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3)
- 2023(10285)
- 2022(8637)
- 2021(7729)
- 2020(6383)
- 2019(14555)
- 2018(14365)
- 2017(27810)
- 2016(15201)
- 2015(17384)
- 2014(17663)
- 2013(17492)
- 2012(16859)
- 2011(15422)
- 2010(15586)
- 2009(14441)
- 2008(14273)
- 2007(12914)
- 2006(11560)
- 2005(10756)
- 学科
- 济(73871)
- 经济(73786)
- 业(46527)
- 管理(45877)
- 企(37529)
- 企业(37529)
- 方法(30074)
- 数学(26807)
- 数学方法(26688)
- 中国(22898)
- 地方(21092)
- 财(20646)
- 农(19028)
- 制(16228)
- 业经(16036)
- 融(14447)
- 金融(14440)
- 银(14386)
- 银行(14354)
- 务(13818)
- 行(13795)
- 财务(13788)
- 财务管理(13753)
- 企业财务(13274)
- 农业(13166)
- 体(12089)
- 学(11941)
- 地方经济(11834)
- 贸(11811)
- 贸易(11798)
- 机构
- 学院(220630)
- 大学(219194)
- 济(94566)
- 经济(92630)
- 管理(82879)
- 研究(77774)
- 理学(69906)
- 理学院(69122)
- 管理学(68213)
- 管理学院(67788)
- 中国(62105)
- 财(47430)
- 京(47418)
- 科学(44305)
- 所(39414)
- 财经(36483)
- 农(36381)
- 中心(35451)
- 江(35187)
- 研究所(34942)
- 经(33162)
- 北京(30690)
- 业大(29637)
- 经济学(29303)
- 范(28989)
- 师范(28633)
- 院(28313)
- 州(28219)
- 农业(28159)
- 财经大学(27031)
- 基金
- 项目(138222)
- 科学(109046)
- 研究(103989)
- 基金(99239)
- 家(85157)
- 国家(84370)
- 科学基金(72571)
- 社会(66575)
- 社会科(63171)
- 社会科学(63160)
- 省(54961)
- 基金项目(51840)
- 教育(48492)
- 划(45832)
- 自然(44754)
- 自然科(43729)
- 自然科学(43719)
- 自然科学基金(42952)
- 编号(42275)
- 资助(41589)
- 成果(35609)
- 发(34886)
- 部(31352)
- 重点(31204)
- 课题(30662)
- 创(28879)
- 发展(28643)
- 展(28178)
- 国家社会(27283)
- 教育部(27271)
共检索到355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党论 张思宇 杨文慧
“解决‘卡脖子’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攻克的重点任务。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相结合的政策工具,已成为扶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以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投资基金对“卡脖子”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基金显著促进半导体行业企业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多维度混杂影响、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的干扰因素后依旧成立。具体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营业收入增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显著提升。(2)相比于孵化期、成熟期的企业,大基金对成长期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此外,上述政策效应尤其体现在所处地区腐败程度较低的企业,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化”因素在产业投资基金运行中的重要性。(3)机制检验发现,大基金通过直接投资和引导投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通过发挥“信号效应”提振投资者信心等渠道助力企业多方位发展。文章的研究丰富了产业投资基金的效应分析及机制讨论,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可行的实施路径,也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突破国际困局以及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基金 半导体行业 卡脖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颖红 周恺伦 程与豪
如何推动“卡脖子”技术企业创新,是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尝试引入锦标赛理论解释政府补助的激励机理,基于2011—2020年我国半导体及芯片行业上市企业数据,结合近年国家提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战略,以企业参与内循环程度为调节变量,实证研究政府补助对“卡脖子”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与“卡脖子”技术企业创新产出间具有倒U型关系,企业参与内循环程度在政府补助与“卡脖子”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卡脖子”技术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开展高质量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海琳 吴浩天 王文强 罗锡铃
“卡脖子”技术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为探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以200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对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分析表明,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通过吸引人才资源、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企业所有权性质正向调节创新意愿对实验室与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存在联合调节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主管单位为国资委、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或企业位于东部地区时,实验室的创新效应较强。文章检验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政策效果和机制,为实验室的优化设计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翁婷 许一青
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为基础构建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数,实证检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期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狄振鹏 姚伟民
本文选取2015—2020年间我国A股半导体产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索我国企业逆向外包行为对半导体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逆向外包能促进其技术创新效率,然而短时间内的税后利润却受到显著的负向影响。逆向外包结存数量和在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活动投资结存数量交互项估计的结果显示:企业在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活动投资,其短时间内税后利润没有明显增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体量不够大的企业在进行逆向外包时应十分慎重;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对体量中等、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以及相应的金融支持;企业应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路线,找准转化成果的市场定位,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增强与之匹配的生产和营销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建明 谢潇潇
债务期限结构包括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税收理论和期限匹配理论等不同理论。债务期限结构在理论上的最优模型基本上是基于企业自身优化选择的结果,带有一定的市场特征。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知,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比、资产负债比、资产期限以及市盈率等。为此,我们在政策上需要鼓励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改变债务融资短期化倾向;并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长期债务融资以抵押和第三方担保为主的现状。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债务期限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赵婷
行业的成长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税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行业成长性对公司税负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结果表明:行业成长性越高,公司税负越低。区分内部治理(产权性质、公司规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外部治理(法律环境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成长性使得非国有公司、大规模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的公司的税负显著降低,同时使得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的公司税负显著降低。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研发支出、加剧融资约束和实施向下的盈余管理活
关键词:
行业成长性 公司税负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文娟 周智一 陈潇潇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媒体报道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内外两方面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一方面会导致管理层投资过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负面报道对于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依据研究结论分别针对公司管理层、投资者、以及新闻媒体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媒体报道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兆旭
本文对我国金融行业高管政治关联因素对其风险配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形下,政治关联因素削弱了资本投资机会对高管风险配置的约束作用,而政治关联因素自身对高管风险配置的直接约束作用较小且相对并不显著。但是存在资本投资渠道为传递媒介的情形下,政治关联因素对高管的风险配置的边际影响积极并且显著,并且其边际影响呈现以固定幅度增加的性态。
关键词:
资本投资 风险配置 政治关系 金融行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彬 谢佳松
现有关于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文献大多以宏观数据为基础,且主要关注以银行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而对影子银行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关注不够。鉴于此,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了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2008年以来,实体部门企业自身的金融化总体上显著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且这种抑制在短期内主要体现为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增长受限,而在长期则主要体现为民营企业的增长受限。(2)上述抑制效应在区域、行业和持有金融资产分类上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挤出更为严重,对制造业的抑制更为显著,且企业持有房地产性投资资产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更持久。进一步考察虚拟经济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机制后发现,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虚拟经济抑制实体经济部门的重要渠道,地方融资平台也扭曲了不同所有制部门的金融资产配置,进而抑制了民营实体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协调金融行业监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资产 影子银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文春晖 任国良
本文构建基于终极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管理层的两期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由于金字塔持股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对两类代理成本和企业价值的不同经济效应,从微观层面探究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所导致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发展的机理,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对管理权私利存在抑制效应,对控制权私利存在助长效应,对企业价值存在侵蚀效应:由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在金字塔持股下的两类代理成本与两权分离对企业价值经济效应的差异,导致由虚拟终极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水准比实体终极控制人控制的上市公司高,虚拟终极控制人因金字塔持股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对管理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润 施新政 陆瑶 丁若泓
本文使用上市公司高管数据,研究全面二孩政策对育龄女性高管职业表现及其受聘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使得国有企业在位育龄女性高管年薪上涨,离职减少,且受聘人数下降;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可能的解释是,政策提高了育龄女性努力工作的成本,所以企业提高薪酬以激励她们继续努力工作,但这也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因此这一群体受聘人数下降;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更难掌握高管的努力程度,因此其对政策的反应更加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傅鸿震
以2009—2013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研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等公司特征和行业竞争属性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财务杠杆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垄断性行业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于竞争性行业公司。因此,环境管制应与行业竞争属性相结合,并不断完善环境立法、环境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弘 黄张凯 钟笑寒
本文分析地方监管体制对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期内不同地区担保机构由不同部门监管的差异化特征,采用分省数据研究发现,与综合经济部门的监管相比,金融办(局)的监管更有利于担保机构业务量扩大、经营能力提升和风险降低,且这种差异在金融业依存度较高的地区更为突出。同时,金融办(局)对担保行业的监管表现出更为审慎的监管倾向,使得对应地区的民营担保机构数量更少。本文进一步引入分管不同部门的省级官员的行政排序作为工具变量来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结论基本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三星电子公司半导体技术发展过程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公司流动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债务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总部的空间布局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低碳发展的“助燃剂”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金融发展、债务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来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地区制度发展的动态变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成长——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