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0)
- 2023(2656)
- 2022(2248)
- 2021(2216)
- 2020(1914)
- 2019(4393)
- 2018(4299)
- 2017(7231)
- 2016(4512)
- 2015(5533)
- 2014(5295)
- 2013(4920)
- 2012(4682)
- 2011(4483)
- 2010(4518)
- 2009(4111)
- 2008(4006)
- 2007(3714)
- 2006(3395)
- 2005(3108)
- 学科
- 济(12098)
- 经济(12075)
- 管理(8980)
- 业(7016)
- 教育(6095)
- 企(5717)
- 企业(5717)
- 学(5701)
- 中国(5619)
- 方法(5396)
- 数学(4570)
- 数学方法(4469)
- 理论(3758)
- 农(3158)
- 教学(3073)
- 财(3050)
- 研究(2681)
- 制(2550)
- 思想(2484)
- 和(2384)
- 政治(2384)
- 业经(2347)
- 工作(2259)
- 思想政治(2249)
- 政治教育(2249)
- 治教(2249)
- 德育(2246)
- 贸(2115)
- 贸易(2114)
- 农业(2085)
- 机构
- 大学(66904)
- 学院(58403)
- 研究(26764)
- 科学(18816)
- 济(18759)
- 经济(18180)
- 中国(17750)
- 管理(16983)
- 农(16169)
- 京(15818)
- 所(14884)
- 理学(14304)
- 理学院(14013)
- 研究所(13690)
- 管理学(13366)
- 管理学院(13279)
- 农业(13205)
- 业大(12229)
- 中心(10850)
- 范(10434)
- 江(10401)
- 教育(10328)
- 北京(10314)
- 师范(10235)
- 院(10124)
- 财(8700)
- 室(8692)
- 农业大学(8443)
- 省(8398)
- 师范大学(8349)
- 基金
- 项目(39903)
- 科学(30177)
- 基金(27438)
- 研究(26489)
- 家(25863)
- 国家(25622)
- 科学基金(20294)
- 省(15989)
- 划(14923)
- 自然(14874)
- 社会(14632)
- 自然科(14511)
- 自然科学(14502)
- 教育(14365)
- 自然科学基金(14262)
- 基金项目(13663)
- 社会科(13636)
- 社会科学(13629)
- 资助(12254)
- 编号(10228)
- 成果(10184)
- 重点(9870)
- 大学(9788)
- 计划(9172)
- 课题(8956)
- 部(8851)
- 科研(8342)
- 创(8323)
- 科技(8296)
- 发(8224)
共检索到102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葛剑雄在《文汇报》2006年12月3日发文指出,近来一些大学的“追星”现象愈演愈烈,聘高官、名流、企业家、作家、名演员、体育明星等或为教授,或做博导,或当院长,或授予学位,或破格录取。姑且不说“追星”现象对高校的得失,但它至少可能使高校蒙受两方面的损失——学术尊严和程序公正。某高校为了奖励刘翔,决定给他硕博连读的资格。本以为刘翔攻读的专业与体育有关,或许他平时的训练或比赛就是学业的一部分,那么他还有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关键词:
尊严 人的尊严 教育的尊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兰明
职业教育的尊严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实现及其身份角色认同。当前职业教育尊严缺失主要表现在吸引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及薪资待遇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取向影响、长期历史发展积累薄弱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不尽如意、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职业教育尊严主要来源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大与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由此,不仅需要社会文化建设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国家政策系统支持及相应制度安排,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尊严存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尊严 缺失 重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旭红
学术评价活动与每一个学术人的切身利益和至高价值追求息息相关。学术评价的本质特征导致了学术评价结果公正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多样。一方面,学术评价具有天然的自由裁量权、社会公众监督的艰难性,以及司法介入学术评价的有限性,因而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不完善程序正义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在学术评价程序的"正当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差别原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纰漏,权力和人情导致学术评价异化,学术评价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本研究在分析学术评价的程序正义表征和学术评价结果公正之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学术评价程序正当和结果公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学术评价从程序正当到结果公正的制度设计和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姝 方守湖
文章分析了大学章程是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依据,提出目前现代大学依法自治中存在程序公正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程序性制度不完善、民主参与不够、有失公开透明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以章程建设推进现代大学治理的程序公正,主要途径包括健全决策中枢程序和强化决策咨询程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邹团
当前,高校面临"师道尊严"和学习风气的双重堕落。实践证明,干巴巴的规章制度已无力维护尊师重教、敬道尚学的高校学风。当代高校学风建设,要跳出学风抓学风。扭转逐渐堕落的高校学风,需要"师道尊严"的社会环境。重塑"师道尊严",要强调教师的尊严与权威,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师道尊严 高校 学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友志 冯建军
尊严标识人的存在,而教育使人成为人,这就为教育关涉人的尊严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尊严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奠基性价值,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首要价值。教育的本己价值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和精神健全发展,促进社会合作与团结是其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因而尊严得以成为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人的"未完成性"是尊严和教育的共同源泉,尊严源于人的内在的道德潜能,而教育唤醒和帮助实现人的潜能,这是教育关涉人的尊严的基本切入点。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尊严有所作为,是因为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尊严,培养人有尊严生活的能力;教育的过程之所以可能是尊严
关键词:
教育 尊严 精神成长 尊严生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龙
从学校教育角度看,通过课堂教学、各种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树立中职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引导中职生找到自我与尊严的主要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雅丽
《客人》是法国存在主义小说家加缪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达鲁在与一名阿尔及利亚杀人犯一昼夜的相处过程中,始终用自己人道主义的行为方式及态度对待这名罪犯,使之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达鲁和罪犯都在自己的两难处境中,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进行了自由选择,并承担了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样,他们都成了存在主义的英雄,使人性的尊严在荒谬的宇宙中发出夺目的光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梁
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大举走出国门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中心,"中国制造"这个品牌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自豪感。然而,提到"中国质量",总体来看,仍然让国人自豪不起来,局部来看,在某些行业甚至令人充满忧虑。要彻底扭转这一现实,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学习,向所有成功者学习,不但要学习先进有效的方法、工具,也需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备受我国管理界尊敬的袁宝华同志曾经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崇健
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活着。于是,有些企业为了活着而不得不放弃尊严,制造出假冒伪劣产品。企业活着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能够做到有尊严地活着,可谓是难上加难。因为很多时候要面对不公平的竞争,别人偷工减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教育、尊严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教育是人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的生命过程。尊严是人不可剥夺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尊严贯穿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尊严产生于人对生命的理解,是情感、态度、价值、行为习俗的综合展现。人的权利需要依靠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来实现。教育既依据文化,又随个体身心的时空需要来审视文化,建构人的尊严。因此,实现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教育 尊严 文化 教育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洪
在现代汉语中,使命的含义是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尊严的含义是人享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被其他人所尊重。使命决定目标,尊严来自贡献。一个行业的使命,就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角色和责任。那么,中国寿险业的使命是什么?中国寿险业的尊严从哪里来?关于寿险业的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寿险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从一般意义上讲,寿险业要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应该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天堂"全过程的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此言一出,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它不应该仅仅是国富民强的代名词。根据生活条件、境遇的不同,各人有自己的理解和标准。"有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