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0)
2023(2168)
2022(1897)
2021(1984)
2020(1645)
2019(3874)
2018(3975)
2017(6934)
2016(4301)
2015(5179)
2014(5069)
2013(4498)
2012(4138)
2011(3729)
2010(3592)
2009(3110)
2008(2823)
2007(2468)
2006(2130)
2005(1706)
作者
(9475)
(8003)
(7842)
(7431)
(5018)
(3917)
(3785)
(3163)
(3012)
(2897)
(2803)
(2546)
(2541)
(2528)
(2352)
(2329)
(2293)
(2271)
(2247)
(2177)
(1919)
(1911)
(1906)
(1867)
(1809)
(1773)
(1746)
(1746)
(1721)
(1658)
学科
(10834)
经济(10821)
管理(7709)
(5926)
教育(5231)
地方(5194)
(4542)
中国(4220)
(3999)
企业(3999)
教学(3582)
理论(3292)
农业(3230)
方法(3141)
数学(2653)
业经(2645)
数学方法(2622)
政治(2372)
思想(2296)
思想政治(2265)
政治教育(2265)
治教(2265)
德育(2261)
工作(2139)
环境(2068)
地方经济(2051)
学法(2050)
教学法(2050)
研究(1980)
(1975)
机构
大学(50013)
学院(46225)
管理(15546)
研究(15342)
理学(13327)
理学院(13051)
(12741)
管理学(12666)
管理学院(12567)
经济(12194)
(11650)
(10354)
师范(10319)
中国(10250)
科学(10077)
师范大学(8353)
教育(8051)
(7973)
中心(7514)
北京(7267)
业大(7138)
(6892)
(6695)
(6529)
(6223)
研究所(6105)
(5802)
技术(5493)
农业(5357)
职业(4897)
基金
项目(32219)
研究(27169)
科学(25147)
基金(20859)
(17050)
国家(16825)
社会(15262)
科学基金(14643)
(14364)
社会科(14184)
社会科学(14179)
教育(14124)
编号(12628)
基金项目(11988)
(11972)
成果(11132)
课题(9539)
自然(9157)
自然科(8885)
自然科学(8884)
自然科学基金(8696)
大学(8578)
(8483)
资助(7683)
规划(7331)
(7190)
项目编号(7165)
重点(7065)
(6967)
(6796)
期刊
研究(17530)
教育(17336)
(16116)
经济(16116)
中国(14184)
(6355)
学报(6259)
大学(6040)
科学(5707)
图书(5105)
(4915)
农业(4670)
管理(4343)
高等(4224)
技术(4068)
(3940)
学学(3924)
资源(3810)
书馆(3792)
图书馆(3792)
高等教育(3520)
职业(3421)
业经(3092)
(2741)
城市(2665)
(2457)
论坛(2457)
科技(2395)
成人(2372)
成人教育(2372)
共检索到74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长乐在《大学教育科学》第2期撰文指出,任何社会活动都有目的。大学的活动也不例外。大学目的作为大学活动的思想出发点及精神主导。与社会上任何事物的目的一样。是大学活动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学自己的目的是大学立足于自己的教育使命和活动规律基础上的自觉意识。不是大学外部的任何要素强加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学只能以自己的目的为目的。第一,大学以自己的目的为目的.才能始终拥有稳定的教职观念和精神主旨.才能始终有自己的主心骨.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所动摇。坚定地履行自己以学生健全人格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使命。第二,大学以自己的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理想的大学教师评价应强调该职业具有的三个特性,然而,现实的大学教师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错位。大学教师评价必须明确两个理论基点,即:"学术>科研","发展>发表"。大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教师个人发展、学科学术发展、大学组织发展的"三合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华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纽曼以其《大学的理想》一书奠定了他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伟大地位。其中纽曼有关大学目的和大学功能的思考对于如今深陷功利狂潮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纽曼关于大学目的和大学功能的思想是基于他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他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 ,由此 ,他提出了大学的目标分层理论 ,从世俗的智力和社会应用以及超社会性的宗教等三个维度来建构他的大学目的论。同样是从大学“传授普遍知识场所”的本质性界定出发 ,纽曼提出大学的基本功能应定位于教学 ,而不应立足于科研 ,更不能以科研来代替教学 ,因此 ,他提出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功能性定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凯瑟琳·埃尔金  李雁冰  
教育应追求怎样的目的?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教育哲学问题。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繁盛"为教育的目的,"繁盛"意味着获得普遍的、惟一的善。启蒙运动以后,善的观念发生变化,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善的观念,人性繁盛的方式开始走向多样化。当代哲学家罗尔斯认为,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形成他们自己的善的观念,而且还要发展人们追求自己的善的能力。经济学家、哲学家阿玛蒂亚·森则进一步指出,达到人性繁盛的重要前提是社会必须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条件和可选择的机会。每一个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个人善与共同善相互依存。因此,杜威民主思想之核心"集体审议"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主审议既是认知的,又是道德的,是实现个人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耘  刘念才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不同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等是排名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冷全  
大学同市场的关系,其实质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属于教育经济学的范畴。当我们在重视教育的经济属性时,切不可将此种属性扩大化,而取代教育整体的本质的属性。基于这一定位,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大学的办学目的中是否存在着功利性的目的,这种功利性目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它是否应当受到教育公益性的限制,并在多大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才能在整体上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建军  
校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庆典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庆典活动。国庆、军庆有很强的政治性;企业、商家庆典则多从经济角度出发。那么,大学校庆的目的、主题和主体是什么呢?这是社会普遍关注也是大学在思考的问题。2011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隆重举行了建校110周年庆典大会,将持续了近两年的校庆活动推向最高潮,取得了重要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苑英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高等教育工具化、专业化、世俗化倾向严重;欧美大学所普遍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与功能是培养和塑造"良心人"与"自由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牛明珠  栾敬钊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区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电网稳定运行和城市的美化建设需求,城市地区架空线路逐渐转变为地下走线,相应的电网改造项目也逐渐增多,使得原本数量庞大的地下电缆进一步扩增,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导致线路异常接地成为了电网运行中发生概率较高的故障。为了有效提升电网安全管理能力,大连供电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成本计量目的与成本管理目的研究张鸣会计计量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是会计反映各项经济事项和提供相关经济信息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会计计量的本质内涵是会计要素的计量,但在以往大量会计计量的研究文献中,却很少涉及成本计量方面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成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涛  
民国时期大学招生文理分合的历史分为初创期(1912-1926)、调整期(1927-1937)、成熟期(1938-1948)三个时期。初创期文理"分科"、"合科"、"选择性"三种模式鼎立,调整期文理"分科"和"融合"模式各自深化,并行发展。成熟期文理"分科"和"合科"模式彻底融合,实现了"分科"基础上的"合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尘肇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政府投资力度大、新上项目多,要确保监管到位,决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这段话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赟  
完善我国司法评鉴机制,首先必须准确定位其目的。从经验及逻辑上看,司法评鉴的目的有两种:以后续人事处置为目的与以后续职业素养提升、司法工作改进为目的。人事处置型的司法评鉴,往往主要依据人事工作本身的逻辑进行,因而难以较好顾及司法本身的规律,进而也可能影响司法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欲更好地发挥司法评鉴在我国司法运作中的正面作用,应当改革其中的人事处置目的,或至少应当调整以人事处置为司法评鉴之直接目的,转而以职业素养提升、司法工作改进为主要和直接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一凡  
教育思想、价值与目的●刘一凡最近,有些高等学校正在开展教育思想的研究与讨论,涉及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场讨论,如果引导得好,无疑地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笔者也拟就其中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一什么是教育思想?最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兵  
何谓审计目的 ?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还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 ,对于合理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和正确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审计的需求方和供应方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各自涉及的领域不同。审计目的涉及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问题 ,而审计目标回答的是审计主体 (审计信息供给者 )为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审计目的包括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 ,审计的直接目的是降低信息风险 ,终极目的是维护经济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