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3(1)
- 2022(2)
- 2021(1)
- 2020(2)
- 2019(3)
- 2018(4)
- 2017(6)
- 2016(4)
- 2015(10)
- 2014(7)
- 2013(6)
- 2012(5)
- 2011(2)
- 2010(14)
- 2009(3)
- 2008(5)
- 2007(2)
- 2005(3)
- 2004(4)
- 学科
- 教育(26)
- 德育(17)
- 思想(17)
- 思想政治(17)
- 政治(17)
- 政治教育(17)
- 治教(17)
- 中国(9)
- 教学(9)
- 理论(9)
- 学法(7)
- 教学法(7)
- 学校(6)
- 高等(5)
- 高等教育(5)
- 学(4)
- 学理(4)
- 学理论(4)
- 管理(4)
- 图书(3)
- 工作(3)
- 改革(3)
- 文献(3)
- 文献学(3)
- 献(3)
- 研究(3)
- 革(3)
- 世界(2)
- 传(2)
- 刊(2)
- 机构
- 大学(68)
- 学院(34)
- 研究(20)
- 师范(19)
- 范(19)
- 教育(17)
- 京(15)
- 师范大学(15)
- 书馆(12)
- 图书(12)
- 图书馆(12)
- 江(12)
- 院(11)
- 大学图书馆(10)
- 委(10)
- 北京(9)
- 科学(9)
- 党委(8)
- 研究院(8)
- 中国(6)
- 南京(6)
- 处(6)
- 教育学(6)
- 教育科(6)
- 教育科学(6)
- 中心(5)
- 京师(5)
- 学学(5)
- 教育学院(5)
- 浙(5)
共检索到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宝岩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秀银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致使传统的大学文化面临挑战和选择。因此,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大学文化就成为当前非常紧迫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 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杰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坚持道路自信,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之道,推动建设四大创新体系,激励师生创新,实现三大模式转变以建立持久有效的"制度激励"体系,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之路。
关键词:
大学治理 以人为本 模式转变 制度激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芳 彭敏
现代大学治理"以人为本"的"人"在整体上抽象为社会实体,在具体个案中,是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全体。大学的生态就是"‘大学—教育、大学—经济、大学—社会、大学—国家、大学—精神、大学—文明’等构成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体系"。
关键词:
大学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江崇廓 张启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斧 刘经南
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与大学管理、组织、文化机制之间具有极强的关系。无论是管理、服务对象的定位,还是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变更,无论是理性、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对差异性、多元性的接受程度,都对大学以人为本的实现以及自身功能的发挥产生根本的影响。而以人为本的机制的建立与"职业管理人"、"仕途营造人"在管理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具有直接关系。上述关系共同构成对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管理的衡量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重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立民
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改进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好学生"中去,坚持并处理好把日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两课"教育相结合。坚持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德文
以人为本是大学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大学作为知识产生、传播、创新和转化的重要基地,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而开展。从目的而言,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曦红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存在弱化人的主体性,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人本意识尤为重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人格健全、心理现代化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波 王英 刘奇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既要抓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变化,下功夫做好"研究教育对象"功课,增强教育的创新力、赋予教育的时代感、把脉教育的情感点,在不断创新、把握方向、为我所用、趋利避害中实现思政教育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效益最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孝刚
大学生学风是高校精神元素的集中体现和教育状态的重要表征,最能代表一所高校的精神品格和人才培养状态。笔者尝试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既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要求,又突出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服务促学风、以学术倡学风,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形成"以人为本"为引领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理论体系和路径方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 学风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玉兰
从分析“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入手,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素质等方面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