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401)
2022(7855)
2021(7261)
2020(5779)
2019(13100)
2018(12775)
2017(23617)
2016(13454)
2015(15241)
2014(15110)
2013(14717)
2012(14221)
2011(13152)
2010(13577)
2009(12213)
2008(12024)
2007(10765)
2006(9685)
2005(9243)
作者
(39372)
(32864)
(32592)
(31032)
(21131)
(15860)
(14996)
(12759)
(12413)
(11995)
(11145)
(10859)
(10833)
(10641)
(10425)
(9998)
(9808)
(9646)
(9606)
(9301)
(8437)
(8263)
(7858)
(7578)
(7544)
(7479)
(7371)
(7243)
(6824)
(6600)
学科
(54488)
经济(54424)
(28958)
管理(28369)
(21029)
企业(21029)
中国(20434)
地方(18134)
方法(16136)
(15330)
数学(13303)
数学方法(13162)
(12880)
金融(12880)
业经(12799)
(12186)
(11579)
银行(11560)
(11499)
贸易(11488)
(11335)
(11086)
农业(10676)
(10651)
(10197)
地方经济(10144)
(10100)
教育(10057)
理论(8931)
技术(8643)
机构
大学(189866)
学院(185159)
研究(75253)
(74399)
经济(72634)
管理(60719)
中国(55136)
理学(50494)
理学院(49691)
管理学(48678)
管理学院(48316)
科学(45711)
(42507)
(39732)
研究所(35910)
(35351)
(35004)
中心(32462)
(30425)
师范(30115)
(29669)
北京(27908)
农业(27733)
业大(27154)
(26956)
财经(26658)
(24431)
师范大学(24356)
(24229)
经济学(22909)
基金
项目(116664)
科学(91120)
研究(87552)
基金(81485)
(71535)
国家(70852)
科学基金(58714)
社会(53957)
社会科(51113)
社会科学(51099)
(46675)
基金项目(41873)
教育(41532)
(40453)
自然(36191)
编号(35524)
自然科(35367)
自然科学(35357)
自然科学基金(34702)
资助(33070)
成果(32004)
(31203)
课题(27320)
重点(27308)
(25551)
发展(25005)
(24619)
(24554)
(24086)
大学(23364)
期刊
(91347)
经济(91347)
研究(66188)
中国(48078)
教育(35831)
(34493)
学报(32476)
科学(28137)
大学(25179)
(25050)
管理(24025)
农业(23937)
(22871)
金融(22871)
学学(21979)
业经(15151)
经济研究(15052)
技术(14608)
(13199)
财经(13189)
国际(12662)
图书(12153)
问题(11951)
(11668)
(11445)
世界(10842)
(9481)
论坛(9481)
书馆(9353)
图书馆(9353)
共检索到31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大学国际性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自大学诞生时即已附着于大学,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大学国际性是一个时代范畴,同时又具有较大程度的永恒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荣  
德国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表现为公法人制度对大学自治的维系、恪守与保障,旨在建构国家监督与大学自治的动态平衡与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公立大学在传统上被赋予公法社团与公营造物的双重法律地位,形成学术自治与国家管制并存的双重集权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调控模式被部分引入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被重新诠释。形塑国家规制、学术自治、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与竞争机制五种治理机制良性互动的"治理均衡器",构成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现代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长乐  
教育领域中目前流行的大学制度理论,并非是具有超越或进步性质的创新性理论,而是将现在大学制度包装成现代大学制度的诠释性理论,本身并不具备新理论的品质。该理论的产生并不是理论创造的结果,而是理论诠释或包装的结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社会传入教育领域中的"政治安全"原则,在精神上抑制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活动。二是由"政治安全"衍生出的诠释性研究,变成了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传统,在研究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三是大学领导人作为大学代言人的体制和传统,使他们的个人偏好变成了大学制度的趋向,而他们是当然希望现实制度不变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Mauris Van Rooijen  朱岩  刘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大学课程作为学习科目与具体内容的"自明性",受到知识解释多元化和学生发展需要多元化的双重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课程逐渐被理解为借助学术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帮助学生建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经历的过程。在多学科视野中,大学课程既可理解为一种政治、一种消费,也可理解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就教育属性来说,大学课程是一个实践系统,具有一套程序规范,表现为一种集体行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桂兰  
“攀高”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在办学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下出现的怪现象。大学办学定位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但在某一时段内,大学需要一个科学且相对稳定的定位。“标杆管理”为重新诠释大学办学定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先“标杆”后“管理”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找到大学在某一阶段的办学定位。标杆管理的精髓是“持续标杆”,它可以使大学办学定位持续改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承英  
80年代末,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快与其他国家争夺科技人才.认真地分析研究国际间科技人才竞争战略.并据此提出我们可行的竞争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会球人才短缺,科技人才的跨国流量加大进人90年代,在迎接21世纪技术挑战的同时,美、日等发达国家面临着科技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特别是高水平科技人才的短缺, 已成为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到1996年美国将缺少4.5万名受过科技训练的大学生; 到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缺少45万.另外,从1995~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承英  
8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快与其他国家争夺科技人才。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间科技人才竞争战略,并据此提出我们可行的竞争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承英  
发达国家的人才国际性争夺及我们的对策湖南省常德市人事局王承英8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在以各种方式加快与其他国家争夺科技人才。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间科技人才竞争战略,并据此提出我们可行的竞争对策,具有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江声皖  廖结林  
电大入学教育和美国大学FYE同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对新生所表达的关注度相近;其"适应性转变"难度接近。同时,两者也存在着许多区别,如概念讲述与注重体验的区别;纳入与融入的区别;速成培训与逐步养成的区别;压力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区别;层层衰减与形成合力的区别,等等。基于这样的异同,本文提出了三条改进电大入学教育的原则性建议:以"入学教育"为主题,在全系统开展讨论,以期取得共识;变"入学教育"为"第一年教育";成立"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凌美秀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与本质,一切阅读都是经由理解实现的。这一点决定了诠释学的根本任务。鉴于目前国内的阅读学研究在有关阅读学学理构建上存在的先天性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挖掘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以丰富和深化阅读学研究的学理基础。本文试图从对阅读之本质的理解以及共同构成阅读的三个有机相联的基本要素——读者、文本、阅读过程及其相关理论等方面,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予以梳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硕旺  洪成文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CHE)是1994年由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发起成立的非官方智囊机构,主要负责大学排名工作。2007年,CHE开发出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两项中心工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维度,制定出涵盖教授、青年教师、学生、服务和管理、课程提供、毕业生以及大学国际声誉等核心指标的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德国CHE的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质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近代德国大学以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和注重科学研究的风气而闻名于世。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各国纷纷按照德国大学的榜样改造本国的高等教育,其中尤以美国的改革最富有成效、最引人注目。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无疑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敬峰  
缘于《大学》在朱子哲学体系建构中的肯綮地位,从《大学》入手探究朱子学便成〈四书大全〉说》,55—59岁作《礼记章句》,61岁作《四书训义》,66—70岁作《四书笺解》,诸书关学》注本,揭示出船山由批评到依违,再到推衍、发越和卫道朱子的特质,成为厘清和衡定船山与船山与理学主流学派的关系,乃至把握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的走向不无裨益。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敬峰  
在《大学》成为“朱、王之争”风暴眼的境遇下,由《大学》而入回应“朱、王之争”已然成为中晚明以来学者共享的学术途辙。作为晚明东林学派的集大成者,高攀龙同样借助对《大学》的诠释介入晚明的全国性学术议题“朱、王之争”,以“尊奉崔铣改本《大学》”“辩难阳明”以及“推阐朱子”的学术取向,开辟出根柢朱子、批判吸收阳明的回应模式。这一模式深刻影响了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和学风递变,表征出晚明“朱、王之争”的学术态势渐趋由阳明学独盛向朱子学日兴转进,从而为朱子学在清初的复兴起到先导之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