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8)
2023(2396)
2022(1893)
2021(1754)
2020(1428)
2019(3119)
2018(2910)
2017(5070)
2016(3100)
2015(3673)
2014(3499)
2013(3050)
2012(2661)
2011(2535)
2010(2472)
2009(2178)
2008(2048)
2007(1902)
2006(1591)
2005(1348)
作者
(7184)
(6283)
(6133)
(5975)
(3866)
(2916)
(2760)
(2363)
(2350)
(2225)
(2058)
(1993)
(1939)
(1892)
(1875)
(1835)
(1824)
(1822)
(1796)
(1784)
(1524)
(1435)
(1402)
(1401)
(1400)
(1375)
(1367)
(1362)
(1255)
(1231)
学科
(10326)
经济(10314)
管理(7472)
(6141)
方法(5217)
(4838)
企业(4838)
数学(4821)
数学方法(4799)
教育(4574)
中国(4452)
(2814)
理论(2520)
教学(2425)
(2286)
业经(2155)
政治(2115)
思想(2104)
(2086)
贸易(2086)
德育(2072)
思想政治(2072)
政治教育(2072)
治教(2072)
(2028)
环境(1942)
技术(1838)
地方(1681)
产业(1650)
农业(1634)
机构
大学(44127)
学院(38240)
(16329)
经济(16003)
管理(13853)
理学(12612)
理学院(12441)
研究(12233)
管理学(12109)
管理学院(12033)
(8408)
(7465)
中国(7102)
(6975)
师范(6940)
科学(6541)
财经(6503)
教育(6219)
(6073)
经济学(5940)
师范大学(5658)
经济学院(5561)
(5560)
中心(5322)
业大(5247)
北京(5195)
财经大学(5049)
(5035)
(4786)
(4780)
基金
项目(28308)
科学(23338)
研究(22258)
基金(20905)
(17457)
国家(17304)
科学基金(15565)
社会(15342)
社会科(14635)
社会科学(14632)
教育(12245)
(11164)
基金项目(11039)
(9583)
自然(9146)
自然科(9003)
自然科学(9002)
自然科学基金(8843)
编号(8572)
大学(8282)
资助(8199)
成果(7510)
(6956)
课题(6617)
国家社会(6521)
(6514)
教育部(6491)
重点(6405)
人文(6241)
规划(5892)
期刊
研究(16101)
(14114)
经济(14114)
教育(13777)
中国(9739)
大学(6318)
学报(6186)
(5415)
科学(4751)
管理(4656)
学学(4403)
(4059)
高等(3844)
财经(3496)
高等教育(3269)
(3119)
农业(3065)
经济研究(3042)
图书(2818)
(2514)
金融(2514)
技术(2469)
业经(2224)
书馆(2184)
图书馆(2184)
成人(2026)
成人教育(2026)
问题(2016)
职业(1992)
(1962)
共检索到57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深圳大学城坐落在深圳南山西丽湖畔,占地1.45平方公里,是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由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2000年8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建伟  
本文主要以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城为例进行分析。国外将“大学城”视作自然形成的教育现象,很少有专门的研究,对大学城的关注也侧重于大学城如何实现与社区的融合、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的互动发展,以及大学城的发展规划等方面。我国过去对国外教育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大学城”。其实,大学城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对目前我国正在兴起的建设“大学城”(高教园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余学敏  
建设大学城是能够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两种模式很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建设大学城必须考虑六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即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教育教学保证体系、运行管理支撑体系、后勤服务体系和服务对象体系。同时 ,对大学城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认识问题、投资主体利益回报问题、师资队伍的短缺补充问题、生源的可持续性问题、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与入住大学城的关系问题、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共享问题、如何形成特色问题和安全保障问题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希胜  章仁彪  白庆华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出现种种问题,以致引人深思其种种原因。与大学的服务和交往功能相适应的创业型大学则是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或目标,而实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互动协作是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高新发  胡赤弟  张慧洁  
大学城是以大学为主体 ,主要由企业投资 ,政府协调、指导 ,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枢纽。大学城将是高等学校成为经济社会中心的重要基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慧英  夏勇  
大学城公共图书馆是随着大学城的发展而出现的图书馆新类型。文章阐述、分析了大学城公共图书馆的概念、模式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机制、经费、技术等方面保障大学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实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海苓  周铭梅  
大学城的文化形成过程与传统大学和城市社区有较大差异,大学城学生也具有不同于传统大学学生的文化需求特点。本文借鉴城市社会学中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社会互动理论,依据广州大学城500名学生的实证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城文化"视角分析了大学城学生文化需求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学城学生文化需求由四因素构成;"基于学习资源共享的文化互动需求"是最重要的文化需求特征且满足度最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艾新革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大学城建设的目标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障碍因素分析,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从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建设技术平台和文献保障体系以及交通、资料回收信用保障等方面入手,构建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内容,为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茂乐  李艳艳  
通过对厦门市集美大学城周边区域各因素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和总结,依托大学城的先天优势并合理利用区域内不同特点的高校资源,提出"一校一特点,一村一文化"的发展理念,探索有效规划和统筹大学城周边村镇文化的发展途径与改善策略,旨在改变中国大学城与周边区域"有关系、少联系"的普遍局面,提升大学城周边村镇发展潜力,形成"同城化"效应,从而构建大学城和周边村镇协调发展的双赢新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元青  薛东前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共同作用的地区,也是城乡矛盾凸显的地区。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国内大学城的主要地域载体,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对其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城市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西安西部大学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城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2)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之间存在用地矛盾、交通问题以及"城中村"隐患等不协调音符。最后,对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谢萌秋  
近年来我国大学城的土地粗放利用现象比较普遍。以广州大学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大学城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各高校的综合得分来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及有关省市《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指标》等地方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对广州大学城某高校用地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大学城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玲  
运用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大学城体育资源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大学城在体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办学理念、教育体制、高校债务等问题,以及体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缺乏运作平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现体育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如树立共享理念、加强校际合作、倡导科研共赢、创建共享平台、多重模式共建、分步实现共享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振华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并根据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特点及用户对外文期刊信息需求的特点,提出大学城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志杰  
我国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一股异地办学热潮,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邀请一些国内著名高校去办学。伴随着异地办学,大学城、多校区办学也在同期频繁出现。三者在办学动因、办学目标、办学主体等方面存在着相同与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