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2)
- 2023(18593)
- 2022(15684)
- 2021(14830)
- 2020(12271)
- 2019(28046)
- 2018(27798)
- 2017(50963)
- 2016(29047)
- 2015(32518)
- 2014(32678)
- 2013(31197)
- 2012(28475)
- 2011(25908)
- 2010(25928)
- 2009(23582)
- 2008(23325)
- 2007(20450)
- 2006(18150)
- 2005(16236)
- 学科
- 济(104014)
- 经济(103869)
- 管理(80422)
- 业(72095)
- 企(60738)
- 企业(60738)
- 方法(44588)
- 数学(38437)
- 数学方法(37953)
- 中国(33581)
- 财(29374)
- 农(28282)
- 教育(25543)
- 学(25195)
- 制(24853)
- 业经(24498)
- 地方(22837)
- 理论(21114)
- 农业(18624)
- 贸(18456)
- 贸易(18443)
- 易(17883)
- 务(17637)
- 财务(17558)
- 财务管理(17521)
- 体(17448)
- 技术(17390)
- 银(17169)
- 银行(17100)
- 环境(16880)
- 机构
- 大学(405889)
- 学院(397253)
- 济(149026)
- 管理(148214)
- 经济(145492)
- 研究(139469)
- 理学(128334)
- 理学院(126712)
- 管理学(124294)
- 管理学院(123531)
- 中国(98026)
- 科学(87942)
- 京(87933)
- 财(71629)
- 所(70764)
- 农(68386)
- 研究所(64583)
- 业大(61874)
- 中心(61509)
- 范(61462)
- 师范(60870)
- 江(60193)
- 财经(56321)
- 北京(56177)
- 农业(53604)
- 经(51166)
- 院(50470)
- 师范大学(49852)
- 州(47855)
- 教育(46934)
- 基金
- 项目(272499)
- 科学(213743)
- 研究(200825)
- 基金(193651)
- 家(170559)
- 国家(169020)
- 科学基金(143173)
- 社会(124280)
- 社会科(117530)
- 社会科学(117501)
- 省(108117)
- 基金项目(102487)
- 教育(98442)
- 划(93113)
- 自然(92926)
- 自然科(90675)
- 自然科学(90648)
- 自然科学基金(88975)
- 编号(82780)
- 资助(78582)
- 成果(69705)
- 重点(62867)
- 部(60725)
- 课题(60453)
- 发(58750)
- 创(56934)
- 创新(52917)
- 教育部(52087)
- 大学(52005)
- 科研(51749)
- 期刊
- 济(163481)
- 经济(163481)
- 研究(126761)
- 中国(88336)
- 教育(76092)
- 学报(69214)
- 农(61229)
- 科学(59654)
- 财(54831)
- 管理(53614)
- 大学(53254)
- 学学(48052)
- 农业(41745)
- 技术(35942)
- 融(32154)
- 金融(32154)
- 财经(27549)
- 业经(26326)
- 经济研究(25840)
- 经(23549)
- 业(21409)
- 问题(20897)
- 图书(20777)
- 科技(19862)
- 版(19676)
- 职业(18630)
- 理论(17944)
- 业大(17802)
- 技术经济(17088)
- 坛(16707)
共检索到59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王文 李一飞 纪洪超 史静寰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2"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系数集束化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学生个体性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获致性因素即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比先赋性因素即学生的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高中教育经历作为入大学前的准备,其作用在大学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更为突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身大学学习,还能够提升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和在校满意度。学生高中教育经历的丰富程度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显著影响,以及成绩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负向影响,促使我们反思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而正在推进的教育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春红
从近十来年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本领域研究有如下三个新动向:将师幼互动质量看作是当前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大量研发科学的师幼互动评估工具,并据此对各国和地区学前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基于理论的学前教育质量改进策略的开发与验证是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未来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几点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一、改革的艰巨性与改革者的勇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艰巨性至少体现在两点:其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的繁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是教育的特定类型(如农村教育)、特定层次(如义务教育)、特定范畴(如德育)、特定要素(如课程)的单独改革,而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因此,判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也就并非教育的某个类型、某个层次、某个范畴、或某个要素有无发生积极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高水平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改革创新。2010年,江苏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2011年,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签署了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标志着江苏高教综合改革进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
关键词: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符合教育规律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这既是对改革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改革方式的总结。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教育改革。其次,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一个方面就会涉及到其他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几乎都是综合改革。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是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嘉友 许建文 倪鑫
"质量"是本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关注热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机制,既是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各主体应当基于自身价值取向,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权力分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机制。其中,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质量调控与省级监控力度,社会应当积极融入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体系,高等院校则应加强自律,构建学生参与质量监控的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颖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实施中存在一些的问题,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大背景,从制度顶层设计的角度,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明确导师职责、建立健全导师制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康敏
从内容和结构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分为总体改革指向和重点改革指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呈现四个阶段。法之根基、术之利器、权之制衡、道之要义,四个维度共同构成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结构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档加速的引擎,是中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超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党的作风建设迈入了"新常态"。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必须落实精神、把握方向、大胆探索、敢于担当,直面发展思路不清、行政色彩浓厚、办学模式趋同、高水平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发展空间不足、重物轻人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决策和宏观管理的角度加强领导,不断优化党委职能,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职能优化,是对个体及组织机构既有职能的改进和完善。高校党委职能优化绝不是职能的转移和变化,而是要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方法、优化运行机制、促进领导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志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这是全面深化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切实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落实到高等教育实践中?如何有力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进行并焕发出高等学校的活力?如何有效地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并使高等学校自主办学得到有效地法制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安珊 左莉 李远峰
当前,自学考试面临发展瓶颈,迫切需要突破创新来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机制。解决考生、企业、主考学校各方利益主体在自学考试中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使自学考试政策目标与各方利益诉求一致,才能适应我国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主考学校的责任,从这个视角来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就能得到更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晓昌
自2010年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江苏坚持运用综合改革的思路,全面、深入、系统地推进高教综合改革,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同步推进、有效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注重调动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支持高教综合改革,注重协调区域教育改革,将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置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局中进行考量,注重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改革。通过实践,这一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