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0)
2023(6700)
2022(5315)
2021(5355)
2020(4237)
2019(9719)
2018(9802)
2017(15662)
2016(10474)
2015(12153)
2014(12028)
2013(10690)
2012(10130)
2011(9323)
2010(9879)
2009(8464)
2008(8432)
2007(7691)
2006(7001)
2005(6462)
作者
(27166)
(22815)
(22496)
(21854)
(14609)
(10919)
(10373)
(9110)
(8723)
(8429)
(7935)
(7884)
(7452)
(7384)
(7371)
(7221)
(6955)
(6954)
(6722)
(6646)
(6350)
(5811)
(5554)
(5515)
(5260)
(5231)
(5205)
(5125)
(4808)
(4670)
学科
(25740)
经济(25699)
教育(22360)
中国(16758)
管理(15450)
(14367)
(13637)
理论(11770)
教学(10246)
方法(10114)
(9292)
(8985)
企业(8985)
数学(8470)
数学方法(8270)
农业(6476)
(5648)
学法(5548)
教学法(5548)
研究(5524)
(5506)
劳动(5488)
(5377)
思想(5203)
政治(5025)
业经(4923)
发展(4864)
(4741)
学校(4641)
经济学(4581)
机构
大学(140518)
学院(129336)
研究(53693)
(39099)
经济(37840)
管理(35983)
教育(35088)
科学(34052)
(32531)
(32325)
中国(32184)
师范(32070)
理学(30278)
理学院(29643)
管理学(28496)
管理学院(28233)
(27692)
师范大学(26756)
研究所(25605)
(23235)
中心(22497)
(22216)
北京(21697)
技术(19680)
(19496)
(19232)
业大(18592)
(17533)
农业(17428)
职业(16622)
基金
项目(83319)
研究(67712)
科学(65902)
基金(55249)
(48577)
国家(48014)
教育(42204)
科学基金(38740)
社会(37842)
社会科(35223)
社会科学(35214)
(33744)
(31938)
编号(30619)
成果(29815)
基金项目(27829)
课题(25986)
自然(23939)
自然科(23358)
自然科学(23351)
自然科学基金(22905)
资助(22427)
(21909)
重点(21679)
(20384)
规划(18881)
大学(18749)
(18432)
(18113)
项目编号(17961)
期刊
教育(61648)
研究(51858)
(43437)
经济(43437)
中国(43023)
学报(24079)
科学(20144)
大学(19823)
(19606)
学学(15528)
技术(15147)
职业(14881)
农业(13694)
(13597)
管理(12396)
图书(10224)
技术教育(9538)
职业技术(9538)
职业技术教育(9538)
高等(8807)
(8145)
论坛(8145)
财经(7734)
(7684)
(7679)
书馆(7570)
图书馆(7570)
(7500)
金融(7500)
高等教育(7496)
共检索到215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班建武  
准确把握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是有效推进大学劳动教育的认识前提。当前,大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与中小学区别不大,甚至是简单重复。这必然会导致大学劳动教育的低效。大学劳动教育区别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点就在于大学劳动教育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提升劳动教育的科技含量;要着力揭示完整劳动世界的复杂性,增加劳动教育的思想含量;要充分实现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增强专业实践的劳动真实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班建武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立场上,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质"而非"形式"的结合;在内容上,体现一种发展的教育观,重视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在功能上,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的存在性价值,以赋予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丰富其关系属性并提升其审美人格;在实践上,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构建一种整合、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兴芳  
劳动教育有着独特的意涵,在我国不同形态的历史发展中,彰显出不同的气质:从原始阶段将教育寓于劳动之中,到先秦时期"劳心者"的教养教育与"劳力者"的劳动教育并存,再到封建社会建立在"劳力者"之上的"教养"教育,最后到近代社会劳动补习学校、勤工俭学等的别样形态。从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教育在阶级社会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与职业技术教育息息相关,继承与发扬着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新时代我国的劳动教育,应在其历史演进逻辑的基础上,焕发出独具生命特质的价值与内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文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原则,探索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载体,促进融合,以生为本,优化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冬  
古代虽然没有劳动教育的说法,但是有耕读结合的传统,与现在的半工半读原理类似,都是在系统的学习之余进行一些社会性劳动。我们可以从古代的一些现象中获得一些启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古代的劳动教育可能有相通的地方,但现代的劳动教育已然被社会赋予了更先进、更实际的意义。20世纪以来,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物质精神更加丰厚。于是,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智育,而忽略了劳动教育,甚至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劳动实践时间压榨掉。在这种大环境下,高中和小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生活能力下降,久而久之,青少年群体便会缺乏劳动意识。这种现状是劳动精神的流失,亟待改变。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这份文件在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上做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指明了一个大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易臻真  王洋  
在我国的城市教育体系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始终贯穿其中。在当前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中劳动教育的强化和改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感。本文在明晰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后,通过梳理和总结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一以贯之的多层级劳动教育实践智慧,发现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新时代城市劳动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引导劳动教育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章振乐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针。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1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在深入系统总结古今中外德育经验教训,尤其在吸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冬冬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历史悠久且实践经验丰富,20世纪初提出的“劳作学校”思想对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呈现目标紧随时代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多元学科交叉结构完善等显著特征,对我国学校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建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高职院校对接的恰是企业的技术技能岗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进课堂,进实习实训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劳动态度,改变劳动意识,引导学生认可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过程是劳动教育的另一层次的体现。做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曼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劳动教育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也是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促进人性解放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注重劳动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既要为活动设置清晰的目的,又要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劳动过程中;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形式,明晰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刻意义,狠抓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坚持手脑结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建军  吴伟生  傅强  蔡雪霁  管玲凤  陈天宇  
当前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如何实施评价的研究较少,由于评价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导致劳动教育大多被弱化、流于形式、不成体系。文章结合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对劳动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开展实践应用研究,构建了一套家、校、企、社、平台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向兵  曲霞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的理想建构,表现为政治宣示、接班人培育、社会生产动员和意识形态建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在党对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中均有明显体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必须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独特价值,辩证处理好劳动教育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劳动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