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0)
- 2023(15665)
- 2022(13400)
- 2021(12531)
- 2020(10568)
- 2019(24418)
- 2018(24292)
- 2017(46817)
- 2016(25605)
- 2015(28751)
- 2014(28635)
- 2013(28053)
- 2012(25508)
- 2011(22900)
- 2010(22896)
- 2009(20599)
- 2008(19840)
- 2007(17002)
- 2006(14640)
- 2005(12499)
- 学科
- 济(100024)
- 经济(99910)
- 管理(69436)
- 业(65365)
- 企(53064)
- 企业(53064)
- 方法(48271)
- 数学(42765)
- 数学方法(42055)
- 农(26886)
- 中国(26818)
- 地方(23049)
- 财(23012)
- 学(22631)
- 业经(21437)
- 农业(18344)
- 贸(18092)
- 贸易(18081)
- 易(17491)
- 理论(16952)
- 环境(15961)
- 制(15835)
- 和(15320)
- 技术(15319)
- 务(14204)
- 财务(14125)
- 财务管理(14104)
- 划(13555)
- 企业财务(13239)
- 银(12842)
- 机构
- 大学(356149)
- 学院(355166)
- 管理(140620)
- 济(134315)
- 经济(131233)
- 理学(123366)
- 理学院(121880)
- 管理学(119256)
- 管理学院(118642)
- 研究(118012)
- 中国(85170)
- 科学(78682)
- 京(77789)
- 农(64011)
- 业大(59790)
- 所(59603)
- 财(57870)
- 研究所(55168)
- 中心(53588)
- 农业(50690)
- 江(50011)
- 北京(49047)
- 财经(47496)
- 范(47324)
- 师范(46776)
- 院(43290)
- 经(43278)
- 州(41217)
- 经济学(39465)
- 技术(38350)
- 基金
- 项目(255782)
- 科学(198953)
- 基金(184021)
- 研究(179176)
- 家(163261)
- 国家(161936)
- 科学基金(138307)
- 社会(111338)
- 社会科(105453)
- 社会科学(105419)
- 省(100509)
- 基金项目(98803)
- 自然(93745)
- 自然科(91549)
- 自然科学(91522)
- 自然科学基金(89797)
- 划(85689)
- 教育(82322)
- 资助(76237)
- 编号(72642)
- 重点(57270)
- 成果(56576)
- 部(54346)
- 发(54031)
- 创(52777)
- 课题(50004)
- 科研(49388)
- 创新(49264)
- 计划(48657)
- 大学(46760)
- 期刊
- 济(139582)
- 经济(139582)
- 研究(97739)
- 中国(64172)
- 学报(63801)
- 农(56604)
- 科学(56225)
- 管理(48514)
- 大学(47236)
- 学学(44601)
- 财(42027)
- 农业(39051)
- 教育(38299)
- 技术(30326)
- 融(24593)
- 金融(24593)
- 业经(24007)
- 经济研究(22705)
- 财经(21528)
- 业(20596)
- 问题(19548)
- 科技(18804)
- 图书(18618)
- 经(18332)
- 版(17955)
- 资源(17488)
- 业大(17477)
- 技术经济(16512)
- 统计(16071)
- 理论(15908)
共检索到497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符婷婷 张艳 柴彦威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加剧了居民的职住分离与长距离通勤,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本文以北京典型近郊巨型居住区天通苑为案例,研究城市郊区居民通勤模式对健康的影响。天通苑全职就业者通勤空间总体上呈现以天通苑为中心不均匀的放射状格局;根据通勤距离、时间与方式,将天通苑全职就业者的通勤模式划分为短距离-积极-公交通勤、中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超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3种模式。本文借助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属性的前提下验证不同通勤模式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维度6个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通勤模式对睡眠质量差、经常请病假、疲惫不堪、压力大等健康风险的影响均呈现出倒"U"形的趋势,表明适度通勤可能有利于健康,而过长通勤却不利于健康,尤其是超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模式显著地增加了睡眠质量差、经常请病假、压力大等的健康风险。最后,本文指出改善大城市郊区职住关系不仅意味着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居民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文伯 张艳 柴彦威 申悦
利用2010年北京市居民活动GPS调查的第一手数据,结合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理论,运用时间地理学和GIS方法对北京市天通苑、亦庄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郊区居民活动呈现以多点方式分布在以郊区居住区为轴向市中心方向展开的扇面上,且产业新城较居住新城更为集中;产业新城居民可选择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较居住新城更为集中;工作活动在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中处于绝对重要地位,由于产业新城较居住新城吸收了更多的当地居民就业,天通苑居民工作活动空间上表现为多点分散模式,亦庄表现为单点扩散模式;天通苑购物活动时间表现出双高峰特点,亦庄时间上均态分布;休闲娱乐活动工作日、休息日差异大,空间上天通...
关键词:
GPS 郊区 居民活动 时空特征 北京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庆媛 张占录
目前,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农村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意义、主要形式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策略模式和运作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型大城市郊区,市场运作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模式———这是农村房地产开发的创新模式,也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创新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严华鸣 施建刚
基于上海市1143个样本的调查数据,从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住房状况、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体娱乐、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上海市郊区居民的生活舒适状况。结果表明,当前上海市郊区居民的生活舒适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大城市郊区居民的生活舒适状况,建议政府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三大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生活舒适状况 调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吕昌河
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强度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3年的116个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大城市郊区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期收益不同,农户在各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质量、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在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投入方面,根据建立的劳动力质量投入模型进行计算,平谷区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非农产业要高于农业产业,经济作物要高于大田作物,具体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同时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的趋势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淑敏 张晓彤 宇振荣
村镇发展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利益及愿望。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建国 杜姗姗 陈奕捷
休闲农业园区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愈加重要。该文通过对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按照发展阶段、地域模式、经营主体、产业结构、功能类型、产业数量、综合规模、功能和特点7种分类模式对休闲农业园进行类型划分,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特点,以期为休闲农业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为农业部门对不同类型园区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通勤 新城 南京 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桂晶晶 柴彦威
在郊区化和休闲大众化的背景下,休闲成为衡量郊区生活方式、提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侧面。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居民划分为单身、新婚、满巢Ⅰ、满巢Ⅱ和空巢5个阶段,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剖析家庭生命周期对日常休闲行为的影响。乘坐公共交通与朋友一起进行购物、KTV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是单身阶段的主流休闲方式;家庭成员成为婚后阶段休闲的主要同伴;孩子出生以后,私家车出行成为满巢Ⅰ阶段的主要交通方式,每次休闲的平均时间变长;满巢Ⅱ阶段,参与体育锻炼的郊区居民变多;空巢阶段的居民以自然型休闲活动为主,在社区内休闲的比例上升,与家庭成员一起休闲的比例降低。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日常休闲 郊区居民 北京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德利
改造和利用既有国铁资源发展市郊铁路是解决超大城市人口及功能过度集中、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促进“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有效手段。以环北京通勤圈建设为例,从空间布局、交通支撑、功能引导、机制保障四个层面提出市郊铁路引领超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框架模式。提出构建“轨道通勤走廊+自立型城市圈”的通勤圈新空间结构,形成梯度合理的“中心—外围”圈层布局;补齐市郊铁路通勤出行短板,支撑通勤圈的快速通勤需求;推动高端服务功能落地通勤圈,避免简单化的产业功能承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解决通勤圈一体化管理、建设、发展等核心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科学地评价土地质量,研究土地适宜利用方向,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一、土地的基本概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宇宁 运迎霞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天津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要素的集中建设联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即通过"三化"并举统筹破解"三农"问题。而要想实现该模式的成功推广则需要规划先行、产业集聚、土地流转以及制度创新作为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王晓莉 郭碧云 孟昭霞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整治前后指标值的对比,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对区位、农村居民点集聚、农用地集聚、农村景观和整治区域居民的影响。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结果:(1)整治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集中,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状况,有利于利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2)整治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耕地不连片的问题,提高了居民点的聚集性,也提升了耕地规模化经营的潜力;(3)整治提高了农村地区各类景观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但也降低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4)整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平均耕作半径。研究结论:整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 申悦
邻里交往是居民获得经济、情感支持的重要途径,对主观幸福感、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在城市转型、郊区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社区内稳定、密切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少,居民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构成不再局限于社区内部。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内、外的社会交往水平及其联系开展研究,探讨社区环境如何影响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论文基于2017年上海市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利用个体的常联系人数量及其在社区内、外的分布,将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分为消极社交型、社区内交往型、社区外交往型、积极社交型4类,并探讨社区环境对于居民形成不同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市郊区居民社会交往的总体规模较大,但社区内邻里交往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室外活动设施、小型商业网点等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对社区美观程度的良好感知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在社区内的邻里交往水平;居住在远郊区及门禁社区中的居民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社区外交往水平。研究认为,应注重不同区位和人口结构的社区在规划和营造中的差异化策略,提高公共空间和设施的质量与使用率。研究结果可为以促进邻里交往、优化社会交往模式为导向的社区环境优化提供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铮
产业集聚是人口集聚的依托,人口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大城市郊区小城镇迅速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拉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主导产业的功能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多样化。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人口集聚 城镇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城市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基于武汉-利川季节性人口流动现象的分析
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居住区环境与噪音污染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北京为例
大城市郊区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郊区(县)的实证分析
城市郊区化模式比较与我国的选择——以英美澳日等国为例
我国大城市郊区城镇发展机制与空间结构——以上海市郊区上海县为例
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及制约因素分析——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通勤时空弹性对居民通勤出发时间决策的影响——以北京上地—清河地区为例
特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以上海为例
大城市郊区不同户籍农户农业经营状况与条件差异研究——以南京建邺区为例