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4)
- 2023(18211)
- 2022(15132)
- 2021(14514)
- 2020(11863)
- 2019(27640)
- 2018(27633)
- 2017(51432)
- 2016(28804)
- 2015(32623)
- 2014(32946)
- 2013(31564)
- 2012(28776)
- 2011(25638)
- 2010(26187)
- 2009(23818)
- 2008(23562)
- 2007(21333)
- 2006(18722)
- 2005(16865)
- 学科
- 济(108491)
- 经济(108355)
- 业(98556)
- 管理(92301)
- 企(88168)
- 企业(88168)
- 方法(50468)
- 数学(40568)
- 数学方法(39817)
- 农(33253)
- 中国(33231)
- 业经(32895)
- 财(32179)
- 理论(26716)
- 教育(26147)
- 技术(24411)
- 务(23200)
- 财务(23118)
- 农业(23110)
- 财务管理(23079)
- 学(21971)
- 企业财务(21807)
- 制(21106)
- 和(20208)
- 地方(20188)
- 贸(17980)
- 贸易(17962)
- 划(17880)
- 策(17436)
- 易(17414)
- 机构
- 大学(399313)
- 学院(397821)
- 管理(157752)
- 济(149013)
- 经济(145424)
- 理学(135485)
- 理学院(133967)
- 管理学(131390)
- 管理学院(130625)
- 研究(125576)
- 中国(92761)
- 京(86921)
- 科学(77144)
- 财(70410)
- 江(61892)
- 所(61840)
- 范(60245)
- 师范(59828)
- 农(58993)
- 中心(57241)
- 业大(55938)
- 研究所(55749)
- 北京(55746)
- 财经(55742)
- 经(50517)
- 州(50240)
- 师范大学(48120)
- 技术(46259)
- 院(45871)
- 农业(45738)
- 基金
- 项目(260887)
- 科学(206978)
- 研究(200488)
- 基金(184851)
- 家(157927)
- 国家(156373)
- 科学基金(136265)
- 社会(123093)
- 社会科(116393)
- 社会科学(116361)
- 省(105015)
- 教育(98600)
- 基金项目(96821)
- 划(87970)
- 自然(86996)
- 编号(85282)
- 自然科(85025)
- 自然科学(85009)
- 自然科学基金(83486)
- 资助(76104)
- 成果(71133)
- 课题(60908)
- 重点(58519)
- 部(57862)
- 创(57267)
- 发(56010)
- 项目编号(53068)
- 创新(52587)
- 教育部(50571)
- 大学(50566)
- 期刊
- 济(168926)
- 经济(168926)
- 研究(125544)
- 中国(86216)
- 教育(78124)
- 管理(62658)
- 财(57105)
- 学报(55874)
- 农(54597)
- 科学(52478)
- 大学(45066)
- 技术(42496)
- 学学(39818)
- 农业(38182)
- 融(31526)
- 金融(31526)
- 业经(30466)
- 财经(26886)
- 经济研究(25439)
- 图书(23865)
- 经(23068)
- 业(22053)
- 问题(21151)
- 技术经济(21095)
- 职业(20243)
- 科技(19588)
- 现代(18566)
- 理论(18230)
- 财会(17865)
- 坛(17840)
共检索到60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斌 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引入"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模式的理论体系,辅之以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双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运用生态网模式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网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余潇潇 刘源浩
本文以三螺旋理论的视角,探讨提升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质量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创新。在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宏观循环,确定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大学、企业、政府长期合作的共同目标;分析微观循环,提出三者保留原作用与身份,同时具备另外两个机构的一些能力的模式,以汇聚梳理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并解决教育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并通过"清华创+"的案例具体介绍实践场景,提炼经验启示。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三螺旋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卫华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为市场经济输送人才资源的重要途径。而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应用与发展,能够为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必需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对高职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实践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史建磊 宰文珊 许方程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高职农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大量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从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上阐释了其深刻内涵,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讨了高职农类专业"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最后从政策制度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农业生产转化等方面对其深入实施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院校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类专业 导师+项目+团队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洁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现状,本文提出地方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区域优势,依托当地优质资源,搭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模式的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敬 黄秋石 徐珊珊 何桂玲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实践不足、导向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大力度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模式和体系。文章以实践为导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阐述“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双创”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导向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胜贤
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纳入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创业实践;"双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进而从课程体系化、教学有效性、课外操作性三方面提出了健全就业指导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 探索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燕 崔顾芳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成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知行合一、逐层递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选聘优秀讲师和实战经验丰富人员充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和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优平台,大力渲染创新创业教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振海 魏永军 刘允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江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绩,积累了引导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典型做法,并积极探索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 平台 机制 孵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晓义
"递阶式"创新创业课程是一个包括隐性课程、活动课程、通识课程、嵌入式课程、综合性工具课程和实践课程五大类别的课程体系,它贯穿学生大学本科四年学习全过程,并具有"融通""开放"和"模块化"等特性,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资源向社会的开放和共享,以及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课程。
关键词:
递阶式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伦墨华 李建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书是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制造创新创业号召为背景,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各项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来积极倡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培养我国专业性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动力引擎。"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单纯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计划,而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红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两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此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广大高校纷纷进行创业教育改革。江阴职业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荣杰
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树立"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着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江虹 张小靓 谢娜
为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包括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育广 刁衍斌
认真落实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探索建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创建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从校内创业体验实训营和企业基地体验实践区着手。体验式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对创业知识的诉求,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战略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精准帮扶、思想引领融为一体。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