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7)
2023(7104)
2022(5773)
2021(5557)
2020(4369)
2019(10173)
2018(10298)
2017(16642)
2016(9896)
2015(11148)
2014(11409)
2013(10003)
2012(9213)
2011(8391)
2010(8856)
2009(7866)
2008(7728)
2007(7289)
2006(6422)
2005(5799)
作者
(24235)
(20251)
(20094)
(19162)
(12864)
(9662)
(9309)
(7914)
(7781)
(7433)
(6882)
(6653)
(6486)
(6420)
(6367)
(6120)
(6088)
(6030)
(5930)
(5759)
(5314)
(4857)
(4833)
(4750)
(4675)
(4507)
(4477)
(4440)
(4122)
(3938)
学科
管理(29528)
(28185)
(27905)
经济(27877)
(26449)
企业(26449)
教育(22169)
技术(16137)
中国(15673)
理论(12911)
方法(12873)
技术管理(11559)
数学(9642)
数学方法(9372)
(9123)
教学(9062)
业经(7970)
(6683)
研究(5794)
(5627)
(5548)
(5362)
(5335)
(5101)
思想(5089)
发展(4942)
(4910)
(4818)
政治(4764)
学法(4615)
机构
大学(138982)
学院(129059)
管理(47529)
(45315)
研究(44402)
经济(44088)
理学(41363)
理学院(40819)
管理学(39881)
管理学院(39597)
教育(32399)
(30851)
(28737)
师范(28626)
中国(25869)
科学(24930)
师范大学(23631)
(21082)
(20666)
北京(20433)
(20109)
中心(18460)
研究所(18335)
技术(17867)
(16688)
财经(16586)
(16375)
职业(15909)
(15010)
业大(14470)
基金
项目(83905)
研究(71486)
科学(70327)
基金(57709)
(48106)
国家(47530)
社会(44035)
教育(42754)
科学基金(42222)
社会科(41540)
社会科学(41533)
(35311)
(31695)
编号(30690)
基金项目(29173)
成果(28183)
课题(25645)
自然(24733)
自然科(24287)
自然科学(24283)
(23893)
自然科学基金(23882)
资助(22145)
(21452)
创新(21008)
规划(20655)
(20489)
重点(20448)
项目编号(19589)
(19061)
期刊
教育(59020)
研究(52469)
(47785)
经济(47785)
中国(38907)
管理(20920)
技术(17348)
(15784)
科学(14952)
学报(14657)
大学(14186)
职业(13537)
学学(10173)
(9441)
高等(9030)
科技(8953)
(8768)
论坛(8768)
财经(8377)
技术教育(8250)
职业技术(8250)
职业技术教育(8250)
图书(7832)
高等教育(7817)
经济研究(7451)
(7441)
技术经济(7307)
(7246)
业经(6877)
(6811)
共检索到205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平  
本文根据知识经济社会的特征,提出了大学教育的新职能,并论证了这些新职能的履行都要求大学以创造作为它的工作方式。接着在分析我国大学目前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从历史的发展、科技的历程、知识的特征及大学教育的现实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创造教育的必然走向。最后对建立大学创造教育的合理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丰力  
进行创造教育研究与实验,探索创造教育教学模式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的途径,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验一新的内容,它顺应为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时代要求。目前,全国有许多地方、学校开展创造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了解创造教育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创造性教学模式,我们采访了天津市“创造性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协作组”的一些同志,请他们就有关问题发表看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桂芝  
在大学生中开设创造方法学课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克服学生创新障碍的重要途径。在创造方法学教材编排上,突出体现理论性及实践性;在教学设计与方法的选择上,寻求哲学基本原理与创新原理的对接,突出非理性认识因素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元认知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曲振国  
创造学学科建设与创造教育的模式构建问题是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对创造学学科性质认识上的模糊及创造教育缺乏系统性,极大地影响了创造教育的实施。当前应当进一步完善普通创造学,重点加强学科创造学的建设,实施一体两翼三结合的立体化创造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保忠   马一丹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已取得突出成就,但仍要不断加强元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研究质量。基于组织知识创造理论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建立职业教育学科、坚持学科发展路径,与实践同频共振、关注职业教育问题,保持开放姿态、维持多样性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得以发展壮大的逻辑进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需要关注微观实践、走向设计研究,加强交流对话、提升成果可对话性,明确学科边界、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创造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广德  
复杂系统具有创造能力,创造是复杂系统的根本特征。复杂系统创造理论认为系统创造力与其所具有的能量和多样性成正比,与适应性成反比。课程教学团队是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过程落实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远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复杂系统及其创造理论的角度构架了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模型,并从平台搭建、领导遴选、民主发扬、沟通和激励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团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爱萍  郭炳灿  
创造教学必须严格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创造学理论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探讨创造教学的同时,也对创造学理论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在此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反对广义地理解和使用创造概念,应把创造活动与一般性科研活动严格区分和定义。目前,人们大都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和使用创造概念,即把创造看成是一个含有一般性科研活动,甚至主要是一般科研活动的过程,灵感、顿悟等超理性活动或状态不过是其中一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志  黄晓颖  
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创造力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到多维、不断系统化的演进过程。近来,人们倾向于从系统观的角度研究创造力。创造力系统观认为,创造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风格、人格特质、动机,以及个体所处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乃至整个社会大背景。在创造力系统观的视野里,创造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实施创造教育,除了重视个体因素,还要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益春  
世界科学和技术中心的变迁与发展,主要靠创新型人才。师范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东北师范大学提出“创造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实行创造力指向的人才培养改革和学术治理改革。创新型卓越师资的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基。针对目前存在的卓越教师培养规格亟待确立、有效实施体系亟待建构、体制机制性障碍亟待解决等问题,积极探索破解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彦通  冯厚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