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1257)
2022(9309)
2021(8532)
2020(6919)
2019(15996)
2018(15286)
2017(29589)
2016(15143)
2015(16800)
2014(16414)
2013(15819)
2012(13786)
2011(12186)
2010(11921)
2009(10999)
2008(9088)
2007(7271)
2006(6189)
2005(5005)
作者
(38446)
(32014)
(31578)
(30121)
(20227)
(15186)
(14559)
(12520)
(12435)
(10988)
(10902)
(10717)
(10188)
(9643)
(9559)
(9425)
(9350)
(9179)
(9158)
(8999)
(7605)
(7439)
(7411)
(7323)
(7256)
(7129)
(6752)
(6669)
(6304)
(6270)
学科
(65141)
经济(65076)
(41340)
管理(41283)
(33520)
企业(33520)
方法(30364)
数学(28072)
数学方法(27713)
中国(26303)
(25334)
金融(25332)
(22794)
银行(22789)
(22047)
(19274)
(18044)
地方(17635)
业经(15518)
农业(13736)
(13249)
(11820)
财务(11781)
财务管理(11761)
企业财务(11294)
中国金融(11076)
(10304)
(9825)
贸易(9815)
环境(9700)
机构
学院(198740)
大学(195883)
(86206)
经济(84412)
管理(81587)
理学(71736)
理学院(71047)
管理学(69843)
管理学院(69465)
研究(59690)
中国(51254)
(38795)
(38321)
科学(33753)
财经(32176)
中心(31505)
(29507)
经济学(28493)
(26994)
(26939)
业大(26882)
经济学院(26007)
(25761)
财经大学(24464)
(24289)
师范(24057)
研究所(23598)
北京(22627)
(22582)
(22218)
基金
项目(146739)
科学(118568)
基金(110067)
研究(108123)
(94197)
国家(93422)
科学基金(83452)
社会(73225)
社会科(69781)
社会科学(69764)
基金项目(59359)
(57375)
自然(52797)
自然科(51687)
自然科学(51677)
自然科学基金(50710)
教育(49073)
(47314)
资助(43423)
编号(42384)
重点(32612)
(32470)
(32391)
(31562)
国家社会(31477)
成果(31285)
创新(29515)
教育部(28876)
人文(28811)
科研(28334)
期刊
(84142)
经济(84142)
研究(55209)
中国(32358)
(31227)
金融(31227)
(29413)
管理(27736)
(25575)
科学(25173)
学报(24429)
大学(20589)
学学(19958)
技术(17649)
农业(16931)
财经(15372)
业经(14929)
教育(13590)
经济研究(13541)
(13199)
问题(12972)
统计(9943)
理论(9791)
(9516)
(9224)
现代(9218)
技术经济(9094)
实践(8944)
(8944)
商业(8681)
共检索到27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诣晨  夏琪  崔亚娟  
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促生了新一代"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出现,预示着城乡之间可以通过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社会文化资源联结而有效融合、一体化发展。从东部和西部地区随机抽取了4个省会城市和4个小城镇的7 827名青年,采用自编的《城市印象调查问卷》,考察了大城市青年和小镇青年对居住地的总体印象(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地域定居意识、学校教育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系统分析了青年人城市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特征。结果发现,青年人对大城市与小城镇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青年人的地域定居意识受居住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影响,大城市青年与小镇青年的学校教育意识存在一定差异,青年人的政治认同敏感性对其社会问题意识产生了强烈影响。对此,在综合考虑影响青年人城市印象普遍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充分把握大城市青年与小镇青年的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群体与个体的心理需求层次,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制定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政策与服务,进一步提升青年人对居住地的总体印象,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常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胜  刘振东  李志刚  
利用2008-2009年在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六市完成的新移民配额抽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现状及其机制展开研究。木研究将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分为"身份认同"、"生活方式"、"邻里交往"和"文化融合"四个维度。研究发现,以户籍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影响显著,但职业、城市发展环境等市场机制已发挥重要作用。在融合的四个维度上,制度因素、市场因素、空间因素、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源园  吴磊  曾鹏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往往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铁路站点的选址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历史条件下的高铁站点选址远郊的现实原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和高铁出行不断增加的现状,讨论了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高铁站点的必要性,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站”和“城”两维度对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效益(交通网络效益和经济集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为实证案例的成本分析,探讨“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prodicioAlaquian,张俊军,古诗韵  
本文以中国三个主要特大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广州为例,重点探讨了中国城乡转型的动力、机制和效果,并提出了规划和管理这一过程的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欣  
语言适应涉及语言态度、语言使用能力、语言适应策略等核心成分,是国际知识移民社会融合的逻辑起点,因而需要优先考虑语言适应的作用。国际知识移民的语言适应活动离不开以居住社区和城市语言景观为核心的城市社会空间的驱动。需要重点优化社区语言管理、社区功能性建设、社区社会性建设以及社区汉语传播措施建设对移民语言适应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语言景观建设中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承志  
本文以上海市J镇为例,在分析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机制分析框架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本文研究发现,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中,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是两种主要机制,而市场机制能够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仅受这三种机制自身的影响,而且受三种机制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对于J镇而言,国家、社会两种机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两种机制间的契合不足,导致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形成了"双重洼地",其配置效果不仅差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也差于上海郊区的中心区域。要促进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应有效发挥国家机制和社会机制两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玉玮   张中华   王永帅  
新零售以虚实融合发展模式引领零售业颠覆式革新,成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城市空间。基于虚实空间融合视角,从虚实空间融合下的新零售空间生产、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区位选址、消费惯习作用下的空间再生产等维度,构建基于“空间—区位—惯习”逻辑的新零售空间生产研究框架,对西安市盒马鲜生新零售空间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盒马鲜生空间生产分3个阶段:(1)镜像化的虚拟空间与场景化的实体空间为资本所构想与生产,通过虚实空间融合实现零售空间演变。(2)借助临近客源与降低地租成本的选址策略,达成利润最大化目标。(3)凭借数字规训、符号规训的方式,植入居民消费惯习并实现空间复制与再生产。通过上述过程,得以达成资本增殖目标。新零售极大丰富了消费空间形式,但以盈利为单一目的的空间生产,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等问题。从虚实融合角度深入观察新零售空间生产过程,以期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消费空间公平性研究提供新视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汝俊  黄旭  刘琼  
一、引言大城市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及区域发展的首要动力。新常态下大城市所呈现的现代化水平、财政经济规模、投资发展规模、文化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等经济要素及各类资源,更需要进行深度融合和合理配置,这就为大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底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强调未来几年逐步实现"三去一补一降"的经济工作重点,明确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领域及产业应该予以关注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研究农村青年与研究城市青年不同,青年与城市的关系反映了差异甚大的社会现实。近年的调查特别强调那些常常被遗忘却又显而易见的现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海平  
进城务工青年的社会融入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命题之一。单向的城市融入路径对于进城务工青年来说,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探究其多元的社会融入路径显得迫切而必要。在乡村振兴及进城务工青年城市融入问题长期并存的背景下,"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可以为其扩展社会融入的路径和选择的空间。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社会融合实践策略从城乡文化共融、城乡社会网络共建、城乡社会资源共享等3个方面展现了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共生实践可能。在实践过程中,维系和构建具有城乡融合发展优势的城乡社会文化、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为进城务工青年做出最终流向选择提供了更长的缓冲期,为其返乡生活就业提供乡土资源储备,有效地回应其文化焦虑、经济压力以及人际孤独等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海平  
进城务工青年的社会融入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命题之一。单向的城市融入路径对于进城务工青年来说,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探究其多元的社会融入路径显得迫切而必要。在乡村振兴及进城务工青年城市融入问题长期并存的背景下,"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可以为其扩展社会融入的路径和选择的空间。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社会融合实践策略从城乡文化共融、城乡社会网络共建、城乡社会资源共享等3个方面展现了进城务工青年的城乡共生实践可能。在实践过程中,维系和构建具有城乡融合发展优势的城乡社会文化、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为进城务工青年做出最终流向选择提供了更长的缓冲期,为其返乡生活就业提供乡土资源储备,有效地回应其文化焦虑、经济压力以及人际孤独等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骆隆森  
发挥城市功能促进城乡融合骆隆森原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到1993年已经10年了。这10年,是成都市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城乡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为了总结这10年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铭   楼帅舟   李鹏飞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城乡融合不应局限于市域范围之内,而应着眼于全国范围内跨地区的城乡间分工协作。当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人口流入和流出两类地区的分化,存量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和宅基地)与人口流动的空间布局日益呈现出巨大的错配。为了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和土地市场。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推进,未来的改革重点将是土地市场。根据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试点经验,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则下,由中央政府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根据试点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探索,助力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雅  张车伟  蔡翼飞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必须借助有效的载体着力破解阻碍发展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发端于浙江的特色小镇克服了"产业园"等发展载体功能单一的弊端,把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融为一体,不仅关注产业集聚,同时还关注人口的集聚以及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匹配;其本质上是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良、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方向的"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空间载体",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平台。理论上,特色小镇可以定义为"具有明确且独特产业和文化定位,拥有良好生活和生态环境,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的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因此,它既是承载人才、资本等高端发展要素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城乡空间布局中一项重要的"节点"创新;不仅可以布局于城市和郊区,更可以灵活地布局于农村地区,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成为打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空间支撑节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威  赵安平  
北京"三农"发展的基本特征2011年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万元,收入增速达到13.6%;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培育了大量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工程探索了城乡结合地区城市化的新路径。随着城乡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三农"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同于农业大省的大城市特征:一是全市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占比逐年减少。截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