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
2023(1484)
2022(1161)
2021(1302)
2020(1104)
2019(2431)
2018(2545)
2017(3742)
2016(2566)
2015(3180)
2014(3215)
2013(2729)
2012(2436)
2011(2515)
2010(2618)
2009(2209)
2008(2091)
2007(1982)
2006(1783)
2005(1607)
作者
(5932)
(4925)
(4779)
(4691)
(3206)
(2412)
(2299)
(1990)
(1867)
(1834)
(1739)
(1685)
(1587)
(1558)
(1554)
(1491)
(1484)
(1482)
(1411)
(1398)
(1394)
(1372)
(1194)
(1162)
(1140)
(1138)
(1136)
(1102)
(1058)
(1057)
学科
管理(6534)
教育(5892)
(4704)
企业(4704)
教学(4683)
(4269)
(3934)
经济(3927)
理论(3858)
中国(2869)
技术(2768)
(2279)
技术管理(2234)
思想(2209)
政治(2198)
研究(2157)
科学(2154)
思想政治(2152)
政治教育(2152)
治教(2152)
德育(2151)
方法(2003)
(1955)
学法(1877)
教学法(1877)
工作(1845)
计算(1791)
算机(1786)
计算机(1786)
机化(1767)
机构
大学(37357)
学院(29597)
管理(11213)
研究(9926)
理学(9647)
教育(9518)
理学院(9463)
管理学(9120)
管理学院(9067)
(8684)
师范(8662)
(8080)
(7371)
师范大学(7212)
经济(7005)
科学(5822)
北京(5309)
(5282)
中国(5118)
中心(4490)
(4267)
(4161)
图书(3984)
研究所(3885)
书馆(3882)
图书馆(3882)
(3691)
技术(3652)
教育学(3547)
(3522)
基金
项目(19348)
研究(17853)
科学(15942)
基金(12660)
教育(11163)
社会(10065)
(9986)
国家(9867)
成果(9529)
社会科(9430)
社会科学(9427)
编号(9065)
科学基金(8836)
(7896)
(7355)
基金项目(6715)
大学(6688)
课题(6591)
项目编号(6406)
(5815)
研究成果(5645)
(5434)
规划(5181)
自然(4904)
自然科(4833)
自然科学(4832)
(4822)
自然科学基金(4741)
(4690)
资助(4663)
期刊
教育(19797)
研究(13725)
中国(12348)
(7425)
经济(7425)
图书(5865)
大学(4535)
管理(4203)
学报(4171)
高等(4145)
书馆(4002)
图书馆(4002)
情报(3623)
高等教育(3527)
科学(3466)
成人(2914)
成人教育(2914)
职业(2776)
技术(2725)
(2639)
学学(2394)
(2235)
论坛(2235)
科技(2167)
(1962)
教研(1846)
高教(1846)
理论(1807)
实践(1739)
(1739)
共检索到52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人们对大学的社会认知把"高深学问"看成是大学的天然属性。随着知识的演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大学"高深学问"课程体系面临质量危机,寻求基于"高深学问"的"个人知识"建构是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一般知识论中,个人知识被理解为主体在认识实践中将个人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实际需要投射于知识之中,并寻求自身的解放;在意会认知理论中,个人知识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表达,强调知识的个人性、意会性和信念性;在社会行动理论中,个人知识是个人所掌握的分散的、在行动中生成于特殊情势下的知识。学生个人知识建构,包括主体解放的旨趣、意会认知的方法和行动学习的过程。旨在建构"大学个人知识"的学习向度,需推动学生成为自我探险者、建构学习共同体、服务学生的行动学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龚放  
答辩时间2012年5月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是大学课程开发的本质问题,也是大学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大学逐渐成为各种知识交流的场所,成为大学人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重要驿站,每一个体的价值在大学中都得到认同,于是"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有价值吗?"成为新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龚放  
答辩时间2012年5月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是大学课程开发的本质问题,也是大学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数字化生存方式、知识民主化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知识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大学逐渐成为大学人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重要驿站,于是"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有价值吗?"成为新的知识论题,也是新的课程论题。在知识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飞厚  吴杏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并迈向普及化时代,高深学问依然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是源与流的关系,必须坚守高深学问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深学问向个人知识的转化,一要加强教学管理,强化高深学问对个人知识的引导;二要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本文结合西方社会和思想史进程,描述了大学观念的知识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从中世纪时期宗教性真理统一观念之下的普遍知识论,到近代脱胎于普遍知识的与专业知识相对立的自由知识,再到现代独立的高深学问知识论逻辑。并认为现代性影响下的高深学问论存在自致性矛盾,从而成为现代大学困境形成的因素之一。突破困境则需要对这单一的逻辑起点进行改造和扩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与高深知识是一个"关系共同体",甚至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依凭经验考察、历史总结和理性推理可知,高深知识是走进高等教育的入口,是理解高等教育的一把钥匙,高等教育功能或价值则依凭高深知识而释放:高深知识既是高等教育孕生的必要条件,又是判定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形成超循环关系的链条;大学学科是高深知识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大学课程是专门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高深知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钦文  
我们发现,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中,知识都可以划分为“普通知识”与“高深知识”,而且两种知识的划分在从古到今的教育思想中均能找到依据。在古希腊,paideia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即被视为普通知识与南深知识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柏拉图指出,音乐、体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高等教育研究通常不关注高深知识,而高深知识却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所在。本文主要论述了:第一,高等教育学的实践取向使其忽视高深知识;第二,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至为密切,高等教育研究不能忽视高深知识;第三,对高深知识的外部和内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仅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更好的依据,而且对完善现有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叔子  张福润  吴昌林  
首先论述了知识的重要性及知识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基础作用;其次,指出了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要由此而了解其所蕴含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第三,指出了要处理好学、思、行三者的关系,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第四,详细分析了在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年龄的不同、经历的不同,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必须正确处理做人与做事、情感与智力、人性与灵性的关系,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应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特点而有不同的要求;第五,在教育中,着重指明了鉴于我国教育情况,必须大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常思亮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郭玉婷  
传统成绩单存在着无法展示学生全部学习经历和成果、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能力、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比较弱、无法生成和创造学习、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等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极大地推进了传统成绩单改革,其中电子档案袋、数字徽章、综合学习者记录是三种主要的做法。在对它们产生的背景、推进的过程、改革的内容和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大学生学习的记录、表达和评价等方面对每种做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数字技术重塑了大学生学习“画像”,使其向空间、时间、内容、形式等多维度“全方位画像”发展,其背后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钱志刚  祝延  
大学自治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历史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斗争,使大学生存和发展得以保证;是一种传承,使大学理念和理想不被淹没;是一种平衡,使大学和其他组织妥协相容。从现实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守护,使大学不迷失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责任,使大学不松懈对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引领,使大学不放弃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揭示和彰显大学自治意蕴,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自治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内涵,更好地引导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孔春辉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昕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