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6)
- 2023(14946)
- 2022(13116)
- 2021(12060)
- 2020(10011)
- 2019(23034)
- 2018(22763)
- 2017(44092)
- 2016(23881)
- 2015(26806)
- 2014(26821)
- 2013(26768)
- 2012(24793)
- 2011(22555)
- 2010(22579)
- 2009(20615)
- 2008(19473)
- 2007(16885)
- 2006(15058)
- 2005(13178)
- 学科
- 济(116088)
- 经济(115985)
- 管理(63533)
- 业(57506)
- 企(45307)
- 企业(45307)
- 方法(44042)
- 数学(38471)
- 数学方法(38094)
- 地方(30250)
- 农(28220)
- 中国(27509)
- 学(25973)
- 业经(22946)
- 财(20659)
- 农业(19482)
- 环境(17475)
- 地方经济(16391)
- 制(16136)
- 贸(16111)
- 贸易(16099)
- 和(15864)
- 理论(15673)
- 易(15432)
- 技术(13726)
- 划(13377)
- 发(13318)
- 融(13014)
- 金融(13010)
- 经济学(12496)
- 机构
- 大学(342135)
- 学院(340459)
- 济(141310)
- 经济(138109)
- 管理(133944)
- 研究(120485)
- 理学(116028)
- 理学院(114599)
- 管理学(112623)
- 管理学院(112010)
- 中国(86836)
- 科学(76228)
- 京(73610)
- 所(60686)
- 财(59070)
- 农(58124)
- 研究所(55672)
- 中心(53968)
- 业大(53453)
- 江(50527)
- 财经(47902)
- 范(46923)
- 师范(46557)
- 北京(46204)
- 农业(45267)
- 院(43934)
- 经(43458)
- 经济学(42460)
- 州(40493)
- 师范大学(38016)
- 基金
- 项目(237669)
- 科学(186627)
- 基金(171892)
- 研究(171647)
- 家(150559)
- 国家(149343)
- 科学基金(127908)
- 社会(108781)
- 社会科(103007)
- 社会科学(102975)
- 省(93681)
- 基金项目(92873)
- 自然(83659)
- 自然科(81579)
- 自然科学(81559)
- 自然科学基金(80041)
- 划(78353)
- 教育(76988)
- 编号(69615)
- 资助(69376)
- 成果(55247)
- 重点(53207)
- 发(52115)
- 部(51281)
- 创(48600)
- 课题(47923)
- 创新(45432)
- 科研(44755)
- 国家社会(44606)
- 教育部(43537)
- 期刊
- 济(160720)
- 经济(160720)
- 研究(101767)
- 中国(65561)
- 学报(55113)
- 农(52702)
- 科学(52085)
- 管理(47272)
- 财(42567)
- 大学(40955)
- 学学(38620)
- 农业(36320)
- 教育(33824)
- 技术(29252)
- 融(25457)
- 金融(25457)
- 经济研究(25162)
- 业经(24864)
- 财经(23040)
- 问题(22207)
- 经(19814)
- 资源(18779)
- 图书(18658)
- 业(18233)
- 技术经济(17721)
- 科技(16602)
- 现代(15971)
- 理论(15885)
- 版(15360)
- 发(14984)
共检索到50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曹萍 任建兰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对于实现土地资源最佳综合效益以及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5年这3期TM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济南市长清区2001年从郊县改为市区之后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长清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维度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在这期间也相对较大,其中,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他用地、草地和耕地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维度看,土地利用结构变动明显,呈现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耕地面积减少,城镇用地、交通用地等用地规模快速增长。另外受期内生态退耕政策影响,林地面积也持续增长。从土地...
关键词:
郊县改区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演化 长清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虎 孟赛赛 王晓彤 董铭慧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战略对郊区(县)的职住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系统归纳双战略作用下的郊区(县)职住空间组织导向基础上,以济南大都市区的郊区长清区为例,依托一线问卷调查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围绕职住空间要素分布状态和职住组织效率两个方面,从区域、城乡和城区3个层次立体分析该区职住空间组织特征,并从目标设定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业超 孙希华 李平
水资源支撑能力即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 ,某一区域水资源对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支撑限度。该文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对长清区水资源的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拟定出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三个区域发展方案 ,即 :(1)水资源投资控制 ;(2 )工业增长速度控制 ;(3 )污水回用率控制。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以方案 (3 )的适用性较好 ,在水资源投资不断增加 ,投资比例趋于合理的情况下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由 2 0 0 2年的 0 .98提高到 2 0 10年的 1.0。
关键词:
支撑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 SD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王明苹 王格芳 姚士谋
21世纪的中国进入新城市时代,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剧烈。本文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空间重构规律,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呈周期性涨落,各街区的人口变动较为明显且已出现逆城市化态势,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在空间上存在突变和周期性变动;中心城区的经济空间重构极为明显,第一产业空间压缩,非农产业空间转换剧烈,第三产业空间整合提升。研究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新时期。
关键词:
新城市时代 特大城市 空间重构:济南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鲁光,聂晓红,刘恩峰
利用 1986年和 2 0 0 0年两个时相的航空影像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解译 ,通过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对矢量化的解译成果进行空间分析与查询统计。研究表明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圈层和扇形结构特征。自内而外可分为三个圈层 ,但与西方圈层模式相比 ,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圈层功能以居住和商业金融服务为主 ,且居住用地比重偏大 ;中间圈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比较均衡 ,随时间变化较平稳 ;外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明显 ,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各圈层又可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城市功能的扇形地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不断加大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组建的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有5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其中1个入编国家《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蓝皮书》,5G综合应用实训基地等3个项目获国家重点支持,全力打造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济南样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彤 贾敏 邱英华
近年来,济南市政府积极投入资金,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高耕地质量、破解用地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然而,济南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短缺、群众利益难以平衡等问题。为此,济南市推进探索运用PPP模式"整镇推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面临的困境资金筹措难。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资金量大,筹措困难,大部分项目资金来源只有市、县、乡级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彤 贾敏 邱英华
近年来,济南市政府积极投入资金,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高耕地质量、破解用地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然而,济南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短缺、群众利益难以平衡等问题。为此,济南市推进探索运用PPP模式"整镇推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面临的困境资金筹措难。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资金量大,筹措困难,大部分项目资金来源只有市、县、乡级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刘金花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区,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以生态压力、生态承载力、发展潜力为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济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禁止开发区为4个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为济阳县、平阴县和商河县这3个农产品主产区及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为长清区和章丘市,优化开发区为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和槐荫区。研究表明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市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个有力工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志 龚健 杨建新 马冉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格局与驱动力研究是揭示全球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模型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各地类转化方向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8年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面积减少最大,减幅达到28.39%,主要转移方向为建设用地、养殖和林地。养殖水面和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增幅分别为200.62%、84.83%,主要增加来源为耕地和水体。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政策因素、城市规划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彬 于国锋 王秋兵 孙雁
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是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角度出发,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强度三个方面,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趋势,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最后,提出政府应该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书畅 叶艳妹 肖武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和变异系数法,测度并比较了我国东部四大城市群在考虑非期望产出后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引入技术无效率函数,探索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09-2016年,我国东部四大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且城市群间差异显著,山东半岛城市群效率值最高,京津冀地区相对较低;城市群内部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特征,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创新能力、环境水平等有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外资利用水平、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未来应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同时要优化外资配置与利用效率,通过创新能力提高和生态效率优化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本质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高守英 张秋红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水体、耕地、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但是下降的速度在减缓;城镇交通用地增加最快;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草场退化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正在日趋合理化.
关键词:
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奕 杨梅 张飞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涉乡村各类规划建设实践,总结了乡村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了其编制问题,提出了构建各类要素组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旨在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陈晓荣 程偲丽
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有其重要意义和特殊性。制约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合同承包面积大于实际拥有的承包面积,农民对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认识还不深入,2002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全部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后有可能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征收存在问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成效不高。要丰富大城市郊区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完善承包经营权证制度和征地制度,提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主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