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1)
2023(8490)
2022(7394)
2021(7182)
2020(6033)
2019(14318)
2018(14348)
2017(25434)
2016(15461)
2015(18078)
2014(18980)
2013(17758)
2012(16794)
2011(15259)
2010(15752)
2009(14204)
2008(14458)
2007(13638)
2006(11759)
2005(10730)
作者
(42372)
(35501)
(35123)
(33918)
(22437)
(17051)
(16640)
(13804)
(13431)
(13091)
(11941)
(11882)
(11597)
(11308)
(11131)
(11124)
(10951)
(10405)
(10348)
(10186)
(9064)
(8899)
(8606)
(8487)
(8144)
(8038)
(7940)
(7904)
(7286)
(7228)
学科
(51263)
经济(51206)
管理(34421)
(32667)
(25641)
企业(25641)
方法(25233)
教育(23461)
数学(21246)
中国(21027)
数学方法(20989)
(17021)
理论(14719)
(14151)
(13582)
农业(11272)
业经(11256)
地方(11025)
教学(10907)
(10827)
贸易(10824)
(10503)
(9962)
(9330)
(8492)
财务(8470)
财务管理(8435)
研究(7964)
企业财务(7879)
(7792)
机构
大学(217261)
学院(210683)
(73354)
研究(72790)
经济(71178)
管理(70196)
理学(59397)
理学院(58501)
管理学(57091)
管理学院(56640)
中国(48718)
(48116)
科学(44712)
(40695)
师范(40419)
教育(37642)
(37373)
(35876)
(35611)
(34741)
研究所(33678)
中心(33264)
师范大学(32697)
北京(31513)
业大(30181)
(28516)
财经(27910)
技术(27778)
农业(27266)
(25658)
基金
项目(128554)
研究(103767)
科学(99658)
基金(85331)
(72271)
国家(71410)
社会(59841)
科学基金(59203)
教育(57278)
社会科(56119)
社会科学(56099)
(53582)
编号(47950)
(46453)
基金项目(44485)
成果(43256)
课题(36481)
自然(35442)
资助(35209)
自然科(34521)
自然科学(34509)
自然科学基金(33869)
(30971)
重点(30508)
(29893)
(29030)
项目编号(28288)
(27659)
大学(27239)
规划(27123)
期刊
(85147)
经济(85147)
研究(74100)
教育(65769)
中国(54419)
学报(32757)
(31772)
(29737)
科学(27524)
大学(26324)
技术(23007)
管理(22867)
学学(21793)
农业(21177)
职业(16163)
(16066)
金融(16066)
业经(14869)
图书(14463)
财经(13987)
经济研究(12864)
(12124)
(11743)
(11478)
论坛(11478)
问题(11436)
(10939)
书馆(10579)
图书馆(10579)
技术教育(10266)
共检索到332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玲萍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同,许多大学开始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承担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责,可谓责无旁贷。但是,由于历史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奕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大学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动力。当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过程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种种困境和问题,如大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受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等。因此,应探寻切实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入,如大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建设、大学制度文化的构建以及大学校风的提升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迟会礼  吕长芳  陈福刚  张忠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根据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德育需求,将高职德育工作目标归纳梳理,针对高职德育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尤铮  
英国人崇尚传统,珍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将学校教育视为文化复制、保护、传承、创新或更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和身体方面的发展是英国国家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英国在中小学主要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与设计等正规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通过宗教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道德熏陶和绅士风范的培养,同时注重以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充实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峰  苑健  
大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应坚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群英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重要平台。从教育现状来看喜忧参半,因此,要改善当前的教育格局,应该从制约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突围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庄严  刘晓霞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备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生机勃发的精神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永恒血脉和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经由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演进,凝聚成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总体观念表征,其中融会丰富的独创性智慧、风骨、情趣与操守,不仅为当代国人提供了鲜活的文化滋养,更是"90后"大学生重塑人生信仰和价值根基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保健  
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但现实中对待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认知方面却出现了偏差,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压制,纠正这个偏差已刻不容缓。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充分认识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充分重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承庆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表征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就传统文化的概念明晰以及范畴界定上还存在模糊性。特别是在现代语境下,传统与现代交织形成复杂的关系,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能够提供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合法性、适应性依据。就文献梳理中看出,虽多数文献提到了传统文化内容,预设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但是并不系统化。结合"目的—内容"模式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维度有四:个体发展、文化弘扬、意识形态建设、国家形象建构。四个不同目的维度下所带来的影响各有侧重,但是整体上发挥相互影响的作用效果,对传统文化复兴、主体性发展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双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急剧转变尤为明显。西方现代文明在产生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在科学分析线性历史观的角度,对比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伟大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文章以法国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化政策、语言教学、艺术与文化教育、部际合作等角度分析了法兰西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解析了法兰西民族在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观传递等方面采取的教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和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