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4)
- 2023(4245)
- 2022(3409)
- 2021(3510)
- 2020(3110)
- 2019(7259)
- 2018(7295)
- 2017(13745)
- 2016(7817)
- 2015(9406)
- 2014(9407)
- 2013(8635)
- 2012(7576)
- 2011(7017)
- 2010(7350)
- 2009(6849)
- 2008(6403)
- 2007(5664)
- 2006(4890)
- 2005(4367)
- 学科
- 济(29662)
- 经济(29628)
- 管理(20701)
- 业(18256)
- 方法(17329)
- 企(16156)
- 企业(16156)
- 数学(15527)
- 数学方法(15054)
- 中国(8281)
- 理论(7875)
- 农(7305)
- 教育(6797)
- 业经(6236)
- 教学(6073)
- 学(5775)
- 贸(4941)
- 贸易(4935)
- 易(4815)
- 财(4648)
- 和(4568)
- 农业(4566)
- 制(4427)
- 技术(4280)
- 策(4084)
- 划(3988)
- 地方(3780)
- 组织(3711)
- 体(3601)
- 银(3599)
- 机构
- 大学(109330)
- 学院(104611)
- 管理(41889)
- 济(37746)
- 经济(36823)
- 理学(36768)
- 理学院(36377)
- 管理学(35215)
- 管理学院(35055)
- 研究(31559)
- 京(23098)
- 中国(22861)
- 科学(19546)
- 财(16316)
- 范(15684)
- 师范(15541)
- 江(15337)
- 业大(15260)
- 所(14942)
- 农(14662)
- 北京(14655)
- 中心(14358)
- 研究所(13649)
- 财经(13335)
- 州(12408)
- 师范大学(12343)
- 经(12184)
- 技术(12100)
- 教育(11890)
- 院(11691)
- 基金
- 项目(70768)
- 科学(56247)
- 研究(52700)
- 基金(50472)
- 家(43070)
- 国家(42738)
- 科学基金(37602)
- 社会(32144)
- 社会科(30375)
- 社会科学(30364)
- 省(28577)
- 教育(27853)
- 基金项目(25827)
- 自然(25039)
- 自然科(24548)
- 自然科学(24545)
- 划(24160)
- 自然科学基金(24069)
- 编号(22497)
- 资助(22034)
- 成果(19177)
- 课题(16292)
- 大学(15987)
- 重点(15959)
- 部(15710)
- 创(15187)
- 创新(13905)
- 项目编号(13902)
- 教育部(13890)
- 发(13889)
共检索到153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陆亭
本文基于大学变迁的回顾,分析大学内涵的变化。提出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要以高等学校体系发展状况和资源型社会的特点为基础,兼顾高等学校的层次、类型、使命特色和管理要求。从组织模式角度把我国的大学分为自治大学、社会公共部门大学、创业型大学、服务型大学、商业模式大学。
关键词:
大学 组织模式 分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是由其自身发展逻辑与组织形态的变迁所决定的。大学处于变革与发展中,发展逻辑由学术逻辑到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组织形态随之由传统的学术组织变革为学术组织、科层组织、政治组织与企业化组织并存的组织形态,大学治理模式相应地由学术治理、官僚治理到共同治理、企业化治理。大学组织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未改变大学组织的自治性质,改变的是大学治理的主体、形态与方式,"谁在治"、"治什么"、"如何治"发生着深刻变化。
关键词:
大学 发展逻辑 组织形态 治理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典
本论文试图在厘清形形色色的大学模式概念的基础上,从知识生产的视角,考察大学模式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的变化历程以及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论文共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由五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中世纪大学及其知识生产(12-15世纪);第二章近代早期大学的发展及其知识生产(16-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淑臣
有组织科研并非项目制或者单位制科研,也非当前中国社会科研活动的主流形式,而是为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发挥战略力量作用探索实施的新型科研组织体制机制。本土化的有组织科研不能仅依靠科研组织的自律驱动,更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保障有组织科研的进行。整体来看,在前期部署环节,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容易被“组织”的形式禁锢;在中期进行环节,易出现“有组织”形式主义大于实质的问题;在后期成果环节,“有组织”约束可能导致成果转化与评价的懈怠。有组织科研的“前中后”环节现存问题应当通过法治化路径解决,需要坚持“放管服”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科研宽容型法律规范体系,完善科研规范型法律惩戒体系,形成科研友好型法律服务体系,维护科研人员的权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军
大学管理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德国大学经历了三种管理模式的时代变迁:传统上的国家和教授双元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的集体决策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德国大学管理的变迁体现着时代对大学的要求,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其中体现着权力的相互制衡与监督的理念,这符合现代大学管理的精神。
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 大学治理 管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邓大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徐玉生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明显特征。市场化的实现 ,是经济运作机制、发展目标、竞争手段和组织模式变革的综合结果。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变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是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关键词:
组织模式 制度变迁 社会主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应展宇
投资银行的核心功能是创造一个"超越法律"的信息市场和采用合约以及相应的"自我实施"机制,为经济主体提供与信息高敏感度证券资产相关的各种金融服务。历史地看,合伙制是投资银行实现这一功能的理想模式。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变革和金融理论的发展,传统业务隐含技能的代码化推动投资银行从合伙制模式而转向公众化。次贷危机后,以放弃法人独立性为代价来换取联邦金融救助成为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惟一选择。尽管这种模式可在获得信息优势、范围经济等利益的同时,还可借助联邦安全网实现稳定,但与之伴随的严重利益冲突,不仅可能威胁金融安全和稳健性,而且可能压抑市场创新,导致其服务效率的下降,最终影响投资银行的机构功能地位。
关键词:
投资银行 组织模式 金融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芳城 杨兴龙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治洲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这60年中,我国的反腐工作经历了运动反腐模式、制度反腐模式与和谐反腐模式的变迁,每一种反腐模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突破。目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正朝着权利反腐模式的方向迈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是现代科学兴起的关键性事件,主要发生于大学之外并得益于欧洲城市社会中各方力量的贡献,但大学以其理性技艺的训练和带有异端倾向的精英人才培育为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科学的制度化源于欧洲官方性质的科学院,随后向大学延伸并逐渐颠覆了主导大学的经院哲学传统,进而塑造了其内部学科门类林立和高度专门化的格局。在外部政治与市场力量驱动下,进入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社会运行不仅冲击了学院科学的伦理规范与认可机制,而且以其愈加精细化和碎片化的规训制度变革了大学教化与致知方式,也许这是当代科学在重大理论突破上付之阙如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
科学革命 大学 学院科学 规训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昀洁
自媒体时代意味着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公开生产信息并影响到他人。消费者与企业的交互作用远胜于以往,购买决策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自媒体时代消费者和企业交互特点及消费购买决策模式的变迁,提出企业应对策略,为企业营销活动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媒体 购买决策模式 营销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红宇
本文提出了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变迁方式 ,即基层组织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模式。文章通过对南岭村两次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具体分析了南岭村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以及基层组织、权力中心和村民三方之间的博弈过程 ,并且说明了权力中心对基层组织自发的制度变迁进行事后追认的理由 ,最后论述了地方精英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本文的启示是 :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原则 ,更多地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 ,发挥地方精英的作用 ,进一步搞好农村工作。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制度变迁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