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7)
2023(11951)
2022(10305)
2021(10162)
2020(8275)
2019(19419)
2018(19703)
2017(35586)
2016(20895)
2015(23917)
2014(24486)
2013(22929)
2012(20989)
2011(19004)
2010(19056)
2009(16856)
2008(16165)
2007(14213)
2006(12427)
2005(10703)
作者
(57666)
(47457)
(47329)
(45155)
(30280)
(22750)
(21695)
(18934)
(18426)
(17179)
(16469)
(15800)
(15069)
(15030)
(14689)
(14619)
(14616)
(14263)
(13699)
(13421)
(11972)
(11961)
(11427)
(10919)
(10918)
(10662)
(10559)
(10418)
(9554)
(9545)
学科
(66816)
经济(66730)
管理(52642)
(46616)
(38995)
企业(38995)
方法(31371)
数学(26847)
数学方法(26496)
教育(25152)
中国(24565)
(19661)
(18713)
理论(17543)
(16974)
业经(14901)
地方(14267)
(13084)
技术(12295)
农业(12107)
教学(12042)
(11888)
(11008)
贸易(11004)
(10649)
环境(10630)
(10455)
财务(10384)
财务管理(10365)
(10127)
机构
大学(283818)
学院(275446)
管理(104127)
研究(95396)
(93970)
经济(91379)
理学(90359)
理学院(89186)
管理学(87380)
管理学院(86852)
中国(63176)
(62815)
科学(61393)
(48069)
(47803)
师范(47393)
(44738)
研究所(44241)
(43210)
业大(42618)
中心(41704)
(41620)
教育(41150)
北京(40461)
师范大学(38721)
技术(35234)
农业(35117)
(35015)
财经(34770)
(33543)
基金
项目(191426)
科学(150063)
研究(146362)
基金(133207)
(115479)
国家(114347)
科学基金(96895)
社会(86261)
社会科(81211)
社会科学(81187)
(77260)
教育(74754)
基金项目(70722)
(67039)
编号(63091)
自然(62993)
自然科(61473)
自然科学(61458)
自然科学基金(60291)
成果(54547)
资助(54514)
课题(46790)
重点(43898)
(43004)
(41028)
(39864)
项目编号(38894)
(38291)
大学(37484)
教育部(37040)
期刊
(101824)
经济(101824)
研究(89825)
教育(70069)
中国(63045)
学报(46532)
科学(40563)
(40125)
管理(36773)
大学(36231)
学学(31479)
(31470)
农业(28452)
技术(27544)
图书(18237)
(18057)
金融(18057)
业经(17187)
职业(16741)
财经(16025)
经济研究(15309)
(14155)
科技(13855)
(13545)
理论(13038)
(12920)
论坛(12920)
问题(12887)
(12789)
(12712)
共检索到40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媛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既是高等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育实效性、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青年学生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均有显著体现,这种缺失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我们不仅需要转变原有的不当观念,提高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多重措施以形成合力,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契合性,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对于提高人文关怀度也是具有着重要价值。故而,从时代价值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具有诸多特定意义。对此,我们则是需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在第二课堂以及第三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成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文  钟辉  
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受到体育消费意识及消费能力的影响。当前,在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对体育健康重要性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多。由此看来,大学体育教育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入开展大学体育教育,借助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场馆设施建设,合理引导体育消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军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教育主题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实施和推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尚欠缺,仍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以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思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现存问题,并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哲学意义、美学意义、伦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经济学意义,及教育学意义。体育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体育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泉  
当前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才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为人们所重视,各个院校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调查显示,我国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成效较低,无法满足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体育人文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思政教育模式及其具体实现手段,以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社会高速发展变革对大学生的意识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将人文关怀与其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质人才。由刘玉萍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高职教育体系进行融合研究,在深度评析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政教育的本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思想观念完善进步与校园氛围的全面改善提供了现实指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程  彭博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农林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人文关怀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学习贯彻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政治思想认知主流化,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招生整体规模小,专业背景差异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缺少人文教育滋养;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学业和就业压力增大。新时期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这些特点说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立德树人,重塑研究生做人做事的基本规矩;全面发展,明确研究生政治信仰的重要意义。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树立新时代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导师的人文关怀,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尊重研究生的成才需求,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细节,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期提升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进内涵式发展以及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培山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与发展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动力资源。人才培养需要健康的体魄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大学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大学体育教育中,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研究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大学体育教育的地位,研究体育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由魏纯镭与毛军平合著的《体育教育与文化》一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融合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教材前四章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详细描述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晓帆  
长久以来,体育运动的功能意义处于被小视或忽视的状态,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亦如此。体育课程被一种零散化、非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带偏,体育运动应有的含义或功能未得到正视与发挥,学生也就难以塑造完整科学的体育运动素养。实际上,体育教育远不止教会学生如何运动那么简单,学校应当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塑造过硬的心理品质、如何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进行体育审美为基本目标,而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具体的运动技巧反而是体育教育中最初级、最容易的事。由程明吉、解煜编著的《大学体育教育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一书正是系统揭示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科学含义的系统性体育著作,全书在梳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本着让大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塑造强健身心素质的目的,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创新论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颇具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赟程  陈元欣  杨磊  
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对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创新有重大积极作用。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要注重线上交流互动和线下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需要进行线上招聘、网络募捐和微信售票等市场化运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学体育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对大学体育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社会和国家服务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其程度和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甘阳  
当前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虽然已经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素质拓展方面还处在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况。所以,当前中国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与素质拓展教育的相结合,应该找准其契合点,拓展体育课程内在的课程内容与架构,真正适应当代青少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贤德  
近年来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很多从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有的从终身体育教育观方面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有的从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对接策略上研究,有的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从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方面进行研究,还有从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研究的。由董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常军  
以民办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状况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影响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林江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的体育健康课教学的改革在不断的进行,对体育教学增加特定的人文项目,成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新途径。如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有效的突出人文项目的价值,成为高职体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高职体育健康课需求三维导向及增加人文教育意义的前提下,就如何在高职体育健康教学中实施和发挥人文教育的价值,做出了分析和探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