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
2023(9)
2022(8)
2021(4)
2020(3)
2019(3)
2018(2)
2017(1)
2016(6)
2015(7)
2014(7)
2013(3)
2012(3)
2011(3)
2010(3)
2009(1)
2008(1)
2007(1)
2006(3)
1996(1)
作者
(16)
(16)
(8)
(7)
(5)
(5)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学科
教育(34)
德育(26)
思想(26)
思想政治(26)
政治(26)
政治教育(26)
治教(26)
教学(14)
学法(11)
学理(11)
学理论(11)
教学法(11)
理论(11)
研究(9)
(7)
研究生(6)
中国(5)
学校(4)
工作(3)
改革(3)
管理(3)
读者(3)
(3)
(2)
卫生(2)
教学研究(2)
文教(2)
高等(2)
专题(1)
专题研究(1)
机构
大学(65)
学院(26)
业大(16)
(12)
农业(11)
农业大学(11)
(11)
党委(9)
(9)
教育(9)
研究(9)
(8)
管理(8)
(8)
书馆(7)
图书(7)
图书馆(7)
师范(7)
技术(7)
(7)
理学(7)
科技(7)
科技大(7)
科技大学(7)
(7)
(6)
(6)
湖南(6)
理学院(6)
管理学(6)
基金
研究(36)
教育(28)
大学(25)
项目(23)
学生(20)
课题(20)
(19)
(17)
大学生(16)
科学(16)
成果(14)
编号(13)
社会(12)
育人(12)
思想(11)
基金(10)
实践(10)
思想政治(10)
政治(10)
研究成果(10)
社会科(10)
社会科学(10)
(9)
(9)
改革(9)
(9)
高校(9)
(8)
(8)
年度(8)
期刊
教育(41)
高等(22)
研究(21)
中国(15)
(13)
(12)
农业(12)
(10)
(10)
经济(10)
经济师(10)
高等教育(10)
图书(9)
大学(7)
职业(6)
书馆(5)
图书馆(5)
学报(5)
情报(5)
学位(4)
工作(4)
情报工作(4)
技术(4)
教研(4)
(4)
研究生(4)
科技(4)
科技管理(4)
管理(4)
高教(4)
共检索到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建国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提前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从战略高度看,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趋同性与特色办学之间的矛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和单一与社会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游俊  
不同类型、层次、地域的高校在实施国家创新的战略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广大西部地方高校而言,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是自身功能与价值的集中体现。笔者通过对吉首大学的个案分析,认为西部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三个不可替代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游俊  龙先琼  
在文化多样性的视角下思考特定文化生存环境中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要依循三个思维维度,即,既要认识到文化多样性赋予不同类型高校的特殊价值,又要注意到文化多样性主张不同类型的高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还要看到多样的文化相互适应使跨文化对话成为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这三个维度去思考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特殊价值,推动少数民族地方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增强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的跨文化对话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的核心办学理念。高水平大学应该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围绕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强化认识,创新机制,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落到实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珍伟  李宝珠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民族奉献、友爱的传统美德,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育人本质,传递了正能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菊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育人活动来实现的。在大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明晰教书育人必须体现和贯彻服务,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统一,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方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泽芳  张小平  黄红选  
通过对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全体研究生的调研,客观评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发现:社会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其预期育人目标,但博士生的参与态度、实践项目的专业匹配度、导师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当前博士生社会实践成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李明娟  王小东  杜洪涛  
坚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就业创业、工农群众等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思想品德保障、能力保障体系,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秋艳  王刚清  高艳  韩兰贞  
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天津农学院围绕"管理、服务、育人"这一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育人体系建设,摸索出了具有天津农学院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九个一"工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从2001年至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有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有国内外教育名家参加,互相切磋、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洋   郑艳菊   王谦  
研究生党建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变革工作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拓展党建工作载体,实现党建由单一转向融合、由综合向精准的转化,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提升研究生党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钟海平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探索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促进了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施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吉首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其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洪   吕一雷   陈蕊  
伴随政策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由“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转变,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育人蕴含的主体性出发,厘清主体性转化机制的参与要素,并将其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参照系形成理论依据。借助获取的一手调研数据,探讨了高校实践育人中大学生主体性建设的阻滞因素,最后围绕主体协同机制、资源匹配机制、结构嵌套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设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袁子英  
本文对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文物的人文美与价值美进行剖析,揭示了大湘西土家族苗族特色文献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的文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