 自然科学(85978)
- 自然科学基金(84396)
- 划(82203)
- 编号(76058)
- 资助(74242)
- 成果(61790)
- 部(55941)
- 重点(55798)
- 创(52586)
- 发(52085)
- 课题(52042)
- 大学(48971)
- 创新(48936)
- 教育部(48775)
- 制(48708)
- 期刊
- 济(146555)
- 经济(146555)
- 研究(104972)
- 中国(66281)
- 学报(55088)
- 管理(51931)
- 财(51350)
- 科学(50113)
- 农(47230)
- 教育(46923)
- 大学(43950)
- 学学(40272)
- 农业(32749)
- 技术(31190)
- 融(27039)
- 金融(27039)
- 财经(25877)
- 业经(24434)
- 经济研究(23190)
- 经(22068)
- 问题(18952)
- 图书(18642)
- 科技(17320)
- 理论(16953)
- 版(16709)
- 技术经济(16095)
- 业(16013)
- 实践(15560)
- 践(15560)
- 现代(15266)
共检索到50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卓
从权力、组织结构与合法性基础三个方面分析大学声誉制度的来源、特点和形成。在权力与大学声誉制度的来源上,大学声誉源于卡里斯玛权威,与权力没有正相关;权力会对大学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大学声誉对权力也能产生反作用。在组织结构与大学声誉制度的特点方面,大学组织的声誉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内部不对称性、"名实不符""边缘化"现象。在合法性基础与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方面,参与度、专业化和独立性与大学声誉制度的形成密切相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符琼霖
荣誉教育是美国现代大学精英本科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探寻荣誉教育发展演变的制度逻辑,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梳理荣誉教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过程,可见荣誉教育发展是在宏观经济、国家战略与治理结构等制度环境的约束下,关键行动者遵循特定的选择路径,进而采取行动策略的结果。总体上,美国现代大学荣誉教育的历次发展呈现出以高校为主体的制度发展逻辑。分析荣誉教育的发展脉络,启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仅应当关注并推动深层次的教育体制变革,允许市场等多种力量作用的发挥,更要从根本上重视并培养高校的自主性,发挥关键人物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荣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江红 李继娜
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声誉这一非正式社会制度是维持组织良性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组织声誉制度的塑造过程是组织在其利益相关群体中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的过程。本文以武汉市正丰洪山菜薹专业合作社为例,立足社会承认逻辑这一制度学派的解释逻辑,从组织的制度合法性机制、社会地位合法性机制和文化合法性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来探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声誉制度塑造过程,从而为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声誉塑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关键词:
学术权力 制度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贤跃
目前在国内推行有限合伙制尚有制度缺陷和制度真空,法律仅能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很多方面还要依靠声誉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沈红波 李晓强 宗赟
科创板作为试点推行注册制,在询价定价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券商跟投”等制度创新。本文从投资银行声誉角度出发,研究了科创板的跟投制度对新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主板,科创板公司IPO抑价率显著更低,定价效率更高;(2)科创板公司中,投资银行的声誉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显著降低IPO抑价率;(3)在跟投的制度背景下,投资银行同时也是“投资者”,跟投比例越高,其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更少;(4)进一步,对于高跟投比例的科创板公司,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和市场的健康运行相辅相成,应强化投资银行在IPO过程中的信息认证功能,并通过跟投制度形成对投资银行定价的市场约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郑建明
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和收费溢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影响声誉机制功能的发挥,较好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产生的收费溢价为20.8%,而较差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溢价仅为7.8%。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检验与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前后模型结构稳定性的检验结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审计声誉机制 收费溢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义
大学教学改革是大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但在不同阶段,其内涵有所不同。当前,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阶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大学教学改革目前存在观念不深、理论不强、制度不新的问题。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主要原因是新制度供给不足和对旧制度的依赖问题。大学教学改革需要从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制度、营造制度环境和研究制度理论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改革 新制度主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声誉激励作为一种隐性的激励机制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和物质激励起替代作用。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声誉能使企业家获得远期收益。本文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说明声誉激励的作用,并用博弈论来说明声誉激励机制起作用的机理,以此探询建立声誉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激励 声誉 博弈 企业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志刚
声誉制度(the reputation institutions)是介于单纯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声誉(reputation)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国家司法系统之间,或者依靠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志军
一般的声誉理论表明,制度是投资银行声誉建立和功能发挥最重要的保证机制。在证券发行博弈中,对投资银行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主要是证券发行制度。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演变过程,随着发行制度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投资银行在股票发行市场的功能也不断演化;相对而言,以"连带担保"责任为核心的保荐制度的推行,使得对投资银行的责任追究具备了可操作性的制度基础,为投资银行声誉激励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的保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红斌
解决政府官员道德风险问题的办法是对官员进行激励与约束,声誉制度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政府官员声誉激励的主要障碍是政府官员缺乏对未来利益的心理预期、政府官员信息披露不充分、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行为排斥乏力。建立政府官员声誉激励制度,要制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划改革官员职务晋升制度,完善官员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官员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加大惩处力度,营造一个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家明 廖益
学年学分制是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制度模式。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该模式是过渡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制度创新,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结构的供给与需求的暂时均衡。现实的中国国情、社会经济、教育模式、办学资源实际决定了制度均衡的状态。从自主选择+有限选择、班导师制+辅导员制、班级授课制+课程班级制、专业注册费制+课程学分费制、学分认定制+学分转换制五个方面,探讨中国学年学分制的正式制度创新,有利于构建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内部制度改革产生"连锁效应"。
关键词:
学年学分制 论争焦点 现实基础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甲凤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利益"是组织起源与转型的驱动力。研究组织变迁要在一种宏大的权力关系网络中进行,既要承认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变革行为的制约,也要关注组织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零星探索到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散的情况来看,其制度化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的渐进式革新过程,其中有三个权力中心对大学组织变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体就是在这种制度性利益的建构中推动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制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