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
- 2023(606)
- 2022(499)
- 2021(592)
- 2020(516)
- 2019(1106)
- 2018(1134)
- 2017(1474)
- 2016(1347)
- 2015(1903)
- 2014(1901)
- 2013(1400)
- 2012(1262)
- 2011(1205)
- 2010(1272)
- 2009(1082)
- 2008(1006)
- 2007(1010)
- 2006(922)
- 2005(786)
- 学科
- 教育(4432)
- 教学(2506)
- 中国(2146)
- 政治(2106)
- 思想(2099)
- 德育(2087)
- 思想政治(2087)
- 政治教育(2087)
- 治教(2087)
- 理论(1795)
- 学校(1679)
- 管理(1361)
- 学法(1292)
- 教学法(1292)
- 研究(1277)
- 高等(1234)
- 工作(1026)
- 高等教育(1007)
- 学理(788)
- 学理论(788)
- 生(562)
- 概况(532)
- 图书(512)
- 革(477)
- 改革(471)
- 组织(471)
- 研究生(470)
- 文教(453)
- 读者(453)
- 书馆(429)
- 机构
- 大学(17150)
- 学院(11376)
- 教育(5925)
- 研究(4571)
- 范(4511)
- 师范(4501)
- 京(3904)
- 师范大学(3623)
- 北京(2761)
- 科学(2573)
- 管理(2385)
- 江(2340)
- 图书(2192)
- 书馆(2149)
- 图书馆(2149)
- 理学(2054)
- 教育学(2014)
- 理学院(1956)
- 院(1887)
- 所(1840)
- 州(1795)
- 业大(1753)
- 管理学(1713)
- 大学图书馆(1711)
- 管理学院(1690)
- 中心(1688)
- 研究所(1664)
- 科技(1660)
- 教育学院(1636)
- 技术(1571)
共检索到2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弘扬 韩晓萌 王瑶
2018年8月1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主办,北邮正定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河北正定中学承办,石家庄市教育局支持,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正定县第一中学协办的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河北正定召开。120余位大学与中学校长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相互衔接,特别是促进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与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展开深度研讨。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锋 张宇庆
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大学中学的无缝衔接是当前学界或业界研究较少的一个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与中学共同努力。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与以往教育改革不同,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招考体系中的考试内容、评价标准、选拔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奕枫
美国的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持续变迁:从《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向上跃进""人才搜索"和"学生支持服务"这三个合称为TRIO项目的落实,到当前《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豁免计划的实施。以翔实研究数据支撑政策变革,以分散到统一的顶层设计引领政策制定,以大量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实施,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远见检验政策效果,以追求公平与卓越推动政策改革持续深入,是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发展和嬗变的鲜明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若玲 谭蔚 万圆
调研发现,大学与中学的合作程度、师资力量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是制约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目前,这三个方面的实施情况均不理想,表现为大中学的合作不够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师资存在困难、高考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为使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需联动大学、立足中学,推动大中学的深度合作;中学需借助大学力量培养自身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招生政策需给予支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大中学贯通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在《教育与职业》第7期撰文提出,中国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元素,就是必须建立一个强大、全面发展、创新型的人才资源库。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对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一是应该放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之中考虑。大学应当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帆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卢丽君 韩晓萌
"衔接是一个教育体制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的边界条件,特别是关系到创新人才出现和成长的重要体制性基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观点一石激浪:"大学与高中之间衔接,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上海采访,记者欣喜地发现,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取得积极进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大学为依托,大中小学一脉相承,无缝衔接。许多大学教授走进高中开设讲座,"导师计划"让高中生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大学新生 适应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新生 衔接 适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芳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推行多年,经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做起,可尝试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双语教学的模式,宜采用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过渡到单纯的仅用外语进行专业教学。改进双语教学的效果,应着重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保证双语课教学的足够课时。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 英语思维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大勇
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已经从统一的教育系统,转变为高度多样化的系统,职业学院是苏格兰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设计了职业学院与大学衔接的通道和路径,职业学院学生具有越来越多进入本科院校的机会,职业学院成为本科教育准备机构,且呈增长趋势。苏格兰政府通过资格框架、建立专门机构及提供经费等政策举措来保障这种衔接。借鉴苏格兰的经验,我国应重视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障衔接。
关键词:
职业学院 大学 衔接制度 苏格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荣 罗铁山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搞好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学好、用好高等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等数学 高等数学 衔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对大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希望上海、浙江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成绩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一定要是写实性的。怎样加强大学中学衔接,应对高考改革?2016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加强大学中学衔接应从哪里发力问:钟会长您好!从您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校长,到中国教育学会当会长,您一直在关注大学和中学的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丽云
我来自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牟平一中是一所办学底蕴比较深厚的学校,它的办学经验曾经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约10%。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学段的贯通与合作。高考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至2020年,全国各省市全部实行新高考。新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以创新思维引领“一带一路”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综述
新高考背景下的大中学教育衔接与创新人才培养
全球化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对策——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一综述
“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二综述
无缝衔接: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念与策略——以上海交大附中“科技实验班”为例
美、日、欧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中国管理实践与比较管理理论创新——2012年第五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综述
高校如何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上海市高教学会“第二届大学校长沙龙”实录
“科教合作: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发展和治理注入新活力与正能量——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三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