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0)
- 2023(15165)
- 2022(12927)
- 2021(12138)
- 2020(10256)
- 2019(23267)
- 2018(23139)
- 2017(44018)
- 2016(24085)
- 2015(27154)
- 2014(26908)
- 2013(26366)
- 2012(24224)
- 2011(21378)
- 2010(21541)
- 2009(20162)
- 2008(20127)
- 2007(18170)
- 2006(16018)
- 2005(14170)
- 学科
- 济(96924)
- 经济(96803)
- 业(93398)
- 企(84620)
- 企业(84620)
- 管理(84617)
- 方法(43934)
- 数学(34159)
- 数学方法(33733)
- 业经(31042)
- 农(29855)
- 财(29473)
- 中国(25294)
- 技术(22293)
- 务(21923)
- 财务(21859)
- 财务管理(21833)
- 农业(21080)
- 理论(20692)
- 企业财务(20666)
- 制(18779)
- 和(18461)
- 学(18374)
- 地方(18281)
- 划(16778)
- 贸(16493)
- 贸易(16479)
- 策(16135)
- 易(15970)
- 教育(14458)
- 机构
- 大学(343122)
- 学院(341847)
- 管理(140818)
- 济(133671)
- 经济(130734)
- 理学(121611)
- 理学院(120297)
- 管理学(118268)
- 管理学院(117644)
- 研究(107336)
- 中国(82068)
- 京(73585)
- 科学(67220)
- 财(61887)
- 农(55548)
- 所(53148)
- 江(51411)
- 业大(51085)
- 财经(49348)
- 中心(48817)
- 研究所(48079)
- 北京(46367)
- 经(44803)
- 范(44589)
- 师范(44218)
- 农业(43571)
- 州(41529)
- 院(39133)
- 经济学(38331)
- 商学(37716)
- 基金
- 项目(228705)
- 科学(181198)
- 研究(169980)
- 基金(165314)
- 家(142291)
- 国家(140978)
- 科学基金(123265)
- 社会(106751)
- 社会科(101057)
- 社会科学(101031)
- 省(91238)
- 基金项目(88178)
- 自然(80243)
- 自然科(78470)
- 自然科学(78453)
- 教育(77904)
- 自然科学基金(77085)
- 划(75035)
- 编号(69619)
- 资助(67096)
- 成果(56274)
- 创(51602)
- 重点(50127)
- 部(49672)
- 发(48417)
- 课题(47553)
- 创新(47294)
- 业(44396)
- 大学(44063)
- 项目编号(43882)
- 期刊
- 济(152024)
- 经济(152024)
- 研究(102757)
- 中国(68180)
- 管理(57048)
- 农(52062)
- 学报(51722)
- 财(49858)
- 科学(48471)
- 教育(44559)
- 大学(40862)
- 学学(37319)
- 农业(36579)
- 技术(31676)
- 融(27587)
- 金融(27587)
- 业经(27183)
- 财经(24325)
- 经济研究(22723)
- 业(21127)
- 经(20865)
- 问题(19261)
- 技术经济(19172)
- 图书(18819)
- 科技(18549)
- 现代(16967)
- 理论(16212)
- 商业(15773)
- 版(15670)
- 财会(14971)
共检索到508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蓉晖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愈来愈成为创新产业集聚的中心。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作用表明,大学主动与业界互利合作,能充分发挥其作为"知识服务平台"的作用,把不同方向的人们聚拢来,将隐性知识从一个网络传播到能让它拥有更大价值的另一个网络,从而激发出创造力。在创业社区的形成过程中,研究能力强大的著名大学是关键因素之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腾彬 曹学艳 李雪梅 邹洁 何坚
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急缺专业市场情报的分析与指导。图书馆是高校知识与情报的汇集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市场情报咨询服务和项目评估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早期市场分析,发布热门创新项目、热门创业技术指南,能够对大学生的创业思路进行修正,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指明方向,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作为非盈利第三方,图书馆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市场情报咨询服务和产业化评价,能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创业市场的无限活力。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创新创业 市场情报 咨询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一方面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必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一方面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必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同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琳琳
在我国当前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比显得有点落后和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实现创业型的勤工俭学模式,突破高校目前在创新创业方式上的瓶颈。以创新创业的新一轮模式,更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从而以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自主独立,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政府 大学生 高校教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吉林大学中以创新创业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教授等中外专家共同发起设立,中、以、荷三方专家共同管理,吉林大学和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李政教授担任中心创始主任,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将军和诺贝尔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教授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中心顾问委员。中心的成立不仅得到国家和吉林省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还得到以色列政府部门、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及IDC Herzliya等机构的积极参与。中心主要定位于研究比较中国、以色列等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鹤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就业问题以及束缚我国创业创新发展的双创文化缺失问题。"双创"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即创业创新的主体问题。创业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才只有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要采取市场和政府相协作的人才集聚模式,满足人才发展的各级需求,吸引、培养人才并且真正留住人才。
关键词:
人才集聚效应 人才集聚模式 人才发展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鹤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就业问题以及束缚我国创业创新发展的双创文化缺失问题。"双创"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即创业创新的主体问题。创业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才只有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要采取市场和政府相协作的人才集聚模式,满足人才发展的各级需求,吸引、培养人才并且真正留住人才。
关键词:
人才集聚效应 人才集聚模式 人才发展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大学生创业率低,成功率也不高。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能否体现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自身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努力探索,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盲动"现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技术创业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偏低等问题。文章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师资队伍,搭建宽口径平台,营造宽松环境,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注重科技成果在创业活动中的运用,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成果转化 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琳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稳定就业,对于为我国储备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成就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下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文章提出了创新创业助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全面深化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拓宽就业领域,促进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化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就业机制间联动,完善保障服务制度;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就业难 “互联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继东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以国策的形式已进入社会发展建设的历程中,大学生则是"双创"实践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双创"实践需要契机与平台,而微信则具有传递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精炼性、快捷性,使用者的异质性、主动性、强弱关系并存性的功能。基于微信平台创业创新空间的宽松性、微信延伸平台的多样性,微信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绝佳平台。
关键词:
微信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秀冬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举措。针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思考,探索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