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009)
- 2022(10037)
- 2021(9444)
- 2020(7569)
- 2019(17590)
- 2018(17180)
- 2017(32462)
- 2016(17972)
- 2015(20508)
- 2014(20966)
- 2013(20665)
- 2012(19390)
- 2011(17716)
- 2010(18078)
- 2009(16732)
- 2008(16990)
- 2007(15890)
- 2006(13949)
- 2005(12474)
- 学科
- 济(79484)
- 经济(79419)
- 农(50480)
- 业(49251)
- 管理(42631)
- 农业(33457)
- 方法(28681)
- 企(27478)
- 企业(27478)
- 数学(25202)
- 数学方法(24961)
- 中国(24060)
- 地方(22159)
- 业经(21669)
- 财(16407)
- 制(15354)
- 学(15141)
- 发(14157)
- 贸(13876)
- 贸易(13867)
- 易(13413)
- 农业经济(12569)
- 环境(12020)
- 理论(11201)
- 银(11176)
- 银行(11152)
- 发展(10960)
- 展(10935)
- 和(10630)
- 行(10605)
- 机构
- 学院(262773)
- 大学(255069)
- 济(104002)
- 经济(101330)
- 管理(94789)
- 研究(90504)
- 理学(80263)
- 理学院(79267)
- 管理学(77813)
- 管理学院(77322)
- 中国(69812)
- 农(64392)
- 科学(57168)
- 京(55031)
- 农业(49276)
- 所(46587)
- 财(46202)
- 业大(45609)
- 中心(43918)
- 江(43555)
- 研究所(41878)
- 范(36946)
- 师范(36623)
- 财经(35705)
- 州(34797)
- 北京(34392)
- 经(32165)
- 院(32126)
- 省(31993)
- 经济学(30757)
- 基金
- 项目(169446)
- 科学(130740)
- 研究(128264)
- 基金(117399)
- 家(102034)
- 国家(101021)
- 科学基金(84790)
- 社会(78741)
- 社会科(73948)
- 社会科学(73922)
- 省(69781)
- 基金项目(63168)
- 教育(58044)
- 划(57137)
- 编号(56165)
- 自然(52401)
- 自然科(50975)
- 自然科学(50961)
- 自然科学基金(49960)
- 资助(45948)
- 成果(45148)
- 发(39664)
- 课题(39118)
- 重点(38296)
- 部(36402)
- 农(35638)
- 创(34545)
- 性(32386)
- 创新(32268)
- 发展(32073)
- 期刊
- 济(128018)
- 经济(128018)
- 研究(76224)
- 农(67667)
- 中国(58820)
- 农业(45671)
- 学报(42034)
- 科学(38550)
- 财(35302)
- 大学(32067)
- 教育(32004)
- 学学(30113)
- 管理(28250)
- 业经(27701)
- 融(25781)
- 金融(25781)
- 技术(24240)
- 业(21986)
- 问题(19955)
- 经济研究(17013)
- 财经(16548)
- 版(16016)
- 农村(15335)
- 村(15335)
- 农业经济(15267)
- 经(14290)
- 资源(14255)
- 图书(13727)
- 经济问题(13161)
- 技术经济(12999)
共检索到403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晖
大城市郊区农村由于特定的区位和功能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大城市郊区农村的特点,提出了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即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应以小城镇为关节点,集中资金建设,同时要认识到农村及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农地,保留农村形态,注重农村的规划、生态环境及民俗景观的保护。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新农村 建设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我想从对我国的金融改革的意见说起,再谈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意见,而后讲到大城市郊区县的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一) 经济改革之风已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原来的金融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从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业务制度、经营管理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金融是国家控制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因此,金融改革既十分重要,又需慎重对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王晓莉 郭碧云 孟昭霞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集中,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状况,有利于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2)整治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耕地不连片的问题,提高了居民点的聚集性,也提升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潜力;(3)整治提高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但也降低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4)整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平均耕作半径。研究结论:整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营 秦代红
大城市郊区解决“三农”问题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 ,其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机遇 ,重点采取打破城乡体制性障碍、发展和维护好农民利益 ,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城乡建设 ,用抓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 ,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达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郊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陈晓荣 程偲丽
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有其重要意义和特殊性。制约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的合同承包面积大于实际拥有的承包面积,农民对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认识还不深入,2002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全部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后有可能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征收存在问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成效不高。要丰富大城市郊区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完善承包经营权证制度和征地制度,提高承包经营权人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主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卢新海 陈百明
大城市郊区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典型区域之一,如何评价其整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机理,构建整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规划资料、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比研究天津市津南区、成都市双流县和上海市金山区典型项目的整理效果。结果表明:①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山项目、津南项目和双流项目;②整理后农民居住条件均明显改善,生活成本普遍提高,社会保障有所增加,对收入和就业影响不明显;③整理可有效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农村建设用地节余58%~82%,人均建设用地下降31%~84%,新增耕地超过30%;④3个项目政府的投资风险均较高,项目可持续性有待商榷;农户的拆迁补偿标准和重置新...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大城市郊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中权
庄园经济能克服小生产、分散经营的不足,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经营;能将资金、技术、信息带入到农业发展中,在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城市郊区由于具备农业用地及劳动力条件,并在资金、技术、交通、信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常适宜发展庄园经济。大城市郊区发展庄院经济不仅能提高郊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且能保护郊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支撑系统。
关键词:
庄园经济 大城市郊区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洁
城郊地区毗邻城市,具备地理和信息双重优势。然而,由于城乡长期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城郊地区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契机。本次南京市新农村建设评估突破了以往以总体达标为主的评价思路,以市属64个乡镇为评价对象,在全面明确总体状况的同时,侧重街镇之间的横向比较,对全市郊县各个涉农街镇的优势、弱项进行全方位把握。
关键词:
统筹城乡 新农村建设 评价方法 城市郊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智勇 徐载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关键。银行农业信贷工作必须坚持贯彻执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大城市郊区的农业信贷工作与全国其它地区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如何根据大城市郊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实事求是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大城市郊区农业信贷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淑敏 张晓彤 宇振荣
村镇发展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利益及愿望。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欧百钢 李阿利 贺建华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在总结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夏公喜 湛中林 李明水 翁传勇
该文对南京市郊区(县)农民创业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以非农产业为主,以个体经营为主,收入水平约为普通农民家庭收入的2至4倍。研究还表明,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打工和特色产业集聚对农民创业的诱发、地方政策激励强度等。离市中心和工业集中区越远,农民创业比例越低;农民转移就业率越高的地区,农民创业登记率相应也高;地方政府政策激励越强,农民创业热情也越高。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农民创业 影响因素 推进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吕昌河
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强度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3年的116个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大城市郊区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期收益不同,农户在各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质量、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在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投入方面,根据建立的劳动力质量投入模型进行计算,平谷区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非农产业要高于农业产业,经济作物要高于大田作物,具体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同时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的趋势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旭辉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成为政府重要政策。这就有必要研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困难和问题,探索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进行科学抉择,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对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执行和体制变革进行系统设计,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新农村建设 制度变迁 公共服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春凤 董凤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迅速发展,但由于部分生态农庄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直接造成了郊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破坏。休闲生态农庄通常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其特殊的生态问题。因此,其布局规划应在分析以及梳理模块之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对以物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土地利用、功能区及路网水系的布局符合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内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提供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